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恒翠
新课程改革以来,微型课堂以10至15分钟左右为宜,不要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但更注重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追求环节的紧凑和有效。教研组在第三次教研活动时,依托微型课堂这种研究方式,以“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为题,展示并促进了教师的个性发展。“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新教材又把数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微型课堂教学理念多样化微型课堂以10至15分钟左右为宜,不要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但更注重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追求环节的紧凑和有效。我们教研组在第三次教研活动时,依托微型课堂这种研究方式,以“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为题,展示并促进了教师的个性发展。
每位执教者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与特长,从课件制作到板书设计,从课堂活动到重难点处理,各显神通,各尽所能。本次活动时间虽短却能共同体现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新课程理念。“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新教材又把数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本节课的教学想通过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注重已有经验,体验“多样化”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更是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方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不同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解决“乘船问题”中,对“如果我们按班级来乘船,怎么安排比较合理”“如果我们按人数乘船,两条船够吗”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二、重视比较归纳,实现“优化”
方法是多样的,但也有“巧”方法和“笨”方法之分。在提倡和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归纳,吸取各种方法中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
同样一节课,通过不同的方式让老师们讲授得风格各异,异彩纷呈。教师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同时针对不同点进行思考与讨论。
1.情境的创设由生活中的旅游乘车问题导入。数学源于生活,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触景生情,以乘车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同桌的交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由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显然提出的乘车方法也就很多,但针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组方案进行学习。情境的导入,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2.探索新知由乘车方案入手,让学生尝试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于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口算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上应用了口算的方法,只有几个孩子用了列竖式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针对孩子的做题方法,只是让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对于笔算,指了一名学生进行了板演,此时让孩子认真观察孩子的笔算方法和过程,并且让板书的学生说了自己计算的过程。此时的我,有了新的想法,立标课有一定的模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竖式的写法也是一种模式,学生的第一感觉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竖式的写法时,我在黑板上进行了板演,让孩子们接触模式般的印象。
3.展示交流根据板书的竖式,但对于如何计算,便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算法,然后学生展示,在展示的时候,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生从十位算起,对于这些竖式的计算方法,我并没有提示孩子非得从个位加起不行,而是给学生留有了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的计算空间。在教学进位加法时,学生对于从个位加还是从十位加产生了疑问,有的学生说,从十位加好,有的学生说从个位加好,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从十位加太麻烦了,个位进的1要加上,还得把十位上的数再擦掉,不如从个位加起方便。给予学生所说,学生进行了练习,从中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
4.巩固练习以基本的笔算开始,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笔算算理的理解。在讨论中,大家主动深入地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当然,我们的微型课堂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今天依然是播种的季节,明天依然需要付出耕耘的艰辛。我们组将不断加大对微型课堂的研究力度,大胆实践,开拓创新,让微型课堂真正成为老师们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用扎实的脚步推动新课程改革向更深更远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