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礼
[摘 要] 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关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性问题,决定其今后能否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但由于社会上存在的负面思想的冲击;学校在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存在不足;高职学生某些个人因素等影响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因此,要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社会文化;加大和完善学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力度和策略;提升高职学生相关能力,助推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
[关键词] 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052-02
一 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关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性问题,决定其今后能否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直接关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与命运。[1]高职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因此,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状况决定了高职学生今后的价值取向。同时,尽管目前社会上的主流价值观是富含正能量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也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思想,冲击着高职学生的头脑,使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被污染。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影响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
影响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纳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 社会上存在的负面思想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上出现一些负面的思想,例如: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思想盛行;忽略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自私自利趋势严重;率性而为,做事不考虑后果;诸如此类还有许多,不一而足。这些负面思想普遍具有简单、易懂、易渲染的特点,极具迷惑性。另一方面,诸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现代化的媒体工具的普及,让广大高职学生很容易接触到这些负面思想。因此,有不少高职学生被其腐蚀而出现价值观扭曲。
2 学校在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从学校层面和全体师生角度看,对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不够。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过程看,理论教育照本宣科,实践教育活动存在走过程、走形式的问题。从对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状况的考核看,工作不够细致、严格,而且缺乏量化的考核依据和制度。高职院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存在的这些不足,使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不够重视,影响了教育效果。
3 高职学生某些个人因素影响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高职学生自身某些不足严重影响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防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外来的新事物、新思想不假思索便接受、宣传,至于这些新思想、新事物好坏与否则无辨别意识,缺乏敏感性。因此,极易被社会上不良的负面思想所腐蚀;二是学生个人随性的生活习惯。现在很多高职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表现出懒散、拖沓、马马虎虎、糊里糊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习惯和态度。在这种习惯和态度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同样不认真、不执行,严重影响教育效果。三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理性思维能力差的问题。高职学生在认识水平和知识储备方面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有所欠缺,导致其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够全面或者不够彻底,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够重视,从而影响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四是高职学生的人文修养有待提升。表现在缺乏责任感;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不会尊重人;忽略他人、集体的感受和利益等。总之,高职学生自身的这些不足已经严重影响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三 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
(一)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社会文化
从国家层面确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社会文化,并充分利用传统的和当代最新的媒体工具进行大力地正面宣传,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宣传教育,大力传播先进思想,营造文明健康、蓬勃向上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思想中扎根。”[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上存在的消极、错误的负面思想必然有其产生根源,即社会上存在的假、丑、恶现象。对此,相关部门要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彻底铲除负面思想产生的根源。同时,对社会上已经存在的负面思想要及时加以科学地批驳,揭示其危害,从而减少其对公众及高职学生的腐蚀。
(二)加大和完善高职院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力度和策略
1 提升高职院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要求从一线教师到校领导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每位教职工要以身作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引导高职学生自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日常行为标准。要严肃政治纪律,教职工不应发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言论。”[3]同时,将思政课老师、学生辅导员及班主任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骨干力量,要求其及时掌握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状况,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策略。教务处、学生处全力配合开展各式各样的实践教学及主题教育活动。
2 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方面,切忌照本宣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虽有教育部规划教材,但不能照本宣科应付了事,应该从学生的关注点切入,同时考虑高职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水平,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展示出来,做到使理论内容浅显易懂,生动富有吸引力。这首先要求思政课教师透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其次,思政课教师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充分利用学生热衷的互联网、手机等工具进行灵活教育。
3 制定具体、详细的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践行考核标准
由于缺乏具体、详细的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践行考核标准,学校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践行情况存在考核不严格、不细致的问题,导致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学习、践行不够重视,影响教育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观的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和监控机制。”[4]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对于考试或者考核严格的课程,由于害怕不及格,学生会认真对待;对于考试或者考核不严的课程,学生就不太重视。因此,要对核心价值观学习、践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学生评奖、评优不可或缺的条件,来引起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重视。其次,考核需要具体而详细的标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恰恰缺乏具体、可量化、严格、清晰的考核标准,需要及时弥补。为此,可以建立操行评定加减分制度,将核心价值观标准具体化,即从专业课学习情况、思政课学习情况、生活习惯、人文修养、责任感、同学关系、遵守校规校纪、文明礼貌等方面对学生逐项赋分,每学期期末进行总得分统计,从而使核心价值观考核标准专门化、具体化且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弥补高职院校缺乏量化的、具体的考核依据和制度的缺陷,保证对学生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考核工作严格进行。
(三)提升高职学生相关能力,助推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
1 提高学生思想防御能力
人的思想防御能力是指对外界事物和思想达到一定水平的认识基础上,对其是非善恶有一个基本判断,并能够避免负面的、不利的思想和事物对自己造成影响及伤害的能力。人只有具备一定的思想防御能力,才会对新思想、新事物好坏与否具有敏感性,进而产生辨别意识,对外来的新事物、新思想才不会盲目接受、宣传,不易被社会上不良的负面思想所腐蚀。提高学生思想防御能力的方法包括:针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事件、新事物、新思想,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设哲学、逻辑学等选修课,锤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通过讨论、辩论、分析等形式,提升思想敏感性和防范意识,在自己和外界事物、思想之间建立起过滤屏障,保护自己思想的纯洁性。
2 改变个人随性的生活习惯,引导高职学生要充实度过大学生活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糊里糊涂地度过实属浪费,而且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因此,要引导高职学生充实度过大学生活,具体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做到学有所成;二是多结交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朋友;三是按照积极、健康的原则,丰富个人的业余生活。
总之,改变学生随性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充实而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本身就是在校期间、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体现。充实的大学生活,也有助于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同。
3 提升高职学生人文修养
高职学生的人文修养状况会影响到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但由于中国教育模式的限制,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校和家长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导致很多学生缺乏责任感、追求享乐、自我中心、情绪化、遇事好冲动。因此,在大学阶段要及时对高职学生进行“自由——责任”教育、合理控制情绪教育、爱国教育、合理控制欲望教育等,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助推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
参考文献
[1]金荣,姜永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98-100.
[2]杜新安.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0(17):6.
[2]胡箐箐. 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模式创新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49.
[3]许立玲.高职院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与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