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玲
摘 要:美学大部分都包含在哲学的范畴内,直到当代随着文学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文学艺术研究的研究不断深入,文艺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研究对象。20世纪以来,强调“感性”的文艺美学是西方美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而西方现代美学与中国美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中国传统美学一直追寻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因此在“感性”的视角之下,中西方文艺美学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关键词:感性;文艺美学;西方;比较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017-01
文艺学美学在很久前一直属于美学的范畴,而专门研究文学艺术的专著也有很多。早在17世纪,法国文论家布西洛就曾发布《论诗艺》,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德国莱辛等人,都在文艺学上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但这大部分只是对文艺学的研究,因此文艺美学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直到当代随着文学艺术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界研究的学者也不断增多,文艺美学也就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学科,但对于文艺美学的研究始终不能脱离美学的视角。从中国美学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否能将美学与感性学联系起来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八十年代后,随着文艺美学的发展,“感性”在美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一直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从整个美学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关于人类心中的“美”的问题,与人类思维的理性与感性密不可分,理性与感性的问题对于美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但究竟是理性重要,还是感性重要,永远都不会有确定的答案。而相对的在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中,“感性”却占据了主导地位。
因此在关于中西方文艺美学对比的研究中,我们就不能单单将文艺美学视作为单一的“文学艺术之美”,而是要从整体的“美学”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
一、感性与美学
感性与美学的联系,从美学这一学科出现伊始就存在了。美学在英文中对应的词汇是“Aesthetics”,而这一单词最初来源于希腊文,在原始希腊文中的含义是“与感官有联系的”。并且最初将美学这一门学科命名为“Aesthetics”的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他的著作中,“Aesthetics”值得就是通过感性来认知的科学,随之开始与“美”联系起来。但实际上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鲍姆加通的著作及相关观点并没有得到重视与研究,并且在著作的英译本出版后,不少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认为他的学说存在问题。因此后人在提到鲍姆加通的时候,往往只认为他的贡献在于给“美学”命名,仅此而已。在鲍姆加通看来,美是感性的内在含义,因此美学就是感性认识的发展与完善。在西方美学史上,涌现了很多著名人物,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康德。康德可以被认为是启蒙美学的开创者,是西方近代美学的奠基人。但值得引人深思的是,康德虽然给予鲍姆加通很高的评价,但康德并没有直接的使用“美学”一词,并且也没有依照鲍姆加通所提出的美学框架,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鲍姆加通的感性就相对的受到了忽视。但无论如何,鲍姆加通关于美学的论述,将感性与美学的艺术联系起来,也为后人对于感性的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的交汇
在西方美学的范围中,感性学是随着近现代哲学的发展而凸显出来的,尤其是在唯理主义和科学主义笼盖的气氛之下。中国与这种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中国并没有产生过类似于这种的思想传统氛围。因此在中国就有这样的明显对比,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几乎没有看到过“感性”这一词汇,但有关于“感性学”的思想却比较发达。我们可以这么说,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发展方向发生的转变,转变的方向就是追寻一种所谓的“意义”,以及一种“无观念”的智慧。然而相对的,在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发展史中,追求那种超然、超越理性的思想境界一直是人们广为追求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很多他思想的论述。在老子看来,世界乃至宇宙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不是人们一般的思想可以探究到的,也不是通过语言可以表达出来的。人们所追求的智慧,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是宇宙本源“道”的多样性。所以老子日出,人需要去除自己的成见与观念想法,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心态,在虚空寂静中探寻到宇宙和世间万物的本源。除老子外,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孔子也曾提出,“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意思就是要求学生在面对问题是,要摒除自己先有的观念,不要在心里直接默默下定义,不能固执己见。在孔子看来,人们“先有的观念”会搅乱对事物的客观认识,从而让人难以做出客观的评价判断。这些中国的思想都与西方相对静态和抽象的形而上学存在很大的差别。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的思想就是“清静无为”,老子不仅仅反对人为的思想观念,同样也反对人为产生的文学和艺术。庄子作为老子的继承者,进一步对老子的思想进行扬弃,提出“坐忘论”的概念。但庄子和老子不同,他并不是完全反对文艺,并且庄子在阐述自己思想观念的时候,采用立象等方法,体现出文学艺术的价值。因此可以这样总结,庄子把文学艺术当做了表达思想、意义的有力工具,上述的观念与西方现代文艺美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中国古人们把文学艺术看作为人在体现感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在谈论到文学艺术问题时,他们往往比较关注与感性的问题。他们并不认为文学艺术作品只是单纯用来追求美的,因此艺术中的极品必然是超然、超理性的。
中国传统的文艺美学注重体验和感性,因此与西方近代所产生的系统性、知识性的美学有一定的区别,但却与西方现代的美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文艺理论从属性上来看介于理性和感性之间,可以视作为一种对价值的追求,因此其在形式上应当是充满自由但又具体,和一般的知识体系不能等同而语。西方美学发展到现代,之所以和中国古代美学的形式相近,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其摆脱了唯理主义的帽子,换上了“感性”的外衣。
中国古代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在“感性”的问题上存在共鸣,因此在最初西学东渐的浪潮开始后,中国不少学者在人文领域表现出对美学的极大兴趣。王国维就是代表人物,他接触到西方的美学后,将美学与中国传统的老庄思想结合起来,又将中国的传统诗词等文艺创作与西方的现代美学结合,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美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传统的诗词中所强调的感性价值元素,实际上就可以归结到文藝美学的思路中去。通过文艺美学的思路,我们又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学创作中的不少亮点。
三、中国当代的“感性学”
鲍姆加通的《美学》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才有了较为完整的中译本,但在中国,很多人提到他只是想到他对“美学”学科命名的贡献,认为他真正对“美学”学科发展的贡献并没有多少。在美学发展的早些年,我们其实很少能看到关于“感性”的论述,更不要提“感性学”了。在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中,“感性”实际上是伴随着“理性”的压抑而出现的,并且随着“理性”压抑程度的加深,二者的矛盾也日益加强。但从上世纪初中国学术界的发展来看,很多学者认为中国面对不是关于“感性”的问题,而是要如何开展“理性”的启蒙,因为在“理性”的发展上,我们已经落后于西方很多。所以那个时代的美学基本上还是理性占据主导地位的。
在中国,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美学大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浮现,与自由主义的概念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美学中,提到感性的问题,不得不说的人物是李泽厚。李泽厚明确的提出了在美学中建立“新感性”,而这种美学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在李泽厚看来,这种“新感性”与人的生理基础密不可分,因而每个人的“感性”都有一定的区别。
实际上,对于文艺美学的研究,首先还是明确关于文艺的概念。文艺是一种有别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文艺的根本特性不是美,而是它所蕴含的感性,因此需要从感性的角度来阐明超越理性的意义所在。无论是强调“美”的古典文艺学还是强调感性的现代文艺美学,他们都有着与自身相关的学科,既有重合的地方,也有一定的界限。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仍在不断发展,理性的启蒙也仍旧在进行,当然感性的解放同样也是重任,如何找到二者的平衡点,也许就是我们最应当关注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陶水平,徐丽鹃.新时期文艺美学学科的崛起与转向[J].山西师大学报,2013(05).
[2]蔡丽娜.中西方艺术思想对设计艺术影响的分析比较[J].中国包装工业,2015(20).
[3]徐新建.文学研究的跨文明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2016(01).
[4]柯姣.浅析中西传统绘画的美学思想差异[J].大众文艺,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