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插秧丰产技术

2016-05-14 12:09孙淑玲胡珍才曾亚平李海辉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水稻

孙淑玲 胡珍才 曾亚平 李海辉

摘 要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后的一项技术革命,具有省工、省力、高产和高效等优点。抓好水稻机械化插秧及大田管理,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和稳产的必要条件。笔者通过近年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实践和探讨,介绍水稻机械化插秧及大田管理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大田管理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2

水稻机械化插秧是利用插秧机械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把秧苗移栽到大田的一项先进技术,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后的一项技术革命。该技术具有插植效率高,插秧均匀,插秧质量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高产稳产等[1]。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化州市加大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力度,已成为化州市种粮大户、专业户等首选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成为水稻机械化插秧的主力军,在农业部门的积极引导、示范、推广下,化州市水稻机械化插收呈良好发展态势。经近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培育质量符合机插秧要求的适龄壮秧

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特点是定穴、定量、宽行、窄株和浅插,对秧苗质量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应培育好质量符合水稻机械化插秧要求的秧苗。目前,化州市主要釆用大田淤泥软(硬)盘育秧技术,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1.1 选择秧田

选择排灌、运输方便,土质松软非沙质水田作为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80~100),为确保有充分时间晒硬秧床,早造于播种前3~4 d,晚造于播种前2~3 d耕整秧地。秧床畦面宽130~140 cm,畦高15~20 cm,秧沟宽50~70 cm,秧田要做到“实、光、平、直”。“实”就是畦面沉实不陷脚;“平”就是畦面平整;“光”就是畦面无残茬杂物;“直”就是秧畦整齐沟边垂直。秧畦做好后要保持半沟水,既可使沟中泥浆不板结,便于播种时取用,又可晾畦面。

1.2 选择秧盘

按大田面积计,667 m2播种育秧20个,育种盘规格一般选用58 cm×28 cm×2.5 cm、底孔直径0.25~0.3 cm,切忌使用无孔秧盘。摆铺要求边边相叠,摆好后可用手轻扫盘面以使盘底与秧床泥面充分接触。

1.3 播种及管理

一般早造3月上旬、晚造7月上旬播种。667 m2大田用种一般为1.2~1.7 kg。按常规抛秧盘水田育秧技术进行管理。机插秧苗要求根系发达、苗壮、茎粗、叶挺色绿、均匀整齐、无病虫害。叶龄3.0~4.0叶,早造15~20 d,晚造12~15 d,苗高10~20 cm,苗高15~18 cm。插秧前2~3 d控水控炼苗,根据机插时间和进度按排起秧时间,做到随运随栽,插秧前床土含水量35%~45%,秧根盘结不散,提起不散,以利于插秧。运送秧苗不挤伤、压伤,至田头应卸下平放,让秧苗自然舒展,利于机插。

2 高标准进行机械化插秧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种釆用插秧机按农艺规范要求把水稻秧苗移栽到大田的作业过程,机插秧质量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因此,高标准插好秧是水稻夺取高产的关键。

2.1 抓好大田耕整质量

机械化插秧移栽的是小苗,插秧深度在1~2 cm,以浅栽为宜,提高低节位分蘖。因此,机械化插秧对大田耕整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大田耕整质量直接影响到机械插秧的质量,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而无物,做到上细下粗、细而不糊,泥浆沉实,水层适中。整地后保持1~2 cm深水层2~3 d,进行适度沉实,即可薄水机插。这样有利于浅插,防止漂秧和倒伏,提高插秧质量,利于夺取高产。

2.2 机械化插秧作业

1)机插秧作业前,要求机手对插秧机进行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将插秧机的秧箱移至导轨的一端,然后装好秧苗。根据水稻不同品种的农艺要求,调整插秧深度、穴距和取秧量,进行田间试插。经反复调试直至符合要求,再进行田间插秧作业。

