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晶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首先为学生搭建一个宽松开放的平台,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融入社会生活、能自主发展、适合生活实践、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
一、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探索构建数学生活化的教学体系,积极鼓励学生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中,师生一起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这既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例如,在学习“圆角分”的内容时,我和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了“文教用品小超市”活动,把学生的文教用品收集上来,分别标注上价格,都放在货架上。每五人一组,一人担任收银员,其他4人扮成顾客,进行买卖的模拟活动。在活动中,无论是顾客还是收银员一旦在价格的计算上出现错误,就会被淘汰,换成其他同学上场。对于这样学习元角分知识的方法,学生乐于接受,情绪饱满,课堂气氛活跃,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空间学习
1.教师要与学生之间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学生才能大胆交流,创新思维。在课堂上,只有愉悦、民主的氛围,学生才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习热情才会空前高涨。学生主动创新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参与的情境与民主的环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实施活动、实验、观察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6加几”的内容时,师生先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学习“5加几”的方法来学习“6加几”,让学生通过摆木棍、讨论,以及观察课件演示几种方法,总结和归纳出“6加几”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游戏、练习等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
2.进行趣味性操作,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思维与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在操作中学习新知识,在操作中萌发创新意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体会自己是创造者的成功收获。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借用操作、讲故事、组织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导入新课,尽量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为学生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学习“6加几”的内容时,在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时,采取了教师的范读、学生的齐读、互读、抽读等形式,然后让学生之间相互摆弄学具,小组内讨论总结出运算的方法。还采用了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完成运算方法的表述,做到语言条理,清晰。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还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3.多种评价方式并存,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打破了教师的唯一评价形式,学生也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他们在评价别人和被别人评价的过程中,得到了探求的乐趣和好奇心的满足。教师应在课堂上多采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去表扬鼓励学生,促使学生乐于创新。例如,在一些习题课上,我会用彩色的纸剪成各种水果的形状,把试题写在上面贴在黑板上,然后鼓励学生来摘“水果”,如果哪个学生答对了问题,这个水果就属于他,如果答错题了,就鼓励他继续努力,一会还来摘水果。最终看哪个学生“篮子”里的水果多。这种鼓励性的体验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师充分利用开放题来教学
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的数学试题,解题方法多样性或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试题,更会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因为开放性试题的教学可以作为开放式教学的切入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切入点来实施开放式教学。开放性试题所具有的发散性和多向性特点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彰显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教材中的开放性试题,也可以自己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创建开放题来进行开放式教学,这种做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究问题,掌握知识点,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
新课程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设计开放性试题时,要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健康、快乐活泼地发展。改变以往的“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的思维模式,学生在开放、民主、愉悦的课堂,更乐于去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把学生渴求知识的口袋装满,负重前行,更主要的是怎样丢掉口袋轻装上阵。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全面发展,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恰如其分地实施开放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发展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王明礼.创造快乐数学课堂[J].教学与管理,2007(19).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