独具慧眼 另辟蹊径

2016-05-14 02:06黄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热心肠散文教学

黄蓉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形散”即散文选材的纵横万里、上下千年和行文方式的舒卷自如;“神聚”即渗透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在散文教学中如何既引导学生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又体悟散文形与神的关系以及散文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研读教材的独具慧眼、教学设计的另辟蹊径。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中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囚绿记》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在散文教学中进行创新。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一篇名为演讲实为写人记事的散文,是一篇最能展现梁任公风采的文章。作者回忆二十多年前的那场演讲依然清晰,演讲的题目、演讲的内容、演讲人的外貌、神态……历历在目,恍如昨日。这自然缘于作者高超的写人技艺: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但如果只是按通常的教法,即通过学生的圈点批注品味任公的性格特点,再归纳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难免落于俗套,且“味”不够“醇厚”。笔者认为如果在研读教材时,能够独具慧眼,抓住文中最后一段作者对梁任公的评价:“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作为切入点,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有学问,有文采”,学生可以从文章找到对应点,关键是对“有热心肠”的理解,这时可适时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有热心肠”的含义,与我们惯常认为的“乐于助人、直率”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内容,即分析三段演讲内容,讨论后明确:任公先生由《箜篌引》中的“白首狂夫”看到了自己以及和自己一起共同为国家追求奋斗的志士们的影子,他们甘愿牺牲以救国民;讲《桃花扇》时先生悲的不是崇祯,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的悲源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再联系他变法失败逃亡到日本后的笔名为“饮冰室主人”,可见其内心的惶恐焦灼,忧国忧民,忧心如焚;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以看出他和杜甫一样希望国家安定、富强。这样一来,学生不难得出结论:“有热心肠”不仅仅是其至情至性的率真,如其谦逊而又自负的开场白,敲脑袋后的文思泉涌,演讲时的手舞足蹈、涕泗横流;更是其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学生在细品梁实秋先生“文”的精彩时,更感受梁任公先生其“人”的魅力。

散文除了情真、情浓以外,还要有思想和理性的支撑。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的《囚绿记》以其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而别于其它一般散文。“绿”的特性以及其象征意义是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常的教学思路是先由作家的经历入手(当然可以为解读文本埋下伏笔);其次是梳理文本内容:“绿”指的是什么?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绿”的象征意义?再是品味文中含义丰富或自己喜欢的句、段;最后拓展延伸。这样的设计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固然可行,但我觉得在教学思路上可以另辟蹊径,从标题入手,即按照“绿”“囚”“记”的顺序,分别探讨三个问题:“绿”的特性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囚”绿?本篇“记”的特点有哪些?第一层抓“绿”字,突出“绿”的象征意义;第二层抓“囚”字,侧重剖析作者内心的冲突;第三层抓“记”字,传授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分析,学生不难得出本文的思想和理性的支撑: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更能感受到陆蠡那颗“黄金的心”。

散文在行文方式看似“散”:笔法随意,天马行空,或描写,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亦可交叉进行;实则“不散”,即“神聚”,在教学中关键是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不断创新,引导学生抓住“勒马的缰绳”,让学生有如巴金说同陆蠡谈话的感觉:“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在和崇高的灵魂在接触”。

作者单位:江西泰和中学。

猜你喜欢
热心肠散文教学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热心肠的雷公公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我来讲故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热心肠的小袋鼠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