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萍
摘 要:本文通过水稻的插秧技术,品种选择,育秧模式等技术要点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机械化技术,使水稻的成活率及生长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使农民的收成有了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插秧
一、技术要点
1.整田准备。水稻机插前耕整田质量要求做到“平整、洁净、细碎、沉实”。整田要求犁耕深度12~18厘米,旋耕深度10~15厘米,采用水田耙或平地打浆机平整田面,沉田后达到机插前耕整田质量要求。
2.播种育秧。①品种选择:根据当地实际选择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稳产、发芽率和分蘖力较强的适于机插的水稻品种,根据前后作物茬口选择确保能安全抽穗的水稻品种。双季稻区应考虑双季早稻与晚稻品种生育期合理搭配,实现双季机插高产。②育秧模式:可采用工厂化育秧或大棚旱育秧等集中育秧,也可以采用稻田旱育秧或田间泥浆育秧;早稻需要保温育秧,晚稻育秧需要遮阳防雨(以防高温高湿秧苗徒长),提高成秧率,培育壮秧。③苗床准备:按照秧田与大田1:80~120的比例备足秧田。选用适宜本地区及栽插季节的水稻育秧基质或床土育秧,育秧基质和旱育秧床土要求调酸、培肥和清毒,早稻育秧土要求pH值在4.5~6.5;中稻或晚稻育秧床土的pH值可适当提高至5.5~7。有条件地区提倡育秧基质育秧。④适期播种:水稻种子发芽率要求达90%以上,播种前做好晒种、脱芒、选种、药剂浸种和催芽等处理工作。根据水稻机插时间确定适期播种,早稻一般3月下旬,选择冷空气结束气温变暖时播种,机插秧秧龄25~30天。中稻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秧龄20天左右,最好不超过25天,晚稻一般6月底前播种,秧龄15~20天;连作晚稻根据早稻收获期及种植方式确定播期,秧龄15~20天。提倡用浸种催芽机集中浸种催芽,根据机械设备和种子发芽要求设置好温度等各项指标,催芽做到“快、齐、匀、壮”。育秧可选用育秧播种流水线或轨道式精量播种机械。播前做好机械调试,确定适宜种子播种量、底土量和覆土量。双季常规稻播种量标准,一般100~120克/盘,每亩30盘左右;杂交稻可根据品种生长特性适当减少播种量,一般70~100克/盘,每亩25盘左右。播种要求准确、均匀、不重不漏。秧盘底土厚度一般2.2~2.5厘米,覆土厚度0.3~0.6厘米,要求覆土均匀、不露籽。
3.机械插秧。①秧苗准备:根据机插时间和进度安排起秧时间,要求随运随栽。秧盘起秧时,先拉断穿过盘底渗水孔的少量根系,连盘带秧一并提起,再平放,然后小心卷苗脱盘,提倡采用秧苗托盘及运秧架运秧。秧苗运至田头时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尽量减少秧块搬动次数,避免运送过程中挤、压伤秧苗、秧块变形及折断秧苗。运到田间的待插秧苗,严防烈日照晒伤苗,应采取遮荫措施防止秧苗失水枯萎。②机械准备:插秧前应先检查调试插秧机,调整插秧机的栽插株距、取秧量、深度,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并进行5~10分钟的空运转,要求插秧机各运行部件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装秧苗前须将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避免漏插。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秧箱面板,使秧块下滑顺畅。③机插要求:根据水稻品种、栽插季节、秧盘选择适宜类型的插秧机。单季稻以常规行距(30厘米)插秧机为主,双季稻提倡采用窄行(25厘米)插秧机。机插要求插苗均匀,深浅一致,一般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插秧深度在1~2厘米,以浅栽为宜,提高低节位分蘖。根据水稻品种、栽插季节、插秧机选择适宜种植密度。单季杂交稻机插行距30厘米,株距17~20厘米,每穴2~3株,每亩1.4~1.6万穴;单季常规稻株距11~16厘米,每穴3~5株,每亩1.6~2万穴。双季稻区机插提倡用窄行插秧机,常规稻株距12~16厘米,每穴3~5株,种植密度1.7~2.2万穴/亩;杂交稻株距14~17厘米,每穴2~3株,种植密度1.5~1.8万穴/亩。
4.田间管理。①合理施肥:根据水稻目标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结合配方施肥要求,合理制定施肥量,培育高产群体。提倡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②水分管理:采用浅湿干灌溉模式。机插后活棵返青期一般保持1~3厘米浅水,秸秆还田田块在栽后2个叶龄期内应有2~3次露田,以利还田秸秆在腐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释放;结合施分蘖肥建立2~3厘米浅水层。全田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80%左右时,采用稻田开沟机开沟,及时排水搁田。拔节后浅水层间歇灌溉,促进根系生长,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和株高,使株型挺拔、抗倒,改善受光姿态。开花结实期采用浅湿灌溉,保持植株较多的活根数及绿叶数,植株活熟到老,提高结实率与粒重。③病虫草害防治。草害防治:在机插前1周内结合整田,施除草剂一次性封闭灭草,施药后保水3~4天。机插后1周内根据杂草种类结合施肥施除草剂,施药时水层3~5厘米,保水3~4天;有条件的地区在机插后2周采用机械中耕除草,除草时要求保持水层3~5厘米。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测报,对症下药,控制病虫害发生。提倡高效、低毒和精准施药,减少污染。有条件的水稻产区建议采用车载式、担架式及喷杆式植保机械装备。
参考文献:
[1] 魏翱. 单季超级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9) .
[2] 李斯华.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态势和目标任务[J]. 北方水稻. 2011(02).
[3] 水文义,张立涛.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掌握[J]. 中国科技财富. 20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