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在硬件设备逐步完善的同时,内容和应用的缺乏仍是制约当前虚拟现实行业普及的一大瓶颈,“概念炒热、消费遇冷”的尴尬明显,弥补生态短板、打造产业链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
2016年成为虚拟现实(VR)元年毋庸置疑,VR成为下一个改变人类的计算革命平台成为产学两界共识。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VR产业市场规模有望在3至5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硬件设备、娱乐内容、跨界服务三大投资机会将不断显现,它将深刻影响游戏、影视、购物、医疗、房地产、教育等行业。
然而,在虚拟现实硬件设备逐步完善的同时,内容和应用的缺乏仍是制约行业普及的一大瓶颈,“概念炒热、消费遇冷”的尴尬明显,弥补生态短板、打造产业链成为当前虚拟现实行业发展的关键。
虚拟现实走进生活
2016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5月14日在民族文化宫开幕,以往通过模型、游戏等科普形式展示的许多科技成果都采用了最时髦的VR展示方式,令人眼前一亮。
本刊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航天员出舱VR体验现场排着最长的队伍,参与者坐进体验椅、戴上VR设备,从他们时而恐惧、时而惊讶、时而喜悦的丰富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完全“沉浸”在外太空的虚拟现实之中了。据了解,这一项目可以体验到完整而真实的神舟系列飞船的航天任务过程。模拟手控交汇对接控制器通过让参与者操控手柄,扮演神舟十号的航天员,模拟体验如何在太空驾驶飞船并成功完成对接。完成对接任务后,参与者通过虚拟现实头盔和特制座椅以主观视角,全面模拟展示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的出舱活动。一位航空爱好者在体验之后告诉记者:“除了失重之外,其他感受都超乎想象,妙极了。”
在近期举行的各种科技活动中,VR几乎都是最火热的部分。在各路资本的推动下,VR行业已呈现井喷态势,大批企业和资金争相涌入。目前工信部初步梳理了100多家VR相关企业,包括提供芯片、解决方案、硬件、内容等国内企业,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目前,工信部的目标是尽快打造VR产业生态,包括平台建设、标准创制、产业联盟的组织等。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目前已与新华网共同推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国家及行业标准征集平台”,并向业界发出征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正式倡议。
本刊记者了解到,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行业的应用方兴未艾:新华社曾在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推出国内首个360度全景视频报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华网开设“VR视角”栏目,进一步拓展了虚拟现实的媒体应用……从中央到地方,许多有实力的媒体集团都开始了虚拟现实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三星、华为等大厂商的进入,今年大部分科技巨头都将加入VR硬件的争夺中,VR硬件领域竞争将达白热化。除设备厂商外,以优酷、爱奇艺等为首的视频网站也争相进军虚拟现实市场,推出各自的虚拟现实生态战略。另外,VR也正在广泛用于景区旅游、汽车展示体验、家居装饰等。HTC已经与宜家合作,让消费者利用VR去设计自己的家居,国内的美房云客公司已经为上千个房地产项目提供了VR定制服务,制作VR+房地产场景面积超过一亿平方米,VR样板房超过100万平方米。
“虚拟现实的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智能性让我们可以输入现实世界和想象中的世界,然后输出一个虚拟世界,来满足我们的任何需求。”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周明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虚拟现实的应用将是VR+级别的革命,就像现在的互联网+,可以改变世界的方方面面,可以虚拟的地方就有虚拟现实技术。”
已经率先在虚拟现实领域进行多项风险投资的经纬中国创始合伙人万浩基被称为科技风投行业的“预言帝”,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VR以及AR(增强现实)产业未来在硬件、内容、服务供应商、平台等所有细分领域都将有所作为,但会先从娱乐行业开始;VR+AR在垂直且专业的领域,如零售、教育、医疗、工程辅助、军事方面都会有深远的影响,“新一代颠覆微信或Facebook的产品也许会在这个领域出现。”优酷土豆高级副总裁李捷则认为,VR直播将很快成为现实,VR影院也不远了,“今明两年的VR内容将主要是游戏、现场综艺直播、15分钟以内的全景短片;而之后将兴起VR纪录片、全景长篇微电影;未来五年内,将出现完整意义上的长篇VR影视。”
形成完整生态任重道远
在一片红红火火的背后,VR走向完整生态(VR内容商向VR平台提供内容,内容平台通过设备提供给用户,用户通过支付渠道付费,内容平台与内容商进行收入分成……)的路依然漫长。
周明全指出,国内的VR产业目前还面临着诸多痛点:其一就是缺乏核心技术,目前大多数VR产品宣传趋于概念炒作,而技术方面瓶颈明显,国内虚拟现实产品在视频分辨率、刷新率以及听觉定位等诸方面的短板制约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移动端的实现,技术亟待革新;其二产业生态紊乱,由于过多“业余选手”蜂拥而至,VR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山寨、盗版、虚标参数乃至技术造假更是层出不穷;其三是仍缺乏统一标准,由于VR硬件和软件的团队分离,要达成性能和效果之间的平衡很难。
万浩基从内容创业角度分析说,VR内容领域给初创公司留下了很多机会,未来会有“独角兽公司”脱颖而出,但是目前VR内容创业的疯狂程度类似于当年的团购,“未来两三年,大多数公司都会死掉,市场通过洗牌之后,生存下来的企业必须有极强的核心竞争力。”
李捷则从技术角度切入,他认为,目前VR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拍摄设备和技术不完善,好的VR拍摄设备很昂贵,使用技术要求很高,掌握VR拍摄、后期制作成本和缝合特效的专业人才非常稀有。其次,由于VR对叙事模式提出挑战以及只能一镜到底的拍摄方法,即使是好莱坞的顶级导演,也不懂如何拍摄。他认为,“在VR产业,要出现像苹果或者安卓这样完善的生态系统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