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敏
纯洁的意义是什么?是否只有一尘不染、光亮崭新才是纯洁的?若是一个人遇到非他本意的事,或被胁迫做了坏事,我们就能说他不纯洁吗?
去年春节和家人一起去国外度假,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息后,我登上了伯伯们出海钓鱼的船。凌晨3点,船在腥咸的海风中起航。我的心情在那一刻是兴奋的,对未知充满了好奇。然而或许我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海洋——至少在那时,我并不曾真正认识海洋。它平静的表象下隐藏着多少撼人心魄的力量!一天一夜的时间,从轻松兴奋到难受痛苦恨不能逃离,恍若从天堂掉到地狱,当初自以为的自信竟如此不堪一击,海洋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初次见到海洋的人会感叹它的无边无际、波澜壮阔,从小在海边生活的渔民才真正懂得其深邃神秘中所蕴含着的危机。海水漫漫蓝,蓝的是整片大海,而在人类肉眼所无法见到的深海,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一出适者生存的大戏。海洋生物并没有人类那样发达的大脑,他们不凭思想只有本能。似乎并不能用纯洁与否评价它们,然而谁又能说它们不纯洁?它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虽无思想只依仗本能行事,但有思想却被思想局限的人类就比他们更纯洁吗?不见得。人类在进化的道路上占领了先机,进化出了能思考的大脑,但这思想有时候又阻碍了人类,使人疲于奔命,陷身于无限的烦恼中无法自拔。纷繁的物质世界闪烁着迷离的光芒,让人们的眼里心底都“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然而当光彩褪色,我们还剩下些什么?满地狼藉罢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最初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可以放弃其他任何东西,但是扪心自问这样做究竟是否值得?那样的梦想,还保留着最初的纯净吗?
每当看一本小说,总是希望它们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终究是喜欢开心圆满多过悲伤遗憾。可是痛苦呢?因为不喜欢就可以将它剥落吗?在心里不断咆哮着: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可是为什么不能是你?人世间苦难那么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他人也自在遭受苦难。要知道,每一个外表光鲜的躯壳下都可能有一个或疲惫或空虚的灵魂,他们不堪重负,他们心神俱疲,就算躯体能够撑起衣服,也不能支撑灵魂的骨架。
有时我也会抱怨世事,发发牢骚什么的,但真的要我去和别人交换却是不愿意的。我的人生独一无二,我拥有别人不曾拥有的东西,即便行走不易,也应该珍惜能够有行走的机会。七堇年在《澜本嫁衣》中描绘了一群生活在阴暗中的女孩们。她们生活在那样深沉的绝望中,眼中没有未来,只有悲哀;在看透了世事之后,生活只剩下麻木的重复。希望,对于她们来说是空中楼阁般的幻影,甚至会给予她们更加残酷的打击。不过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仿佛已经阅尽世事。我并没有真正见过这样的女孩,但是透过作者平淡却沉重的文字,我仿佛能够看到她们盛满了苍凉的眼睛。我想,当她们想要寻求光明却无法逃脱命运魔爪的时候,当她们被迫承受命运加诸于她们身上的苦难的时候,她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待普通人的生活的?常人可知,他们平淡的生活却是这些女孩一生求而不得的美梦?
当然,痛苦终究会过去,人生也会走到尽头,但个人的挣扎与奋斗微不足道得如沧海一粟,挣扎与奋斗本身,又何尝不是人生况味?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包裹在了一张精心编织的网里。那针是人,那丝线是情。亲情、爱情、友情……连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也会有“人情”,但它们又不仅仅是“情”。人类是群居动物,喜欢热闹畏惧孤独。这些情感帮助我们挣脱孤独的禁锢,走向通往外界的康庄大道。不用再害怕陷入困境时无人相助,不用再难过痛苦时无人能够倾述,快乐时无人可以分享。
但若像玛丽·杜拉斯所写,“我什么都未曾做过,只是在紧闭的门前等待”一般只是等待,那么等到的永远只是孤独。因此,只有自己学会打开自我的心门,才能真正地不再孤独。
我希望我的文字能给读者一丝心灵的触动,就像我被别人的文字所触动一样。
信与不信,只在一念之间。
(本文获第十四届“新作文杯”放胆作文大赛高中组三等奖)
评委意见
初读此文,竟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作者到底要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呢?是说人要保持纯洁吗?可是后半部分好像走偏了,怎么谈起孤独了呢?重新阅读,不刻意去找线索,才发现,这其实是一篇意识流之作。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维,从探讨“纯洁的意义”开始,一路蜿蜒,走到了梦想的纯净之桥边,然后又过桥回归自己。要拥抱最真实的自己,就要学会享受孤独——这也算是自圆其说吧!接受自己,才算是真正的纯净吧?当然,这样的解读虽然未尝不可,但总有些牵强。说到底,文章的作者是有思想,有文采的,开头也很好,但结尾的艺术还有待加强和提升,意识流的写作艺术在全文中的展现欠成熟,从这一点来说,这样的写法还是冒险的。最后,推荐两个意识流的名家,一个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另一个就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的写作思路应该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肖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