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竞争优势的评价研究

2016-05-14 08:31董晓红刘福香张俊娥夏冰
商业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竞争优势高等院校

董晓红 刘福香 张俊娥 夏冰

[摘要]以某一金融学院为例,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构建了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进而确定该学院竞争优势强,此种方法为高等院校竞争优势的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但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应结合高等院校的专业特点进行分类或分层,指标的权重可作适当的调整。

[关键词]高等院校;竞争优势;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6647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知识已成为社会生产最重要的要素,高等院校日益走向社会的中心。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曾指出,20世纪美国的大学成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大学不仅要培养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而且还要不断创新知识,促进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对知识和人才需求特别旺盛。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与社会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的、密切的联系,高校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相互影响达到了空前的地步。这促进了高校的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正如现代企业要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形成自身优势,以求得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生存与发展一样,高等院校在日益激烈的开放市场中欲求生存和发展,也应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从目前国内研究发展来看,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高等院校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对竞争优势的评价缺少模型化分析法。单独评价高等院校竞争优势的文献还很少见。

二、竞争优势

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在1939年提出竞争优势的概念,随后,在战略管理领域中,霍弗和申德尔引入了竞争优势的概念。至20世纪80年代末,对竞争优势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开始,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一个企业能够为其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钱。”霍弗和申德尔认为,竞争优势是“一个组织通过其资源的调配而获得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独特性市场优势”。而巴尼认为:“当一个企业能够实施某种价值创造性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不能同时实施时,就可以说该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研究者表述竞争优势概念都不相同,对于竞争优势本身至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公认的定义,但基本内涵可以说是一致的,即认为竞争优势是在一定市场环境下,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有的独特的市场优势。

三、金融学院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依据影响金融学院竞争优势的因素,可以建立金融学院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来说,对金融学院竞争优势综合评价可分为以下两个因素层:基本因素层和具体因素层。具体因素层分值的确定分两种情况下是可直接获取有关统计指标值的,可参照相应的计分区间确定分值;二是难以通过有关指标获取数据的,则由专家打分确定。设计出如下图所示的金融学院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下图中,主准则层B即为基本因素层,也称为一级指

四、金融学院竞争优势综合评价模型

(一)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反映金融学院竞争优势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的量纲,应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实质是将评价指标的值转化为评价值的过程。本文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总量指标和比率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方法如下:

将A作归一化处理,可用模糊分布法对金融学院的竞争优势作出评价,也可将评语集Y中各类评语定标准分,最后求得金融学院的竞争优势模糊评价的最后得分。

五、金融学院竞争力的测度

(一)定量数据

指标体系中类别为“总量值”数据均来自此学院年度总结报告,依此整理而得,见表1。

(二)定性数据

影响评价对象各指标的权重由专家打分法来确定。以问卷的形式向专家意见征询,既可以让专家直接给出权重分值,也可以对指标重要程度进行等级判断,将等级转换为相应的分数。设:

将所得到的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即为指标的权重。同时,指标体系中类别为“定性值”的评价值均来自某金融学院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上级评价调查得出。结果见表2。

(三)综合评论模型的建立

依据(1)、(2)式,进行总量指标、比率指标的无量纲化和定性指标评价值转化为相应的评分值处理。运用公式

由此,有69%的把握说此学院的竞争优势强,有29%的把握说其竞争优势一般,有2%的把握说其竞争优势弱。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认为该学院竞争优势强。

六、结论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某金融学院的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构建了某金融学院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进而确定该学院竞争优势强,此种方法为高等院校竞争优势的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但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指标体系中类别为“定性值”的评价值来自于学生评教、同行评价、上级评价调查得出。这在调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此外,在主准则层和分准则层的各指标的权重是根据专家定性判断的,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当一些评估机构或高等院校进行竞争力评估时,如果使用这些指标体系,由于一些指标的主观性较强同时还有许多客观因素影响一些指标,所以应结合高等院校的专业特点进行分类或分层,指标的权重可作适当的调整。

以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来衡量高等院校的综合竞争实力,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是打造高等院校竞争优势的基础,高等院校的竞争优势的提升是积累高等院校综合实力的强有力的支撑,高等院校只有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才能具备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和生存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模糊综合评价竞争优势高等院校
第三方物流配送网络运行能力评价
高职数学分层教学学生成绩评价的数学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