2)插秧作业质量。插秧质量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影响至关重要。为确保取得高产,要求做到插苗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至,插秧深度在1~2 cm,移栽时要根据品种特性及其基本苗要求,通过调整插秧机的株距保证基本苗,667 m2大田栽插基本苗1.5万~1.8万穴(常规稻每穴苗数3~5株、杂交稻每穴苗数1~3株)。作业质量要达到如下要求: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勾秧率≤4%,翻倒率≤3%,均匀度≥85%,作业覆盖率≥98%,以确保实现高产、稳产。

3 水稻机械化插秧大田管理

相比常规人工插秧或抛秧,机插秧釆用中小苗,秧田生长时间短,秧龄短,抗逆性较弱。同时,机插伤根,导致返青慢,初期分蘖缓慢,后期加快,最终茎蘖反比抛秧或人工插秧多,无效分蘖多,成穗率低的特征。因此,釆取相应管理措施,肥水管理以“前稳、中控、后促”为原则,早期稳定促进秧苗早发稳长,早分蘖,增加低位分蘖,提高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为水稻高产稳产打下良好基础。

3.1 施肥管理

机插水稻施肥种类和施肥量与常规插秧相似,应重施基肥,多施P、K肥,早施分蘖肥,釆取“少吃多餐”的原则,分次施用分蘖肥,穗肥以促花肥和保花肥相结合,以促花肥为主。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即猪、牛粪等15~22.5 t/hm2、过磷酸钙300~375 t/hm2、碳铵375~450 kg/hm2作基肥;一般早造于插7 d、晚造于插后5 d施一次回青肥,施尿素112.5 kg/hm2,达到促早回青、早分蘖。同时,插秧前未进行过药剂灭草处理的,可结合施肥使用小苗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早造插后11~13 d、晚造插后9~10 d可施用分蘖肥,施尿素150 kg/hm2,达到促分蘖、多分蘖、早够苗目的。早造插后18 d、晚造插后15 d左右,可视秧苗长势施一次壮蘖肥,分蘖肥切忌过多、过迟以免造成群体过大,影响成穗和大穗的形成;穗肥具体时间和施肥量要视水稻生长和天气情况而定,若叶色较深,可不施,若叶色正常而退淡,天气睛好,早造可施尿素60~75 kg/hm2和氯化钾75~112.5 kg/hm2;晚造尿素75~90 kg/hm2和氯化钾75~105 kg/hm2;保花肥一般在出穗前18~20 d施用,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追施尿素30~45 kg,不宜过多;水稻出穗后,早造一般不需再施肥,晚造叶色明显落黄的,可每公顷用尿素7.5 kg加磷酸二氢钾2.25 kg加水60 kg进行叶面喷施。

3.2 水分管理

机插移栽后要及时灌水,保持浅水层,以护苗活棵;插后2~7 d可间歇灌溉以扎根立苗;活棵分蘖期宜浅水勤灌,以促根促蘖,力争早分蘖、低位蘖。当全田苗数达到目标有效穗数80%~90%时开始晒田,但一般不要重晒。倒二叶抽出—剑叶露尖时停止晒田,此后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抽穗后保持田间干干湿湿,养根保叶,防止断水过早。

3.3 病虫害防治

以防为主,按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大田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机插后40~50 d防治纹枯病一次,破口抽穗期、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等,后期注意防治稻飞虱。

4 对策及建议

化州市要加快推进水稻插秧机械化进程,今后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农民、示范户、专业合作社等到机插现场观摩学习,到使用机插的田块看机插秧苗长势,让他们提高认识,从感性到理性接受机械插秧。二是抓好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学到机插相关技术。三是搞好示范引导,循序渐近,积极稳妥向前推进。四是加大购机补贴政策落实,促使一些水稻生产大户投资购机。此外,政府还可通过优惠政策大力引导专业户、个体户购置农机,走多方投资的路子,推进化州市水稻插秧机械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黄庆,欧汉英.超级稻栽培技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177-186.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My Faithful Father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水稻种植收益
水稻生理病害的防控措施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浅谈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分析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