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聰
古人詞雲:「牆裏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在深圳台商協會榮譽會長莊世良的「莊園」裏,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牆外塵土飛揚;而牆內,卻是小橋、流水、人家,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園風光。
他說他見證了光明乃至深圳的成長;他說他是做玩具的,但現在只是一個「包租公」;他說園區裏面的每一處擺設都是自己設計的,可以當婚紗照的拍攝背景;他活到老,學到老,61歲才開始念MBA;他認為「對抗不如融合」,「敵人」也能變成合作夥伴;他相信台商不只有製造業,可以在更廣闊的天地發光發彩……
作為深圳台商協會的榮譽會長,頂著7家公司的總裁稱謂,莊世良,這位自稱「垂垂老矣」的台商給了人太多的驚喜。
與深圳同步成長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台灣製造業成本上升,莊世良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島外更爲廣闊的空間。他先後到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地投資設廠,但總是虧損累累,最好的結果也僅僅是收支平衡。於是,1987年莊世良轉戰大陸,在考察過上海、廈門等地的經營環境之後,為了靠近擁有世界級港口的香港,最終他選擇了落址深圳。
「我是1991年在深圳正式落戶的。」莊世良表示,「我在這裡26年,深圳發展充其量也不過30多年吧。」
作為一個「老深圳」,莊世良見證了深圳的成長,他回憶道,當時的工廠設在光明大街,而整個光明農場只有一部電話。沒有手機,也申請不到電話配置,怎麼辦呢?
「就派一個員工,什麼事情都不做,給他一部腳踏車讓他在電話旁邊守著。」莊世良解釋道,當光明農場場部的人接到打給我們工廠的電話,就讓那個員工聽,「『哦,知道,要找誰?總經理還是副總?』然後他就騎腳踏車回工廠,如果是找我,我也騎一輛腳踏車,跟員工一起騎到廠部去,在那裡等對方的電話。講完了之後員工繼續守,我又騎腳踏車回去。」
這個故事聽起來似乎有些匪夷所思,然而那個時候就是用這樣的形式開始慢慢發展起來的。「工廠也沒有圍牆,只能用刺籬圍起來。但是有一天我知道深圳這個環境會急速地改變。有一天我的園區會做得比誰都漂亮。」莊世良笑道。
果然,如今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而莊世良的園區也一如當年所願,猶如世外桃源。
世界彈力球製造大戶
事實證明,莊世良轉戰大陸的戰略成功了,工廠效益最高的時候曾是全世界最大的彈力球廠。他說,「全世界每4個彈力球中,有3個是我做的,占了75%的市場。」
什麼是彈力球?莊世良介紹道,彈力球是用一種高彈性的材料做的玩具。這種材料面世在美國,主要用來供應製造輪胎和鞋子。由於彈性很好,有人開始拿去做玩具,慢慢取代了另一種玩具球——玻璃彈珠的市場。
「因為我們小時候玩的那個玻璃彈珠,如果小的話,整個可以吞下去的;如果大的話,砸到人會受傷。後來這種彈力球出現以後,可以做大一點,不會吞下去;砸到了人不會痛,也不會碎裂。」加之其優秀的彈跳性和豐富的變化性,彈力球在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莊世良說,除此之外,便捷的售賣方式也是彈力球的優勢之一。
大家應該都見過甚至玩過那種投幣自動售賣的玩具機,一般售賣的都是扭蛋或者彈力球,但是扭蛋有一個先天的劣勢,必須攤一定的成本在那個圓形塑膠殼子上,那麼裏面的玩具就必然比較廉價粗糙,而彈力球就沒有這個限制。
當時的彈力球製造大戶是日本的企業,但當莊世良三兄弟進入這個市場後,日本的企業節節敗退。1991年,在得知莊世良要設廠大陸時,更意識到回天乏術,徹底收掉了自己的製造工廠。其實,彈力球只是玩具中一個小小的類別,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也並不特別,莊世良卻自始至終,專注深耕了40餘年,終成世界彈力球製造大戶。
對抗不如融合
談到工廠發展的理念,莊世良深有體會。當年,被自己打敗的日本企業收掉製造工廠後,企業並沒有倒閉結業,而是前來與莊世良談判:莊世良工廠製造的彈力球,全部供應給他們。
聽到這裡,記者不禁疑問,這不就是變成對方的代工了麼?莊世良笑道:「對,對!但是我是主導他的,我要給他也可以,不給他也可以。」
正是有了這樣的契機,莊世良與日本企業從競爭對手變成合作夥伴,我製造你銷售,各自專心於一,反而市場越做越大。
這也是莊世良一直以來秉持的理念:「對抗不如融合」。這不僅是體現在自己的工廠發展上,他說,一直以來,台商總有一個錯誤觀念,那就是去對抗自己所有的對手。比如最近很火的一個詞——「紅色供應鏈」,代指正在崛起的大陸本土廠商。台商們一提到這個詞,想到似乎都是怎麼去「應對」、「對抗」乃至「打敗」。而莊世良卻認為,「本地做大了,我們也不要去拚,這樣只會消減力量。不如加入,尋找共同發展的空間。如果有空間,你一定要想辦法去籠合,這樣才兩利。不能只靠我們台商自己去發展,勢必要聯合本地的商人,包括港商。這也是轉型的一個方向。」
所以,莊世良以身作則,帶領台商們能跳出台商封閉的圈子,多跟當地商會、政府交流,台灣人總覺得盡量不要麻煩別人,能自己出錢做好的就湊一湊,但是「你不去拿錢,不見得政府就很高興,說台商很好。因為不拿錢,他們反而會擔心我們的參與度太小。」
建議合作扭轉土地困局
當初台商進來大陸開工廠,尤其是在廣東一帶,直接跟村裏簽個合同,什麼許可證都沒有,就開工了。當年的土地不值錢,但事關發展到如今,土地有價值了,村裏想把土地收回去,礙於一紙合同;很多台商也因為錯過辦「兩證」的時間,對土地只有使用權,只能眼睜睜等著合同到期,進退兩難。
對於如今土地權屬的困局,由於經常跟當地政府打交道,莊世良深知他們的難處;而作為台商,所以雖然自己的工廠有辦兩證,並不存在困擾,他也時時牽掛著同胞們的發展。
於是,莊世良萌生了一個粗略的提案:如果要開發使用權屬台商的土地,可以由台商、村裏、建設公司三方合作,談一個合適的比例,比如「1、3、6」。台商拿1,因為與其等使用權到期土地被收回去或者被徵收,所得利益絕對小於1,而台商自身沒辦證的過錯自然也無法奢求太多;村裏拿3,因為一般就算沒有權屬糾紛的土地開發也是三七分賬,村裏沒有理由拒絕;建設公司拿6,因為他們要出錢。「這樣子大家各得其所。」
「我這個理論有很多潮汕商會的會長(深圳很多建設公司是潮汕商人的)在討論,每次都很有興趣說要不要來試試。」莊世良表示,只要有一個方案做成功了,必然就有很多人回應這種方式。當然「1、3、6」的三方合作分成比例可以協商調整,「所以這個辦法是很粗淺的,我不是什麼建設公司,不知道這個比例對不對。」莊世良真誠道,「只是大家應該思考一個往前走的解套方法,而且要是友好的方法。」
莊世良,不但用小玩具做成了大市場,更積極思考透過合作扭轉台商土地窘境,顯示出一個成功企業家的寬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