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重来
1922年,对于正在四川泸州主持川南教育改革的卢作孚来说,是他人生中十分不寻常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他由川南师范学校校长王德熙和教务主任恽代英等5人介绍,加入了当时在中国青年中极具感召力,并荟萃了一批青年才俊的进步社团——少年中国学会。
历史上的少年中国学会
少年中国学会之所以用“少年中国”作为会名,实际上是受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影响。梁启超在这篇文章中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國进步……”。这样的豪情壮志,深深打动了当时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因此成为了这个团体的旗号。
少年中国学会是由李大钊、王光祈等人发起,于1919年7月1
日在北京成立的一个集合在理想主义旗帜下的青年精英群体。学会的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运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其信条是:“奋斗、实践、坚忍、俭朴。”这样宽泛的理想主义宗旨和信条包含着反对封建保守、崇尚科学进步、重视探索创新、严格自律自重、决心改造建设中国等内容。因此,入会的会员都是有着强国雄心,勇于思考探索,才华横溢,且个性鲜明的进步青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评价,这一时期的新生社团虽然众多,但“最有希望的是少年中国学会。因为他的言论,他的举动,都质实得很,没有一点浮动与夸张的态度”。
少年中国学会前后只存在了7年,全部会员也不过120人左右,但却聚集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青年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有毛泽东、李大钊、恽代英、邓中夏、张闻天、萧楚女、王光祈、李劼人、赵世炎、许德珩、宗白华、张申府、左舜生、曾琦、杨贤江、高君宇、李璜、黄日葵、王德熙、沈泽民、刘仁静、朱自清、杨钟健、穆济波、康伯清、舒新城、陈启天、陈愚生等。有的日后成为了坚定的革命家和共产党领袖,有的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佼佼者。无怪乎在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十分感叹地说:“现在的中国,已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天下。”可见少年中国学会曾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产生过多么大的影响。
少年中国学会对于入会会员的要求十分严格,甚至近乎苛刻。它要求会员在介绍人员入会时,“务要极端慎重,宁牺牲个人之友谊,勿为学会造将来破坏之基础”。据说,当时曾有两位名气很大的文化人因品行上的污点而被拒绝入会。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少年中国学会7年间却只有120多位会员的原因之一。
学会还规定,申请入会者必须有学会会员5人介绍,经学会评议部认可,方可入会。因此,当卢作孚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时,就有会员王德熙、恽代英、穆济波、周晓和、彭云生5人的联名介绍。有意思的是,在《少年中国》第3卷第7期(1922年)刊登的卢作孚入会消息时,不仅指明了5位介绍人的名字,而且还刊登了介绍人的近况,以示慎重。
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时间考证
关于卢作孚何时、由何人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这个问题在早些年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一些有关卢作孚的著述更是各执一词。如凌耀伦等主编的《卢作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 中 称 卢 作 孚是“1919年6月参加 ‘ 少 年 中 国 学会,与李劼人等同为首批会员”。实 际 上 , 少 年 中国学会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19年7月1日,虽然四川成都分会成立的时间是1919年6月15日,比总会成立还早半个月,但首批会员9人的名字清清楚楚,其中确有李劼人,但没有卢作孚。
卢作孚之子卢国纪在其所著《我的父亲卢作孚》(人民出版社,2014年)中提到卢作孚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之事:“由陈愚生介绍,我的父亲加入了著名的进步团体‘少年中国学会。”虽然未写明入会时间,但前后文中出现的时间均为1919年,显然指卢作孚是1919年加入的。而赵晓铃所著《卢作孚的梦想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则说:“1920年,卢作孚由少年中国学会发起人陈愚生介绍加入‘五四时期著名的进步团体少年中国学会。”而笔者所著《卢作孚画传》(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和《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也写的是卢作孚1920年由陈愚生介绍入会。
而实际上,在少年中国学会主办的会刊《少年中国》1922年第3卷第7期,对于卢作孚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之事有着明确的记载:
“卢作孚由王德熙、恽代英、穆济波、周晓和、彭云生等介绍入会。本年仍主持川南教育,现所筹备者:建筑图书馆(已成立一部)、通俗讲演所、陈列室、川南师范新校舍、联合中学新校舍、女子联合学校新校舍、巡回讲演指导员毕业服务事件、各属校长视学第二次会议事件、出省旅行参观团事件、运动会事件、教育月刊事件、印刷事件、公费派遣留学资助已赴欧留学生年费等事件。”
在这里,不但明确记载了介绍卢作孚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5位会员姓名,而且详细介绍了卢作孚当时作为永宁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长主持川南教育改革的种种业绩,如创办通俗教育会,兴建泸州图书馆、学校校舍,组织首届运动会,组织永宁道所属25县中学校长出川考察,创办《教育月刊》杂志等等。以此说明,新会员卢作孚勇于改革且已有很大成就,符合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条件。
理想之火照亮前行方向
卢作孚能够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是与他主持川南教育分不开的。1921年,卢作孚应时任永宁道尹的四川军阀杨森之邀,出任永宁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长。此时的卢作孚,思想上已由“革命救国”转变为“教育救国”,对于推动川南教育改革自然十分热心。他把川南师范学校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为此,要为该校物色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管理和师资人才。
卢作孚找到了老朋友——时任富川银行经理兼川东道尹公署秘书长陈愚生,请他帮忙推荐人才。而陈愚生正是少年中国学会发起人之一,他自然想到了少年中国学会的朋友们,于是向卢作孚推荐了时任川东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长王德熙出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时任安徽第四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恽代英出任川南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两人到校后,又呼朋引伴,请来了周晓和出任英语教员,穆济波出任学校教习。以后,又有彭云生来校任教。而周晓和、穆济波、彭云生都是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的首批会员。
这几位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到达泸州后,对卢作孚主持川南教育改革的决心和举措大为赞赏,对卢作孚的人品更是敬仰。恽代英在给友人的信中就说:“科长卢思(卢作孚的别名),人更可注意,真可谓济济多贤。”基于此,王德熙、恽代英等5位少年中国学会会员最终决定,联名介绍卢作孚加入少年中国学会。
卢作孚深受少年中国学会崇尚的科学与民主、改造建设中国的思想影响,一生都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富强而拼搏,而少年中国学会倡导的“奋斗、实践、坚忍、俭朴”信条,可以说早已根植于卢作孚的骨髓,并逐一践行。
1925年10月,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曾向会员发出了一份调查问卷表,内有“对于目前内忧外患交迫的中国究竟抱何种主义”一栏。卢作孚在这一栏中填写道:
1.彻底的改革教育,以“青年的行为”为教育中心。
2.以教育方法训练民众,为种种组织、种种经营,以改革政治,绝不利用己成之一部分势力推倒他一部分势力,但谋所以全融化之或全消灭之。
3.以政治手腕逐渐限制资本之赢利及产业之继承,并提高工作之待遇,减少其时间,增加工作之人,直到凡人皆必工作而后已。
有意思的是,卢作孚填写此表时,他创办的民生公司才刚成立。作为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却在表中提出要以政治手段来“限制资本之赢利”,要减少工作时间、提高职工待遇等主张,真是难能可贵,也体现了少年中国学会的精神。更可注意的是,此时他已走上“实业救国”之路,但他重视教育的理念却没有改变。而从民生公司确立的宗旨“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矿业,富强国家”中,也可以看出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正是卢作孚一生努力实践的理想和目标。
少年中国学会的理想之火,一直在卢作孚心中燃烧,成为了他一生奋斗的動力,也照亮了他一生前进的方向。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韩西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