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背诵方法指要

2016-05-14 19:41曹军
课外语文·下 2016年5期

曹军

【摘要】古诗文的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对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传承民族经典大有裨益。学生的先天条件存在着差异,在背诵的落实上有快有慢,但作为教师,我们仍然可以有所作为——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背诵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背诵的速度。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初中背诵篇目,谈论了背诵的四种方法:理解记忆法、画结构图法、求同别异法、过度学习法。其中前三种方法着眼于背诵内容的掌握,“过度学习法”着眼于背诵的巩固。

【关键词】古诗文背诵;理解记忆法;画结构图法;求同别异法;过度学习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的背诵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中写道:“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1]同时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是“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起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一推荐了7—9年级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共有60篇。

对于古诗文的背诵,学生是有畏难情绪的。作为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合适的背诵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想结合初中语文课本中一些具体的古诗文背诵篇目来谈谈背诵的一些技巧。

一、理解记忆法

对于古诗文,涉及字词理解的问题。疏通字词,把握文意,是背诵的前提。如果不理解文意,强行记忆,会是怎样的情状呢?

《魏略·儒宗传·董遇》讲到,东汉末年有一个叫董遇的,喜好读书,但不喜欢别人向他求教,别人问他,他总是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他的托词而已,想想如果面对的年代久远的文言文,又不借助任何工具书,读再多的遍数你还是不能理解的,那能不能背下来呢?可以!但是那样背下来的只是一堆意义不明或不完整的符号,与提高学识没有任何的关系。

鲁迅在散文《五猖会》中有记载了一次这样的经历,他兴致勃勃地想去看五猖会,结果父亲让他背得出《鉴略》才肯让他去。他写道:“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2]

由此可见,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强记,是很容易就忘却的,譬如,你拿到一首《蒹葭》,你首先得知道每个字的正确读音,然后了解什么是“蒹葭”,“苍苍”是什么情状,什么是“溯洄”,什么是“溯游”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解记忆。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所谓的背诵,是纯粹的机械记忆,属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教师在教授新课,处理生字词时要细致周密,尽量做到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检查学生背诵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能保证准确性和持久性。

二、画结构图法

拿到一篇文章,且不管长短,你要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要知道作者总共讲了哪几层意思。如《与朱元思书》,第一段是总写富春江景色的特点,扣紧“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第二段写“水”,抓住水的“清”“深”“疾”这三个特征。如何体现“清”和“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正面写水清和水深。“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写水清;怎样写水“疾”?“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第三段写山,先写山上之树,突出山之“高峻”;再写山间之声,有泉声,有鸟声,有蝉鸣,有猿啼,突出山之“生机”;再通过人的反应来侧面写山景之清幽;最后以写头上之树来体现山上林木之茂盛。

梳理完文章的结构,我们可以画出一个结构图,更加直观地呈现课文的框架: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水:正面 清、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侧面 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正面 疾: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写山:正面 高峻 山上寒树

生机 山间之声:泉声、鸟声、蝉鸣、猿啼

侧面 清幽秀丽: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正面 树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画出了文章的框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照课文回忆课文内容,就能把文章有条理的储存在自己的脑海里。

再如,要背诵相对较长的《醉翁亭记》,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文章总共分成四段,貌似很多文字不是写醉翁亭,但其实全文还是围绕醉翁亭而展开:

第一段:交代醉翁亭所处的位置及其得名由来。作者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地引出醉翁亭:由环滁皆山,引出“林壑优美”之琅琊山;由琅琊山引出其间之“酿泉”,由“酿泉”引出泉边之“醉翁亭”。由醉翁亭引出作亭之人、命名之人、命名之意。

第二段,总写亭外之景,又分两层:山间之朝暮与山间之四时;

第三段写亭中宴,分成四幅图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第四段写离亭归,又扣紧三乐: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

为了让整篇文章的思路更加直观,我们可以教学生用画结构图的方式去形成整体印象,《醉翁亭记》的结构图可以这样画:

四周环境:环滁皆山→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引出亭 介绍亭子: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由

山间之朝暮

亭外景 山间之四时

滁人游

太守宴

亭中宴 众宾欢

太守醉

禽鸟乐

离亭归 游人乐

太守乐

这样的框架图,有助于学生对全文形成一个整体思路,一方面能够化整为零,另一方面,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更为透彻。

又如,要背诵《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文章有三个层次:邹忌与徐公比美,邹忌讽谏,齐王纳谏。我们发现,在这篇课文中,“三”字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在“比美”的情节中,邹忌有“三问”,对象分别是妻、妾、客,对应有“三答”,邹忌暮寝又有“三思”;在“讽谏”一节中,邹忌有“三比”,把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和邹忌的“妻”“妾”“客”进行类比,由此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在第三段中,讲齐威王纳谏策略及成效时,又有“三赏”和“三变”。

如果我们能以“三”字为纲,抓住“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就可以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了。

我们同样可以画出这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图:

