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浩勇 冯金丽
摘 要:在阐述新常态下我国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三矩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贸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实训体系构建问题,提出以下构建思路:从培养目标、能力资源、训练环境三个维度构筑体系框架,通过系统整合,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实训需要的支撑平台和硬件环境,并开发各层次实训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国际经贸;创新创业能力;实训体系;三矩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5-0131-04
一、新常态下我国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响应国家号召,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以及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加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贸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相关实训体系,对于贯彻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求,落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任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经贸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满足国际经贸实务创新转型的现实诉求
目前,在世界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的大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受到“三期叠加”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对外经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降低。201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额连续出现负增长。2016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8%,其中出口下降6.6%,进口下降14.4%,且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均出现下降。因此,必须通过交易创新、流程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我国国际经贸实务转型发展。这对高校国际经贸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国际经贸结构优化需要创新。实施新一轮全面对外开放大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近几年,发达国家借助“再工业化”重夺国际贸易竞争主导权;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阵地;美欧主导的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和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正在重构全球贸易格局、秩序和规则。因此,突破在全球价值链低端从事制成品生产和出口的传统国际经贸活动范式,树立大开放观,实现从被动向主动、从外围向中心、从参与者向引领者、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四个转变”,是全面构筑我国全球竞争优势的新动力[1]。可以预期,在构建自由贸易网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产能合作、要素寻源及融入全球创新链,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打造贸易强国等关键领域,迫切需要更多的国际经贸实务供给创新,这对国际经贸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国际经贸价值创造模式需要创新。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厂商可以通过“脱媒”而直接从互联网获得消费群体并组织商品交易,C2B商业形态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传统工业经济的商品分销体系面临重构,中间环节大幅度减少甚至被完全去掉[2]。例如,跨境电商的兴起不仅显著缩减了国际贸易的供应链流程,还能实现终端顾客的商品定制。“去中间化”对凭借“先买后卖”、“为卖而买”、“贱买贵卖”集散分销活动进行商品跨国流通的专业外贸企业构成了的生存挑战。另一方面,制造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创造价值已从成本驱动、技术驱动转换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社群驱动[3],制造企业只有与消费者不断共同创新价值协同和价值互动的关系,才能获得收益。在社群为本、平台连接、跨界协作和资源聚合为基本结构要素的互联网情境下,从事国际贸易的组织极力寻求创新发展的商业模式来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也对国际经贸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国际经贸类人才的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由求学需求拉动向社会需求导向转变。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在当前动力切换、结构转变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地方开展国际经贸活动不仅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在此基础上打造人力资本的“升级版”,即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及能力的人才,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例如,广西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我国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其面临更多国际经贸发展机遇与挑战,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在国际经贸类人才培养工作中更加注重社会需求导向,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突出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现状
(一)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
1.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一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个学生的自由发展服务”,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服务,而不仅是为了获得一份工作的“就业教育”。二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欧盟国家运用创新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如自主学习、商业计划、网络学习、基于项目学习、创业案例研究、模拟和“做中学”等。如德国的“模拟公司”模式是创业教育中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三是构建创业网络。斯坦福创业网络将创业资源整合起来,促进师生与企业、硅谷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创业人员进行创业交流。四是导师辅导制,为学生安排导师进行创业辅导。对麻省理工学院学生的调查显示,创业网络和导师制对学生创业受益最大。五是采取灵活的管理制度。美国大学采取灵活的休假制度,鼓励教师和学生保留职位或学籍进行创新创业。
2.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推广创新创业课程是国外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一是全面开设通识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入门、创业政策等课程,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创业精神。二是整合专业课程,将创业教育融入经济学课程,开设创业与商业、创业融资、创业营销等课程。三是设立创业专业学位。四是以网络模块推行创业课程。五是广泛开设创业选修课,扩大创业教育的普及范围。六是建立国家标准,开展课程评价。美国教育创业联盟发布了创业教育的国家标准,英国等国家对创业课程内容开展评价,保障课程效果[4]。
3.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紧密联系。美国、英国和韩国等国家主要通过建立高校创业中心或网络平台开展实践活动,与社会各界紧密联系,形成高校、社区和企业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韩国高校“创业支援中心”从提供办公条件到筹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美国各高校创业中心的主要活动有学校内部项目和外延拓展项目。前者指在学校内部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实习和学生俱乐部等活动;后者指学校与企业和社区密切联系,包括邀请创业企业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和研讨,与高科技园和孵化器合作等[5]。
4.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构建。美国、欧盟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纳入国家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重视创业教育的意识,通过案例教学、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开办小型公司等途径让教师获取直接的创业经验,采取奖励措施推动教师从事创业领域的教学。充分发挥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中小型企业、校友会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此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评价[4]。
(二)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教学改革现状
