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做到“情真意切”

2016-05-14 07:01王颖哲
未来英才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学动笔目标

王颖哲

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实现高效课堂,显然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效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对语文高效课堂的学习、实践、探索中,笔者认为,做到语文课堂的高效,首先要做到情、真、意、切,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石。

一、要有“情”

所谓“情”,就是情系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你在课堂上把一片真情如春风拂面般撒向学生时,学生自然会化畏难懈怠为积极主动。情系学生,要求教师心中装有每一个学生,切实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1、关注人人。关注人人,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上课的专心度。教师在上课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问题及时用善意的目光或友好的举动暗示学生。学生都心不在焉了,何谈高效?然而在我们课堂中,那种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忽视学生的听讲,把自己当作“播放器”、“机器人”的大有人在。当我们上课时一直能做到把充满真情的、鼓励的,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是善意的目光巡视、提醒学生时,学生自然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发展人人。发展人人,就是要注重每一个学生上课的参与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是我们教育的宗旨。但是,有些课堂常常会暴露出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精英教学”,教师为了“顺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把发言的机会集中在一部分学优生的身上,其他学生成了旁观者,这在公开课上尤为突出;二是“舍远求近”,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或指导学生自学、上台板演时,教师图方便、省力,就近处置,以致某些角落成了教学的盲点。这些问题导致的是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由于心中没底,就只好用大量的课外作业来检测。所以,上课时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能参与其中。这样,不仅学生可以做到人人学有所获,而教师也可以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即时效果,为跟进作业的精选提供依据,有效落实减负增效。

二、要有“真”

所谓“真”,就是真教实学。即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要真教,学生要实学。课堂是否真教实学是衡量课堂高效与否的一杆标尺。

1、教师真教。教师是否真教,一看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科学;二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紧扣教学目标有效落实。

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普遍存在着多与杂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症结是教师缺乏对课程理念、课程知识体系编排的精准把握,缺乏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的理性认识,心中无底,所以只能不加选择地把所有知识点全部通吃。贪吃嚼不烂。长此以往,学生学得厌烦、痛苦不说,所学的也都因时间的分配不够而浅尝辄止。

教学目标制定科学了,如果实际课堂教学与教学目标是两张皮,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瞎折腾。这种情况还是屡见不鲜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我们应该要把教学目标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服务。

2、学生实学。学生是否实学,主要看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如果课后学生通过检测,正确率达90%以上,那么这节课称得上高效的,学生可谓实学。

从目前一些课的教学效率来看,还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究其原因,教师在认识层面或教学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急躁、浮夸,如对学情把握不准确。“教学急躁”主要表现在以教案为本位,急躁冒进,赶进度,无视学生的达成度;“教学浮夸”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为本位,漠视学生的差异性;对学情把握不准确,一种是高估学生,主要表现在教师备课不充分,如疑难字的读音笔顺、词语解释、课后练习的答案等不甚明了,寄希望于学优生说出正确答案,但往往不是大费周折,就是误导学生;另一种是低估学生,主要表现在教师越俎代庖,不敢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来获得真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过多地用灌输式教学……所以,为追求学生实学,我们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紧扣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以学定教。

三、要达“意”

所谓“意”,就是意前笔后。语文课,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来理解语文之“意”,还要关注学生的“笔”,通过动笔——圈圈画画写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有效的运作,来提高学生的文笔——书面表达能力。

1、读中悟意。语文之“意”从何而来?高效的语文课堂,还需要“朗朗书声”来为课堂作和声,通过熟读来熟知课文的内容,为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作铺垫;通过品读来体验语言的魅力,感悟作者是怎样依托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通过赏读来积累语言,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由此,以读为本,先动口,再动脑是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一条极为重要的路径。

2、意前笔后。正如前面所言,这里的“笔”,既表示动笔做练习,又表示会妙笔写文章。不动笔墨不读书。确实,动笔练习最能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即时效果了。动口读了(读读),也动脑想了(想想),现在应该是练了,怎么练?可以是让学生交流(议议),也可以是让学生动笔(写写),主要是这两种。在这两种练的方式中,“议议”是最受教师喜欢的,因为它化时少、有气氛,但不可避免的是,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往往会偷懒,这样学生的参与面就大打折扣了。而“写写”则不然,如果在学生“写写”的过程中,教师深入课堂,走近学生加以巡视、指导的话,效果就会更好,不仅学生会人人参与其中,而且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成性教学,达到以学促教。

四、做到“切”

所谓“切”,就是要切实可行。主要执行点是教材的处理要切实,时间的分配要可行。

1、教材的处理要切实。切实,也就是切合实际。这里的“实际”,一是语文课程标准,二是学生学情。“切合实际”就是这两者要统筹兼顾。这些道理教师们都懂,但真正落实起来却要发生偏差,如,“拿来主义”,“取舍不当”,“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等等。

2、时间的分配要可行。时间的分配做到可行,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对教材、对学生的全面把握,对教学方法的精细选择,对问题、练习的精准设计,对教学用语的精心提炼,以及对课程理念之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尊重……

现代教学,需要高效课堂;高效课堂,需要情真意切。情真意切,这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应有的情怀,更是对课堂教学应尽的责任——为师一方,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实学动笔目标
毛毛雨
春天的雨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
“新实学”刍议
王阳明的实学思想及其对新实学研究的启示
中日韩学者研讨构建东亚新实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