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联军
在思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出与现代教学的不适应,新的师生矛盾、学科矛盾,甚至于教学矛盾不断涌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品课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思品课作为一门时效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已经不能够按照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了,构建和谐、民主、温馨、尊重的民主化课堂也就摆在各位思品老师的面前。
一、树立民主尊重的师生观
在传统的教学观的影响下,大部分的老师往往很难改变固有的师生观念,“师道尊严”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生根发芽,这势必影响他们的课堂教学,不利于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必须构建平等、和谐、参与的师生关系,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必须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在这种背景下,既要解放学生的观念,也要解放老师的思想观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被灌输,绝对服从的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是怕,是听话,不敢有丝毫的越界。这样的课堂气氛是呆滞的,没有生气的,充满着紧张。民主化的课堂要求学生转变观念,变被动服从为主动接受,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奴隶,而是课堂的主人,是老师的朋友与共同学习者。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民主化课堂的创建需要教师转变身份,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摆脱那种认为自己是绝对的权威,是导师的观念,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是指导学生怎么去学习,而不是教会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教师学生从观念上转变了,学生变得主动乐学了,教师变得没有那么焦虑了,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才能真正构建。
二、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一大原则,学生因为个体年龄的不同,心理发育的早晚,对社会的认知度、生活经验、阅历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也会不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同一的尺度去要求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得到应用的尊重,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是必须的。
民主化的课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的学生,给不同的学生创造平等学习的机会,譬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设置单一的问题,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优等生要让他们展示创新的思维,对中等生要让他们有提高的空间,要让他们尝试着去跳一跳,对后进生不能够鄙视放弃,要让他们能够在道德体验中有展现的平台。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观所倡导的就是一种教学民主,民主化的课堂不仅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共性,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在共性中尊重个性,从思品课的实际出发,抛弃传统的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个体的学生在统一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思品课堂是一种古板的说教,是对教条主义的一种彻头彻尾的理论灌输,教师是课堂的说客,学生是被动接受的木偶,课堂教学的目的也在于应付简单的考试。这种课堂里,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昏昏欲睡,学习毫无兴趣可言。教学只采取一种方式,就是简单的说教。课堂气氛犹如死水一般,学生学习必然索然无味,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要解决这一矛盾,教学中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单一的课堂说教不利于民主化课堂的创建,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各位思品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是让我们去搞新的花样,标新立异地去追求课堂的活泼气氛,搞花架子,而是要结合思品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实际的方法去创新、探求。教师要在原有的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的基础上,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挖掘、深入。思品课极强的时效性要求教师也要了解时事,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在教学中贯穿其中,教师可以采取如:以案说法的教学方法去教授法律常识;时政热点分析的方式去教学国内外热点大事。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也要追求进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思品教学中。
教育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要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每一堂课都是一种新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认识飞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小故事与感受,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四、创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为了每一位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是新课程下思品课程的核心。应试教育把教师的教学效果简单的归结为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学生的考试分数是评价老师,也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受唯分论的影响,老师与学生都被捆绑在分数这个法宝之上。这就造成大多数的教师对待教学态度冷漠,甚至无奈。这种过分强调分数的评价机制没有给教师应有的安全感和自尊感。教师又怎么有精力去创建民主化的课堂教学。
当前需要确立的是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新理念,要求确立教师在评价体系中起主体地位,教师之间既要自评也要他评,教师要把自评作为推动自己发展的动力,只有教师之间的民主化评价,教师的地位才会越高,教师的教学动力才会越强。同时,实施多主体、多渠道的评价可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己、家长、社会参与到评价中来,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机制,克服分数决定一切的观念,民主化的课堂才不是一句空话。
总之,思品民主化教学的特征是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强调民主的课堂是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这要求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但更大程度上是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尊重、学会宽容,教师的观念转变是构建民主课堂的关键,只有教师转变角色,改变方法,才能构成“真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