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
背景资料:在北宋如云的战将中,曹彬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他不仅文武全才,功勋卓著,且宅心仁厚,善行天下。《宋史》评价他:“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
《宋史》记载,公元964年冬,曹彬受命讨蜀,为防士兵奸淫掳掠,他下令每攻下一城,便将四散奔逃的妇女儿童聚于一所,然后明令部下这些都是进贡给皇上的,不容有半点闪失,违令者军法从事。等战事结束,他便派手下亲兵访察他们的亲属,然后将其安全送回。如果实在找不到,或确定其家人亲戚已经不在人世,则为其准备一份嫁妆让她开始新的生活。
但有个别将领如王全斌依恃资格老,功劳大,偏偏不听他的,不只自己日夜享乐,还听任甚至放纵部下抢掠,蜀人一片怨声,刚刚平静的蜀地又激起一场大乱,乱军迅速达到十万人,朝野闻之震动。曹彬于是率领部下又开始平乱。
居功不骄
平乱后王全斌等人被宋太祖治罪,曹彬升至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他马上入宫朝见皇上,谢绝升官,说:“征西将士不少人都被治罪,唯独我受到赏赐,这怎么能让人心服呢?靠我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凯旋班师的,请皇上您收回成命吧!”太祖则这样说:“你对国家立有大功,又无半点居功之色,非常难能可贵,我赏善罚恶,劝勉大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不必辞让。”又再询问于他,所经之地,官吏们的善恶表现如何,这时的他真正称得上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只要轻轻一句话,就能决定任何一个人的命运,可是他却这样做了回答:“我光关注行军打仗的事情了,其余的我没有听到什么。”皇上知道他从来不言人过,遂再三问他,他最后只是推荐了一个叫沈伦的随军转运使,说他廉洁谨慎,行为端方,可以为国家做更大一点的事情。
攻城护民
公元974年,曹彬再次受命统兵讨伐南唐。皇帝一再催促,他只是围而不打,有时进攻一下,也是很快退回,然后,就是用弓箭将敦促李煜投降的书信射进城中,再后就是留给李煜考虑的时间。十一月,曹彬又派人告诉他说:“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你的南唐政权绝无侥幸取胜的可能,城破之日,必生灵涂炭,可怜的是全城百姓,将会遭受无妄之灾,如果能放下武器,和平归降,我方将保证城池的完璧,这才是上策啊。”城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管事,诸将领都来探视病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众将领应承,一起焚香发誓。第二日,病情果然逐渐好转。城破之日,李煜出降,城内百姓感恩曹彬,纷纷赞其仁德。宋军攻城后,受到城内老百姓的欢迎。曹彬对请降的李后主和大臣们好言安慰,待之以宾礼。
司马光在《记闻六则》也以点睛之笔记载了曹彬的仁义,侍中曹彬对人仁爱而多宽恕,平定过多个敌国,但从未乱杀无辜之人。他在任徐州知府的时候,有个官吏犯了罪,案件已经查实,可曹彬却迟迟没有处理,大家都感到非常不解,因为曹彬一向执法严明,对下属要求更是极严格,这件事上怎么却要和稀泥呢?
一年之后的一天,曹彬忽然下令将那个下属抓了起来,打了他几十大板,说这是对他上年所犯罪行的惩罚。众人更不理解了,问他:“既然此人是一年前犯的罪过,而且当时即已查实,为什么当时不处理,偏要等一年后才处罚呢?”曹彬道:“一年前,此人的罪刚查实的时候,我了解到他才刚刚娶了媳妇,如果那时打他板子,他的父母一定会认为新媳妇克夫,那就会对新媳妇早骂晚打,新媳妇也会觉得自己命不好,无脸见人,发生什么意外之事也说不准。所以,我才故意把这件案子留在一年以后才处罚。但是,时间可以推迟,执法还要不折不扣,‘情与‘法两者都要兼顾!”
肚大容人
一次北征,太宗皇帝亲征,本来曹彬的左路军已经取得了优势,可是后方的皇帝却下令要他们回师。他们以为是皇帝遇到了危险,于是,顾不得扩大战果,迅速后队变前队去救援。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由于右路军出师不利,皇帝担心他们过于冒进会吃亏。等皇帝弄清情况后,又改变了命令,就这样一折腾,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曹彬由胜反败,吃了大亏。回到朝廷后,一个姓赵的言官为给皇帝开脱,就把责任一骨脑地都推到他的身上,说他如何怯敌,当断不断,进退失据,终于丧师失地,使军威、国威大挫,也使圣誉受损,理应斩首云云。糟糕的形势和糟糕的心情,曹彬虽没有掉脑袋,官职却被一撸到底。
不过,太宗皇帝毕竟不是个糊涂人,很快他就冷静下来并廓清事实真相,曹彬官复原职。妄奏的人因他事而被参劾,面临获罪,他想入宫见宋太宗一面,可是却不被允许。这时,宰相曹彬知道情况后,不但没有借机报复,落井下石,反而替他向宋太宗求情,使他得以如愿。
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始终心平气和,无论在哪里,他都能与同僚和下属友好相处,在路上遇到士大夫,一定引车回避,把道路让给对方。对手下官吏从不直呼其名,每次手下官吏谈政事,一定先整冠才接见。从不轻言人过,更不以富贵骄人,且常常雪中送炭助人于危难之中,因而,他的形象和声望在朝野人士中都非常好。
“仁、义、礼、智、信”一直是古人人格追求的最高标准,曹彬有德,有才,有容,有仁,有谋,堪称足以垂范后世的的完美典范和标杆。公元999年,曹彬去世时,真宗皇帝亲临致祭,每当对大臣们说到曹彬时,必定涕泗横流。真宗追赠其为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配享太祖庙庭。曹彬的后世子孙多为将帅良才,被国家倚为干城,其孙女宋仁宗慈圣光献皇后由于温柔娴淑,辅佐和影响仁宗、英宗、神宗前后三朝国政,《宋史》记载她: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