邹忌比美:三问、三答、三思

邹忌讽谏:三比

齐王纳谏:三赏、三变

画结构图法,能够以简驭繁,增强背诵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三、求同别异法

所谓的求同别异法,就是先找到背诵材料中的相同之处,再鉴别差异。先求同,再别异。求同减少记忆量,别异提高准确度。

在格式比较整齐的文章中,有些文章需要背诵的内容之间存在着有同有异的关系。最典型的如《诗经》中广泛采用了重章复沓的手法,节与节之间往往保留主干,只替换相应位置的个别词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重点去把握那些不同的词在读音,字形,意义上的差别。例如,背诵《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们可以在背诵之前先画出三个小节中出现变化的词,第一节:“苍苍”“为霜”“一方”“长”“水中央”;第二节:“萋萋”“未晞”“湄”“跻”“坻”;第三节:“采采”“未已”“涘”“右”“沚”。做完这步工作之后,我们需要去比较在相同位置的不同词之间的差异。

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这是三个叠音词,语义相近,都描绘了芦苇非常茂盛的样子,不过“苍苍”还能体现出芦苇的灰白的颜色特征。他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和字形上,语音上的变化是为了押韵上的需要。

第二组:“为霜”“未晞”“未已”。这三个字都是在讲露水的状态,“为霜”强调露水凝结成霜的这种状态;“未晞”强调的是露水还没有被阳光“烘干”;“未已”强调的也是露水还没有“烘干”,不过“已”,更接近完结的状态。这三者联系起来看,能够体现出时间的推移。

第三组:“一方”“湄”“涘”。都是表示地点,“一方”侧重于指水的另一边,“湄”“涘”意思更为接近,都指“水边”;

第四组:“长”“跻”“右”。“长”,强调路途的遥远;“跻”,强调路途之高峻;“右”,强调路途之弯曲。

第五组:“水中央”“坻”“沚”。“水中央”强调在水的中部;“坻”,是指水中高地,与“跻”字照应;“沚”强调的是水中的小块陆地。

从押韵来看,第一节中“苍”“霜”“方”“长”“央”是押韵的;第二节中“萋”“晞”“跻”“坻”今音押韵;第三节中“已”“涘”“沚”今音押韵,在背诵时参考韵脚字有助于记忆。

除了像《诗经》中这种明显的运用复沓的手法的文章,像《鱼我所欲也》这种局部有同有异的文章,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文章开头即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对比一下: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一句与第二句格式上对照,不过,细节上也有差异,(2)中多出一个“亦”字。在背诵时就需要重点标记出来。

再如: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第(3)与(4)句形成对照,但在表示假设时,前句用“如使”,后句用“使”;另外,第二个分句多一个“者”,用在假设分句之后,表示假设语气,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者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中的“者”字用法相同。

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在邹忌的三问中,相同的意思,却有用词、语气等方面的差异: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问妻)

(6)吾孰与徐公美?(问妾)

(7)吾与徐公孰美?(问客)

就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上,问妻用“我”,显得亲密;问妾与客用“吾”,显得相对疏远。[3]第一问,首次提及徐公,所以用“城北”明确所指,后面承前省略。在语序上,第一二问采用倒装,把表示疑问的人称代词放在前面;第三问采用和今天相同的语序。

在妻、妾、客三者的回答上面,虽都肯定邹忌美于徐公,但传情达意上也有差异:

(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答)

(9)徐公何能及君也?(妾答)

(10)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答)

从语气上来看,妻与妾都采用反问句,表达一种毋庸置疑的态度;而客人用陈述句,语气平淡。从用词的多少来看,妻比妾多“君美甚”,肯定意味更加强烈,更能显示妻子对邹忌的偏爱。

有意识的运用求同别异法,有助于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细致入微,从而有利于背诵。

四、过度学习法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教育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过度学习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主要含义是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4]

在背诵方面,如果学生实现了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记忆,那么,为了巩固记忆成果,适当再花一定的时间再对内容进行学习。在背诵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限时背诵,提高背诵的速度。老师在检查背诵的时候就会发现,学生背诵的速度上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因人而异,但就个体而言,对学习内容掌握地越熟练,背诵的速度越快。

让学生有主动提高背诵速度的意识,在保证背诵的准确度的基础上,减少背诵时长。教师也可以组织速背比赛,让挑战背诵速度的观念深入人心。

人是会遗忘的。为了防止遗忘,遵从遗忘的规律,对识记的内容进行适时的复习对于防止克服遗忘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遵照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曲线图,人的遗忘遵从先快后慢的原则,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两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就可以恢复记忆。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了。[5]所以,在学习完,背诵完新的古诗文篇章之后,在短期内适时滚动复习,就能大大增强学生记忆的巩固性。

五、总结

背诵的技法我相信还有很多。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个话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背诵方面,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指导学生背诵的意识,相信对学生丰富语言积累,传承传统文化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鲁迅.朝花夕拾.中文在线出品.

[3]李敏孝.辨“我”与“吾”.http://blog.sina.com.cn/liminxiao.

[4] 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5964636-6177587.html.

[5] 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683446-6897346.html.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