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障碍人群的公共信息援助失配及福利损失研究

2016-05-14 05:04卞丽娜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卞丽娜

摘要:本文基于长春市和吉林市阅读障碍人员调查数据,对阅读障碍人群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失配的特征、匹配性以及福利损失及其原因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调研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公共信息援助服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内容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福利失配。从公共图书馆公共信息援助服务供给和阅读障碍人员需求两个层面提出具体解决举措。

关键词:阅读障碍人员;公共信息消费;失配;福利损失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5-0160-03

“阅读障碍症”是一种学习障碍和特定的语言障碍,起源于基因和神经系统。它的特征是,对语言处理,音韵辨识和解码书面文字存在困难,表现为认字、阅读、写作和拼写的问题。阅读障碍是一种隐形残疾,全世界大约有8%~10%的人受到阅读障碍的影响。2%~3%的人有严重问题或根本不能阅读。阅读障碍属于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缺陷,在社会生活和教育中常常受到排斥,给阅读障碍人群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痛苦。阅读障碍人士的智商并不低下,有些患者是极具天赋与才能的,完全可能健康成长。

目前国际图书馆界对阅读障碍、自闭症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研究多是从如何对阅读障碍人群的公共信息援助服务以及公共图书馆针对弱势人群存在的人文精神分析阅读障碍人群的阅读障碍问题,而对阅读障碍人群由于公共信息援助失配导致的福利变化关注不够。为此,本文在对长春市和吉林市两个城市的阅读障碍人群进行深入调查的前提下,采用意愿调查法(CVM)方法测度阅读障碍人群由于公共信息援助失配导致的福利损失。以期在我国阅读障碍人群公共信息援助和消费建设发展推进过程中,改善阅读障碍人群公共信息消费的条件,避免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导致阅读障碍人群新的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失配,加剧了其公共信息消费的难度,降低阅读障碍人群这一特殊群体公共信息消费的福利水平,对于本就弱势的阅读障碍人群,该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阅读障碍人群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匹配性

本研究以长春市和吉林市两个城市中心城区市域作为调查场域,在长春市和吉林市随机选择社区居民小区共计6个,在居委会工作人员支持下采取填制问卷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为182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7%。访谈50人次。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居民的阅读障碍人群个人及家庭属性、阅读障碍和图书馆公共信息援助、调查对象在公共图书馆的公共信息援助情况。

(一)阅读障碍人群的群体特征

调查对象的个人禀赋、社会属性具体体现如下:在社会属性和家庭收入方面呈现以下特征:(1)职业方面,以企业职工和自由职业者为职业的调查对象比例占52%(自由职业者占该类调查对象39%),未就业者占40%,这说明调查对象多为自由职业和由于自身隐性残疾尚未就业人群。(2)学历方面,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93%,表明调查对象受教育年限较少,学历较低。(3)收入方面,家庭月总体收入平均值是2542元,标准差高达1856元,意味着调查样本对象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可见,总体上阅读障碍人群表现出文化程度、工作选择自由性和收入等都较低的共性。

(二)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特征

本研究针对阅读障碍人员的公共信息服务援助情况调查了三个内容,包括调查样本对象的图书馆阅读意愿、图书馆援助设施、服务和图书馆公共信息消费关系,其中,主要以援助设施来分析阅读障碍人员——公共信息服务援助的特征。首先,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意愿方面,90.73%的阅读障碍人员亲自到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的意愿不强,这些阅读障碍人员主要是文化水平较低且为自由职业者,绝大部分阅读障碍人员没有去过公共图书馆进行过公共信息消费。其次,在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信息援助服务方面,90.2%的阅读障碍人员对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信息援助服务不满意。再次,在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关系上,调查的阅读障碍人员在公共图书馆阅读和消费公共信息过程中,接触和使用视力和听力残障服务设施之一的调查对象是5.2%;接受过图书馆为阅读障碍人员安排专业人员在其利用图书馆各类服务项目或馆藏资源时提供援助服务内容之一调查对象比例占6%,且多为电话接受参考咨询服务和预约服务。可见,对于阅读障碍人员而言,当前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公共信息援助服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内容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福利失配,阅读障碍人员绝大多数很难获得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公共信息援助服务,他们要么被当作正常健康人群进行公共信息消费,要么公共图书馆提供的软硬公共信息援助服务内容趋于形式化,每个阅读障碍人员在公共图书馆获得的公共信息援助服务十分有限。

