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新平台

2016-05-14 18:37石建勋
中国报道 2016年6期
关键词:行将亚投行投行

石建勋

在亚投行首批项目中,还将有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联合融资项目,其中最有可能的是一条环绕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环路项目。

5月2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年会期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行长金立群与亚行行长中尾武彦共同签署了一项旨在增强两家机构合作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其中涉及一系列合作融资项目,位于巴基斯坦境内、连接旁遮普省的绍尔果德与哈内瓦尔的64公里长的高速公路项目则是亚投行正式宣布的其首个联合融资项目。

2016年放贷15亿至20亿美元

自1月中旬开业至今,亚投行扎实推进,赢得了“开门红”。在接下来的亚投行首批项目中,预计还将有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世行)的联合融资项目,其中最有可能参与到世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联合融资的是一条环绕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环路项目。

亚投行今年计划放贷15亿至20亿美元,预计此后5至6年每年放贷额可达100亿至150亿美元,初期投资重点领域包括能源与电力、交通和电信、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供水与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以及物流等。对于本地区来说,这些贷款支持的项目可加快互联互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不仅将夯实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提高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全球总需求,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互补而非零和竞争关系

有人担心亚投行将成为世界银行“强有力的对手”,实际上,世界之大,太平洋之宽,容得下亚投行和其他世界多边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由于定位和业务重点不同,亚投行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是互补而非零和竞争关系,新老机构互补空间巨大。

较长时期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抱怨原有多边金融组织审批项目的效率不高、限制和门槛过高、干预借贷国主权、能发放的贷款金额不够等。亚投行将弥补现有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弥补现有多边机构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的缺口。

目前,世行、亚行等多边开发机构主要致力于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减贫工作,投向亚洲区域内基础设施的资金非常有限,远不能满足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开发的需求。

未来,亚投行将奉行开放的区域主义,同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相互补充,以其优势和特色给现有多边体系增添新活力,促进多边机构共同发展,努力成为一个互利共赢和专业高效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在提高地区基础设施融资水平、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有人担心中国主导下的亚投行难以实现高水平的治理和高标准、高质量的运行,这种担心也完全没必要。不可否认,亚投行是中国积极倡议和推动的,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带有强烈的中国色彩,这也是少数人的担心主因。根据以GDP为基本依据的股权分配模式,中国是亚投行最大股东,但在未来亚投行的具体决策、管理运营阶段,中国将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而绝非“一家独大”。亚投行将始终作为所有成员共同拥有的多边发展银行,按照现有的、大家达成一致意见的公司治理框架,在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运作。

中国作为亚投行倡议方,在银行成立后,将坚定不移地支持其运营和发展,除按期缴纳股本金之外,还将向银行即将设立的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出资5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欠发达成员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准备。全力支持、先人后己、不谋求主导权和控制权,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实实在在的做法,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无私贡献。

合作共赢造福亚洲和世界人民

亚投行与亚行的合作释放了“合作共赢”的信号,这验证了一种观点:亚投行是对现有经济秩序的有益补充而非替代。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亚投行开业仪式上的致辞所言:“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的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未来,亚投行要继续坚持“开放、透明”的原则,积极吸纳新成员,努力实现合作共赢;要加强同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的合作,为投资项目提供联合融资;要在认真吸收现有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好的经验、正视其问题与教训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创新性地设计治理结构和运营管理决策机制,按国际通行规则实施有效治理和运营,同时要避免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存在的弊端,确保专业运营、高效运作和透明廉洁,努力将亚投行建成为一个精干、廉洁、绿色、可持续和具有21世纪先进治理理念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最终实现多赢共赢,造福亚洲和世界人民。

猜你喜欢
行将亚投行投行
第十九届新财富最佳投行评选结果
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展望2022:e起向未来
更 正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路虽远,行将必志
图解“亚投行”
多赢共赢的好事情——“亚投行”探析
关于亚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