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我见

2016-05-14 13:11张超男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6年5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教育

张超男

【摘 要】 广大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教育监管松弛问题,在知识文化学习、心理健康发展和道德价值观培育等问题上更是突出。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家庭失职的原因,也是学校教育缺位和社会教育“失导”所致。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统筹协调,共同解决。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显著,GDP跻身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华贸易投资大幅上涨,人民收入也逐渐提高,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十三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显著,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严峻。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也在进行着深层次的调整,并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广大农村劳动力开始走向城市务工就业,成为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广大农民工受制于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子女在城市就学的高额成本,普遍将子女留在农村接受教育,由此产生了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广大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教育监管松弛问题,在知识文化学习、心理健康发展和道德价值观培育等问题上更是突出。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文化教育问题

广大农民工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更有甚者几年才能回家一趟,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进行监护,而其祖辈大多文化程度低,难以对孙辈进行合理的教育,以致广大留守儿童在文化教育上问题凸显。首先,学习习惯较差,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处于监管松弛状态,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学习动机不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学习散漫、学习动机不强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留守儿童当前的认知水平,并非将学习看作一种塑造人格提高修养的行为,因此学习动机弱。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儿童的个性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监管教育状态下,个性心理发展差异显著。父母大多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对于子女并不能面对面言传身教以及细致入微的关怀,因此留守儿童个性心理发展差异显著。一部分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挫折,压抑情绪难以得到疏导,易出现消极自卑情绪,对待生活态度不积极,不乐观,意志力不坚定。

(三)留守儿童道德价值观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进行监护,而祖辈对孙辈较为宠溺,对于孙辈所犯错误往往予以袒护,因而留守儿童易出现道德价值观问题。一方面是道德观问题,由于疏于管教,近年来留守儿童各种盗窃事件频发,更有甚者走上抢劫等刑事犯罪道路,据调查留守儿童犯罪率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价值观问题,部分留守儿童性格顽皮任性,往往以个人为中心,动辄对爷爷奶奶无理取闹,指手画脚。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

留守儿童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的不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特定时期的产物。

(一)家庭在教育上的失职

首先是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是子女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子女性格、人格的塑造起着基础作用,父母是子女成长中的第一任导师,子女在很大程度上复制着自己父母的品格和行为。广大农民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对子女缺乏足够的关怀,对于子女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不甚了解,对于子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难以及时发现解决,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也难与父母及时反馈,解决渠道狭窄。

其次是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广大农民工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观念落后,在家庭教育中易出现唯读书论和读书无用论两种极端。部分农民工因自己的文化水平低在城市务工难,工作辛劳,归因为自身文化教育程度低,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更多的是关心子女的学习问题,而对子女的生活情感关注较少。

第三是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广大农民工父母在城市主要从事较为辛劳的工作,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家庭生活不宽裕,大多只能解决子女的温饱问题,对于子女通过课外书籍、网络等其他途径获取知识的要求则没有相应的经济条件予以满足。

(二)学校在教育上的缺位

第一,学校并没有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虽然广大中小学校开设了一些心理辅导课,但这些心理辅导课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并没有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差异性特点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

第二,学校奉行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并不能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估,只能通过一张卷子、一个分数,鉴别学生的优劣。而大多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较差则相对处于被忽视状态,以至于产生自暴自弃情绪,学习动机不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乡镇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经过合理的师范技能教育,直接上岗的现象也很多,而这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教师进入教师队伍,对于学校提升和改善教育也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三)社会在教育上的失导

第一,拜金主义思想腐蚀。在本着逐利的动机下,一些不良商家把眼光瞄上了判断力较弱的儿童,在学校的外围建许多网吧、游戏厅、台球室、棋牌室等。广大留守儿童本身认知水平低,且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乏严格的监管教育,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诱惑。

第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尽管社会上有一些关于教育的民间组织和基金会,但是民间社会组织关于教育公益基金的落实则并不到位。一些公益基金流向不明,甚至一些社会组织利用公益基金的幌子,博取人们对贫困学生的同情,大肆敛财,公益行为成为诈骗敛财集资的手段。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有着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因素,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全方位共同努力予以解决。

三、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强化家庭教育

第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农民工父母要转变长期以来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变专制家长制和“放养式”家庭教育方式,在教育方面多向教师和专家学习取经,科学正确地教育子女,避免打罚式教育,在重视教育的同时也要摒弃读书无用和唯读书论的不良意识。

第二,合理协调外出务工。广大农民工父母往往双双在外务工,这也许对于改善家庭状况,增加家庭收入具有短效作用,然而却忽视了子女的前途。农民工父母切不可因为短期的增收而贻误子女的终身。父母应合理协调外出务工时间,尽可能做到一人在外务工,另一个留在家里照顾家庭,教育子女。

第三,关注子女情感生活。父母的关怀与教育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农民工父母要定期及时与子女沟通,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状况。对于子女面临的问题,要及时给出意见,做到及时发现、合理解决。

(二)改进学校教育

第一,完善课堂教育。学校要重视留守儿童的课堂教学,定期在教师之间进行教育研讨,要在课堂教学中多作正面引导,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优点,积极鼓励,助推他们的学习勇气,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健全管理机制。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监督管理纳入到常规的管理工作之中,切实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需要。在学校中建立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工作小组,在完善教学规划的同时,制订好相应的工作计划,建立关于留守儿童的档案系统。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开设各种心理辅导课,建立一支心理辅导教师团队,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定期定点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困扰的疏导,保证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不良情绪及时得到宣泄。

(三)强化政府职责

第一,增加教育投入。政府要加大教育财政支出,改善农村教育环境,通过建立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吸纳农民工子弟就学。政府要严把教师队伍关口,广纳教育贤才,建立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骨干队伍,提高师资力量。政府通过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乡镇学校建设,改造危房,建造新房,完善其他教学硬件设施,吸纳广大留守儿童寄宿,方便学习和生活管理。

第二,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顿与治理。地方政府要定期定点对校园周边的游戏厅、网吧、台球室、棋牌室进行监管,对于黑网吧、游戏厅等要坚决取缔,从源头上治理,确保留守儿童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学习生活。

第三,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政府要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城市居民户口和农村农民户口的子女在享受各种社会资源上并没有实质差异,确保教育公平。要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制定各种优惠措施,通过在城市建立各种农民工子弟学校,吸纳广大农民工子女就近就学,并免除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消除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体制根源。

总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农民工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统筹协调,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周林,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王章华,戴利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7).

[3]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3).

[4]吴支奎.制度突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路[J].教育导刊,2010(12).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虞宅乡中心小学 322211)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农村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