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金融风险新特征及管理对策

2016-05-14 14:38马国琪
智富时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银行

马国琪

【摘 要】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银行业资产和利润也受到极大的影响,银行规模增长速度下降,贷款增速放缓,负债成本有所上升,盈利减少并面临多元持续挑战,金融风险问题日益严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总结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金融风险的新特征,探究适应强化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和“大过渡”时期。当前我国经济在“三期叠加”大背景下,已进入“新常态”时期。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中坚产业和核心力量,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着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各类风险。传统的惯性风险管理,显然已难以应对新常态下金融风险的新特征。新形势下,如何积极主动地应对新常态下的风险挑战,是银行业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金融风险新特征

(一)宏观经济下行探底,信用风险不断暴露

一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高速增长。2015年一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800亿元,至2015年底,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达到1.27万亿元,不良率达1.67%。不良贷款额和不良率升高的局面已持续了整整四年。二是信用风险扩散蔓延有所加快,不良贷款首先集中暴露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山西、内蒙古等地,现已逐步向整个中西部地区蔓延。三是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较为突出。目前,融资平台贷款受到了严厉的管控,但对融资平台,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等机构给出的定义和标准都不一致,各类融资快速增长,其中相当部分的资金来源于银行。四是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上升。房地产正处于去库存阶段,房地产市场已由热转冷,中小房企信贷风险事件频发,有些房地产企业甚至因无法偿还债务而破产。五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可能由银行承担。产业结构调整之下,部分行业将受到限制甚至淘汰,部分贷款将因此而难以及时收回。

(二)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

一是资金供需管理难度增大。虽然银行吸收的储蓄量仍呈增长态势,但是银行吸储明显愈发困难,其他可吸纳资金的市场主体对银行造成严重威胁。而与此同时,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依然旺盛,贷款来源主要是银行,供需管理难度大。二是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随着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结算工具的冲击,银行资金来源变得不稳定,资金循环速度加快,导致银行资金紧张。三是资金错配加剧。资产方资金运用趋于长期化,负债方存款增长持续放缓,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化剧烈,期限错配程度上升,容易出现流动性缺口。四是流动性风险管理方式落后。中小银行由于管理架构缺陷、技术相对落后,对突发事件缺乏科学的应急机制。

(三)粗放式增长带来“后遗症”,操作风险较为多发

受益于银行业股改上市、国家政策支持及外宏观经济金融大环境,我国银行业过去10年经历了井喷式增长。至2015年底,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到191.1万亿元,银行业2015年的利润是2004年的16.7倍。但是,银行业效益的高增长不等于质量的提高,速度与质量存在严重失衡,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在过去10年过分追求市场分额、银行规模而忽视了管理模式的创新、从业队伍的培养和技术的研发,银行自身也存在许多不诚信经营行为,内部管控失范现象这导致因内控执行不力、风险管理不到位带来的操作风险多发。

(四)外部风险传染加剧,声誉风险隐患较多

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井喷发展在冲击银行业的同时,其又与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类金融企业由于起步晚,相对不成熟,更容易出现各种风险,一旦风险出现,常常波及到银行,风险向银行渗透的趋势明显。另一方面,近年来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银行业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和行业示范行为将被迅速传播,影响银行业声誉,加之部分银行对此类事件缺乏相应的应对经验,不及时、不完善的处理的必然对银行声誉造成损害、增加声誉风险。

二、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防范金融风险的管理对策

(一)健全金融法制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下,现代银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规律,针对新规律新特点新形式,相关部门应及时组织加强银行业顶层设计和研究,完善健全《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管法》等相应的系列法律法规体系。例如,可以在适当必要的时机建立推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以保障存款保险制度的稳定推行;可以从资产规模、系统重要性、业务复杂程度、管理能力等方面分类进行银行业务管理,实行有限牌照制度,从而实现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

(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现代银行业应明确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强化“前瞻思维”和“底线思维”,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风险管理上,现代银行业应当以治理公司为关键点,健全完善治理、制衡、激励兼容运行的发展机制,有效激励高级管理层,约束监督内部管理,科学决策、稳定运营,不断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从风险管理制度、方法、工具方面不断改进,从合规机制、合规文化、员工教育管理方面不断加强。

(三)稳定风险管理经济基础

针对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的新特点,银行业需要稳定风险管理基础,以便为经济结构化调整更好地服务。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本质,实体经济的不断进步,有利于银行业的稳定发展,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应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有进有退为”的原则,推进完善差异化信贷,在金融服务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薄弱地区分别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技术升级换代。不断创新拓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设备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研发设计更专业的服务方案,创新推广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原有的单点单线风险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愈来愈呈现出复杂性、交叉性和传染性特征的风险现状,因此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需要持续进行。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完善过程中,银行业要变单点单线为立体综合、协调发展,变被动补救为主动防范,有效规避风险的隐匿、转移、传染和放大。针对不同管理机制,细化改革专营部门制、条线事业部制、分支机构制和子公司制。

(五)加大风险管理监管力度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银行业只有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治理体系,加大风险管理力度,不断提高监管能力,才能有效规避金融风险。一方面银行业应精简政策、下放权力,使监管治理更加透明化,提高公信力;另一方面,银行业应更加深入研究监管规则,将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有机结合,有效协调核心监管部门之间、核心监管部门与地方监管部门之间、地方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提高监管效能。

【参考文献】

[1]田远,刘宁.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108-113.

[2]龚明华.绘就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创新和监管的战略蓝图——专访中国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尚福林[J].中国农村金融,2015,(1):8-13.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银行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存梦银行”破产记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