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欢彦
最近,北京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占据了热门微博的头条,引发了社会普遍关注。大致事件经过为一女士入住北京某知名酒店时,在房间门口遭遇陌生男子袭击,险些被劫持。在男子对他进行掐脖、拖拽的5、6分钟过程中,其一直向酒店工作人员及路过的其他房客求助,却没人果断地上前伸出援手。这一事件再次将社会的冷漠性推到了风头浪尖。
有人说,这起事件,打了社会的脸。网络上各种女士自救的帖子开始不断涌现。自我救护固然重要,但如果在公共场所的安全感都需要我们时刻提防小心,练好防身术,带好防狼器才能获得,那么这个我们生活的城市,真的要变成冰冷的混泥土围城了。成堆的帖子开始教导大家遇事时使用“破坏自救法”,即摔坏路人的手机或其他值钱物品、砸坏酒店的物品等方式引发关注,从而获得救助——因为只有当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人们才会关注并参与到事件中。但如果这种用挑起愤怒的方式来抵抗冷漠,又怎一个“打脸”了得?
那么,这些弥漫在社会上的冷漠感,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哲学”是怎样发酵起来的呢?电影《老炮儿》里六爷撂下的那句话:“现在的人啊,都怕事,你随便喊,看有没有人来管你。”怕事,怕自己的利益受损,于是见到事情恨不得绕开三里远,自己立马变成空气。也许是因为我们在报道中不止一次见过了老人摔倒在地是为了讹钱,陌生人拦车求救是预谋抢劫,假扮港台同胞借钱是行使诈骗……似乎我们身边布满了骗局与陷阱,就等我们一伸手,就被宰个片甲不留。
于是乎我们在扶老人之前,需要认真地构思好各种应对措施,拍照留底,拉路人见证。我们在遇到各种求助时,需要认真思量计算下机会成本,我们自以为自己变得更聪明了,却不知我们失了更宝贵的东西,一种从善的初心。
丧失从善的勇气,一方面是因为在信息全网化的今天,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让公众的风险敏感性大大提高。例如和颐酒店事件,事件发生后各家媒体以及微博、微信平台上开始传播各种“安全帖”以及对背后“黑幕”的各种猜测、挖掘,更有人整理了酒店恐怖事件系列,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这个世界的危险与可怕。于是一时间人人自危,如临大敌。与发生在万里之外的爆炸与战争不同,这些近在咫尺的身边事,让我们更加感到焦虑与恐慌。于是,人们的心里安全防线一次次受到冲击,风险敏感度逐渐提升。
冷漠出现的另一方面,与社会保障正义的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也有着一定联系。如果见义勇为的成本逐渐变高,没有大环境的庇护和托举,人们行善的动力就会被消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猜疑和犹豫。
如何防止冷漠的蔓延,法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法制作为维护正义、惩治犯罪的利剑,只有它足够坚固,才能筑牢为善的城墙,打击恶的侵犯。同时,道德感作为引导人们行为的旗帜,也是促使社会良性运转必不可少的润滑剂。社会媒体需要把握导向,构建主流价值观,向社会土壤中注入更多“文明、友爱、互助”的营养。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讽刺了麻木的国人,曾经刺激了一代为新生活奋斗拼搏的大众。脱离了侵略、压迫、贫穷的苦难之后,国人难道仍旧选择做漠然的看客?!社会需要更多托举向上的正能量。你一定希望,如果有一天某个陌生人要强拉你进一辆面包车的时候,会有人上前拉住你的手,会有人帮你挡住那扇车门,会有人拿出电话帮你拨打110,会有一群人帮助你,使你免于一场无法估量的灾难,使坏人受到惩罚。只要每个人都跨出一小步,正义的力量就会拧结成绳,让邪恶无处可逃。
切·格瓦拉曾说过:“我们怎么能在人们的苦难面前,背过身去。”如果你看见了需要帮助的情形,请站出来。众善奉行时,诸恶总会退缩。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