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2016-05-14 11:02赖惠珍
教育界·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改善问题

赖惠珍

【摘 要】提升实体教育质量,不只是丰富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结构层次和专业技能,还应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样才能培养出积极健康且具备一定素质的社会型人才。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进行相关研究,以探索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问题 改善

一、引言

根据我国教育层次的不同分类,实体教育更加精细化。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基于社会具体教育水平和社会需求程度所决定的。而在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也需考虑到现今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教学氛围,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

二、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早,以培养技能型的社会人才为目标。我国的中职教育,是针对初中教育阶段后而进行的继续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各方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对中职教育也施加了相应压力,因此在教育中也是逐渐显示出“急于求成”的状态,即主要重视学生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而逐渐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普及,每年都在扩招,这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有压力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的认可程度,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自我认可程度。这两方面原因也就导致了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放任,使其产生自负和自卑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逐渐与社会脱轨,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小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动力,产生依赖性心理,重则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养成,导致后期学生的不平衡发展甚至心理扭曲发展等问题的出现。所以,中职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职学校在社会中的作用。

三、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善

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如果因为自身或者社会压力方面造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负、自卑、心理扭曲等问题,则会影响学生后期的成长,最终导致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班主任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学主体,也是除了家长之外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人,在学校期间是学生的主要监督者和管理者,为提高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予以重视和改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加强对学生的关怀

心理健康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心态上,所谓心态决定成败就是这么个道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职学生面临的压力比以前要大得多,很多学生在这种竞争中逐渐扭曲了心理,逐步走向了社会的反面。中职教育阶段,是自初中教育结束后而进行的社会型继续教育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很多学生是由于初中中考成绩不佳而选择就读中职教育,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职学生普遍感觉比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低级,在很多方面下总是没有自信心。此时,作为教学主管的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心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和课后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并树立自信心。

(二)组织开展公共活动

当代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只有具备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才能更好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据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人在公共场合的出场次数的增加对其自信心的建立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而一个人的心态的好坏以及自我调整的效率也表明了自身的身心是否健康积极。对于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从其自身学习环境层次来说,心理的不平衡是很难消除的。班主任除了加强在课内外对学生的关怀外,也需为他们创造出积极活力的环境,使他们通过自我能力的发挥和与他人的热情沟通,打开封闭的内心,树立起自信心。对于中职教育来说,虽然知识层次较高等教育低,但是相应的社会实践类活动却是比较多的。班主任便可利用这一实践优势,组织多样化的公共实践活动,例如除了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公共活动外,还可以组织有利于发挥学生兴趣的活动,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等等,这样不仅能拉近学生与班主任间的关系,也能培养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自信心和促进积极健康心态的养成。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现今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实体教育的监督和要求也更加严格,均是以适应社会发展步伐为主。虽然说我国现今的知识教育层次已经跨了很大一步,社会普遍都是高等教育者,但是根据我国的社会情况而言,教育层次的分布很不均匀。但是每种教育层次都是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的,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为了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他们的信心和正能量心理,不仅需要中职学校和教师的努力,社会也应该给予应有的公平和正视,而不能“唯学历是问”,这也是打开中职学生心门的万能鑰匙。

【参考文献】

[1]倪运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构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2(14):11.

[2]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07):65-68.

猜你喜欢
改善问题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基于IOWHA法的物流需求组合改善与预测模型构建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