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活”语文课

2016-05-14 10:40杨松岩
课外语文·下 2016年5期

杨松岩

【摘要】怎样才能把一节语文课上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活”起来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首先要精心备课;导语要巧妙,精彩,引人入胜;把知识点问题化;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丰富课堂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出问题;充分利用教学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做好课堂检测;坚持写教育叙事。”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精心备课;导语巧妙;问题化;教学网络;教育叙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语文老师谁都会上,怎么上都可以,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但有的语文课听起来很平淡,甚至很死板,没有生气;而有的语文课听起来却很精彩,很丰富,像在给学生讲一个生动的故事。那么怎样才能把一节语文课上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浅谈如下。

一、首先要精心备课

要想上“活”一节语文课,首先就要上“对”这节课。这就需要教师课前以《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纲,深入分析教材,抓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课标中的教学重难点这个班学生难以理解的,就分解成几个有层次的小难点进行讲解,降低难度,本不是这节难点的内容,若学生学习起来很难,就应把它作为这节课的难点来讲解。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中,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孔乙己是咸亨酒店里唯一一个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人,不是很矛盾吗?更是不理解他科举不成完全可以另谋职业,“行行出状元”,为什么宁可受辱也不改行,在讲解时就要深入介绍科举制度,在科举时代,只有读书人才能穿长衫,因孔乙己没地位所以站着喝酒;因其受科举制度毒害太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1]的观念在其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宁愿受辱也不愿改行。在备课时,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抓“准”讲到,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科举制度对人们的巨大毒害,才能把这节课讲“活”,讲深刻,讲精彩。

二、 导语要巧妙,精彩,引人入胜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讲新课之前,简洁,巧妙,精彩的导入语言,往往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内容的浓厚兴趣。比如:在讲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导语就可以设计为:“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见到我们时都是什么表情呀?慈爱,笑容可掬等等,那你们见过他们的背影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样导入本课,就比较巧妙,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知识点问题化

讲解语文知识,不能只是简单地叙述知识,而应把知识点问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不会精神溜号,而是积极思考面临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老师提问:“马克思是哪国人?同学们回答:德国人,那么他逝世后葬在哪儿呢?有的同学就说在德国,是在德国吗?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展开学习,比直接告诉他在英国要好得多,”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久而久之,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并且学生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为什么葬在英国而不是德国?学习兴趣产生了,语文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丰富课堂形式

对于某一节语文课来说,该怎么讲,教学用书上给出了许多参考建议,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授课方案,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参考,但必须有自己的重新设计,要有体现本人教学风格的个性化设计。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比如:在讲历史剧《屈原》时,就可以分角色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屈原、楚怀王、南后郑袖、靳尚、卫士等,课堂上演绎一下这个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这个感人的历史故事,体会屈原伟大的爱国情怀等。效果肯定比单纯读课文讲解要好得多。

五、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出问题

要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2],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师在课堂学习中重在引导,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获得知识,教师要设计恰当的课堂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这一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语文学科能力,还获得了语文学习的成功感,学习兴趣定会有很大提高。比如:在学习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提问:“那男人把孩子送给财主夫人,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不是挺好吗?好不好?回答:是挺好,所以他们要送出一个孩子,为什么要送大儿子出去?回答:大了好养,放心;为什么又反悔了呢?回答:舍不得,为什么送了三次最后那男人和女人又痛哭流涕非要回来呢?”……通过提问,让学生体会文中这对父母深挚的爱子之心。比老师讲出来效果要好得多。

六、充分利用教学网络和多媒体资源

在现代教学中,教学网络就像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多媒体就像一个生动展示知识的平台,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它,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生动,更精彩,更丰富。比如在教学中可用图片、视频资料来为课堂教学活动添彩,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比如:在讲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初一上册,北师大版)这篇文章时,在讲到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上述画面,那么作者幼时的乐园就会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讲解三味书屋时,在讲到私塾先生如醉如痴吟诵“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时,如果能用多媒体展现一段相应的视频资料,学生们定会笑得前仰后合,私塾先生的老学究形象就更生动了,学习效果就更立体了。

以上就是本人对如何上活一节语文课的一点拙见,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摘自北宋·汪洙《神童诗》.

[2]摘自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建设研究与实践》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