近年来,国内高校围绕国际经贸类本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和专业教育密切联系、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培养的向导等方面[6]。现代高素质国际经贸类创新创业人才需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精通国际经贸知识,通晓国际经贸法律和惯例,具有国际经贸实务操作能力,掌握跨文化知识并善于进行国际商务交往[7]。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创业,而是要培养大学生长远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8]。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是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和内容。在国贸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中尽可能增加创新创业内容;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课程则以创新创业内容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9]。地方本科院校还可根据自身区位特点,结合区域国际经贸一体化进程,适当增加外语、人文、地理、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课程内容[10]。二是构建校内仿真或模拟实训平台开展业务技能训练[11],还可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或外贸虚拟公司,开展不同形式的学生创业训练[12]。三是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业务技能大赛,将能力训练向第二课堂延伸。四是基于校企合作,以校外实习基地为载体,开展学生自我实践和管理的实习活动[13]。
三、我国国际经贸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实训体系构建思路
(一)体系框架
1.形成一种精神。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形成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既不是追求新发明、新产品、新技术、新原料供应和新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人都直接开公司当老板,其本质在于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机敏警觉地注意到以前未被认识到的机会,哪怕这种机会只有一点点不同于现存的做法,这就是企业家精神。在这个意义上,不需要拥有任何特定的初始资产,更不仅仅是冒险商人的特殊技能,任何人都是一个潜在的企业家[14]。这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核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每个人所作出的微小改进。企业家精神不但更贴切地体现了创新创业的微观源动力,更为开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供了简明、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导引,即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促使学生普遍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
2.获取两项能力。运用企业家精神进行创新创业需要以一定的核心能力资源为载体,而在这些能力的训练过程中又可以塑造企业家精神。本科毕业生应该初步具有创新创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素养,这是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焦点所在。如果将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能力资源比喻成一棵茁壮成长的“树”,那么它的“树根”就是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属于创新创业的动能,具有隐性特征;而不断生长演化的“树干”则是专业技能,指学生应具备的实践技能,属于创新创业的势能,具有显性特征。确保学生获取专业技能和核心素养是创新创业能力实训体系构建的最终落脚点。
3.依托三重环境。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三种典型环境中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是链型环境,即在既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内对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进行优化调整,在学生必须学的知识和必须练的业务中注入创新创业元素,播下企业家精神的种子,可据此构建基础类实训模块。二是网型环境,即与本校其他专业、本地或本区域产业(企业)形成合纵连横的网络,以特定项目为载体,以满足客户不确定性和动态性需求为导向,进行探索性逆向学习和训练,逐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可据此构建项目类实训模块。三是云型环境,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商业手段的快速普及,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具备了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或用户的现实可行条件。终端消费需求规模巨大、黏着度高、租金含量丰富、市场边界模糊,且不确定性、差异性与动态性更高,十分适宜用于训练跨界整合异质性资源、与终端消费者或用户共创价值,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拓展性的跃迁,可据此构建综合类实训模块。
(二)体系设计和内容开发
在总结有关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视角,基于上述三矩分析框架,构建基础类—项目类—综合类结构的进阶训练模块,进而通过系统整合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实训需要的支撑平台和硬件环境,并开发各层次实训的具体内容。
国际经贸活动是典型的商贸流通活动,它依托中介技术,进行商品、服务、要素的跨国界流通和配置,与制造商、供应商和顾客共同创造价值。保持对未曾被注意到的国际经贸交易机会和媒介方式的良好警觉和洞察力,是创新创业人才所追求的企业家精神,也是创新创业能力实训体系设计的中心目标。
专业技能和核心素养是国际经贸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关键落脚点。专业技能主要包括:1.实务操作能力,即掌握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基本流程和实务;2.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即具备对外沟通所需的口语应用能力;3.互联网应用能力,即搭建平台,与粉丝或潜在粉丝进行交流与沟通,进而聚合资源,提高媒介资源跨越时空使用的效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1.学习能力,即具备对新知识、新事物的主动认知和获取能力,快速理解新市场、新商业模式、新服务、新产品,适应新环境;具有尝试突破跨境文化障碍的意识和基本方法[15];2.沟通能力,即初步学会通过沟通来化解压力,提供细致服务,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
根据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贸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以下环境中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实训体系。一是链型环境。开设通识类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并通过整合和优化主干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课程实训的结构和内容,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类训练模块,其形式为课程实训或课程群实训。二是网型环境。通过与本校有地方特色的工科专业建立合作,以及拓展、巩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围绕国际经贸活动创新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到两个侧面,设计实训结构和内容,开设创新创业项目类训练模块,其形式为课程群实训或专业实训的一部分。三是云型环境。围绕互联网情境下的国际经贸实务设计实训结构和内容,全面锻炼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开设创新创业综合类训练模块,其形式为专业实训、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真实商业化的创新创业项目(见图1)。
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形成的国际经贸类应用型人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专业技能与核心素养的训练与培养,同时构建训练体系,开发训练课程和项目,有利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分层次和多系统相互衔接、有机融合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敬琏等.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78-81.
[2]谢莉娟.互联网时代的流通组织重构——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4):44-56.
[3]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95-107.
[4]武向荣,曾天山.国外创业教育体系现状与经验[J].创新人才教育,2015(4):75-81.
[5]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101-124.
[6]梁丽萍,陈晓琴.融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下):223-224.
[7]张广超,袁嘉奕.创新创业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5(8):92-93.
[8]张义,王禹博,田海霞.地方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2013(20):226-227.
[9]张彩霞,肖望喜.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探讨——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当代经济,2015(31):128-129.
[10]颜蔚兰.广西国贸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J].高教论坛,2015(11):83-85.
[11]陈晓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15(10):156-157.
[12]邓丽娜,王韬.创业训练的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探讨——以地方本科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4):116-118.
[13]林存文.就业导向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岗位群分析的一种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4-67.
[14](美)伊斯雷尔·柯兹纳.刘业进译.竞争与企业家精神[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9-13.
[15]朱为众.“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三大内部挑战[J].新财富,2016(2):107-110.
(责任编辑: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