(三)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匹配性

阅读障碍人群由于自身阅读身体条件所限,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援助服务内容缺位和失位,大部分阅读障碍人员进入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消费公共信息意愿不强,更多人员选择在家庭中进行阅读,甚至有些人员公共信息消费意愿日趋退化,公共图书馆公共信息援助服务的非便捷性和滞后性使这些阅读障碍人员阅读意愿与公共图书馆保障该类人群公共信息消费福利严重分离,阅读障碍人群公共信息消费退化现象比例不断提高,这就是典型的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失配。由于目前公共图书馆大部分是政府为考量解决绝大多数正常健康人群的阅读和公共信息消费问题而建设的图书馆服务设施、内容。在面向阅读障碍人群如何消费公共信息服务选择时,经济条件发达的城市公共信息援助水平可能要高一些,对于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域而言,由于财政公共投资的限制而无力针对阅读障碍人员解决公共图书馆援助服务问题,这些区域的阅读障碍人员消费公共信息获及的援助服务会更少,他们也会迫不得已选择放弃公共信息消费。因此说,阅读障碍人群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服务失配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滞后性,既有阅读障碍人员选择上的被动性,也有公共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援助供给上的被动性。

二、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服务供需失配的福利损失及原因分析

阅读障碍人群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服务失配是指阅读障碍人群在意愿需求上和公共信息援助服务数量、质量上的供需不匹配,这种由于供需失配导致的福利损失体现在两个方面:(1)因为公共信息援助服务缺位带来的非便捷性导致的阅读障碍人员阅读生理和心理成本(也有机会成本)的变化;(2)因为阅读障碍人群拒绝通过公共图书馆进行公共信息消费导致的知识信息损失变化(也有和健康人群比较而导致的公共信息消费损失)。通过对调查对象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阅读障碍人群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服务失配带来的福利变化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95.2%的调研对象在公共图书馆援助服务设施和内容缺乏的情况下,他们的生理成本和心理成本均有所增加。这一类人群中的88.5%认为在选择通过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消费公共信息的过程中增加了阅读时间,需要花费较大力气完成阅读,且阅读效果不够理想,时间、生理福利受损。89%认为存在阅读歧视,周边健康人群对于阅读障碍人群存在一定心理歧视压力,属于自我认知心理成本损失。调查显示,阅读障碍人群多数因为自身隐性残疾、家庭收入不高、受教育程度较低而缺乏阅读习惯,而对于通过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消费公共信息的阅读障碍人员被动性很强。可见,城市社区图书室针对阅读障碍人群的援助服务内容欠缺,社会人群对于阅读障碍人群的心理歧视,是阅读障碍人群心理成本和生理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二)89.9%的调研对象由于拒绝通过公共图书馆进行公共信息消费导致其知识信息损失变化。调查显示,这一类人群认为由于公共图书馆援助缺位导致信息阅读量相比于正常人群降低30%,知识拓展量降低20%。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共图书馆援助设施和服务内容不能满足阅读障碍人群学习所需,而且公共图书馆援助服务条件愈不完善,阅读障碍人群的知识福利损失愈大。当然,知识的汲取也和阅读障碍人群自身的实际感知有一定关联,他们在与正常健康人员的权衡比较中可以形成自身差异化的阅读和学习知识容量和质量的感知水平。所以,个人自我感知差异化和公共信息援助服务水平不完善是阅读障碍人群汲取知识低效的重要原因。

(三)38.8%的调研对象选择了不通过公共图书馆进行公共信息消费,其中,年龄较大、自由职业、文化程度较低且为女性占比较高。究其原因,调查发现,年龄较大的阅读障碍人群因为公共图书馆距离居住地路途遥远,又无法就近在社区图书室学习,加上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养成习惯,所以多选择居家通过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体进行公共信息消费。此外,更多女性调查对象多为自由职业者或者失业居家照顾家庭,学习意愿不强,关注公共信息意愿弱化,相对于并不完善的公共信息援助服务,这部分人员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强烈动机通过公共图书馆获得公共信息和知识。所以,个人禀赋和动机兴趣是阅读障碍人群公共信息福利损失的原因之一。

三、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和吉林市两地的阅读障碍人群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对阅读障碍人群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失配的特征、匹配性以及福利损失及其原因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调研和分析。通过研究,建议采取以下举措改善这种阅读障碍——公共信息援助服务失配:一是在公共图书馆公共信息援助服务供给方面,注重阅读障碍人群援助服务管理,加强阅读障碍人群援助服务的基础资源建设;二是在阅读障碍人群自身方面,建议通过社区活动针对阅读障碍人群进行专门公共信息消费援助专业培训;三是形成针对阅读障碍人群公共信息援助服务的社会合作机制和公共信息消费需求披露机制,使得阅读障碍人群能够通过有效渠道反馈其公共信息消费需求,并且能够与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图书室形成供需对接,实现实质性供需匹配。

[责任编辑:盛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