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嘉
摘 要: 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视化输出练习”有助于学生建立高效的思维方式和条理意识。本文试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 可视化输出 阅读教学 运用成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些都说明新课程对于“阅读能力”有更具体、多维向的构建,阅读教学应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认知水平正处于发展状态,加上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在阅读文章时往往会缺少对文本信息的加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这客观上制约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运用“可视化输出”练习作为一种学习的支架,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高效的思维方式和条理意识,并实现语文教学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型。如何合理设计并使用好这种练习,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以下探索。
一、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探索图式练习形式
“可视化输出”练习,是相对于纯文字表达来说的,指的是学生在阅读中,在对文本进行主动意义的建构的基础上,借助线段、箭头、表格、图示等进行文图意义的组合,直观清晰地将“不可视”的阅读思维转化为“可视”的一种学习活动。基于生情,笔者探索出几大类“可视化输出”的基本图示练习形式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受益于这种练习的优点,积累各种图示的制作方法,并学会创作图表。
二、探索文图的内在机理,引导阅读的主动建构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它反映了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形态,也可以说它是一门思维学科。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过程。理解就是思考,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过程,也是思维的全过程。“可视化输出”练习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建构的平台。它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主动、积极的建构,加工、分析和整理信息,探索“文”与“图”的内在机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理清思路,探究内涵,分析人物性格,学习语言表达形式。
1.图解式
图解式适用的文章,写作顺序一般都是顺叙法,内容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如按时间顺序写作的文章,只要将时间分隔界定好,那么文章条理就会清晰,可以衍生出“时间”图解式;以空间的变化为主线的文章,还可以衍生出“空间”图解式。这类文章对于逻辑思维的要求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把握。第二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可以用直观形象的图解引导他们从书中找时间或空间变化的词进行填空,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品出文章的内涵。
如上《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并出示花朵图案,让学生通过初读,在花朵上填写写作顺序。以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的树每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呢?”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描写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并在每片花瓣上填写各个季节的特点。
2.表格式
表格,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工具,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运用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一隐性学习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时,我在班里组织了一次“2015年新型玻璃展销会”的活动,把全班分成5个小组作为各个参展单位,展销的产品就是文中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要求参展方派代表介绍自己工厂的一种产品,重点讲明其特点和作用。学生通过分组阅读,自主合作学习,完成《参展产品介绍》的表格,并在课堂上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这样,学生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当堂展示成为解决学习内驱动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除了课文介绍的几种玻璃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后我布置了“我是小发明家”的作业:要求每位学生根据生活的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产品,完成这张21世纪新产品设计方案。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新产品,利用表格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让设计新理念转化成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表格式图示”小练笔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解释等综合能力,顺应了图文结合的时代发展趋势。
3.提纲式
林崇德在《教育的智慧》中指出“思维乃至智力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性”。通过概括文意列提纲,带着问题作图示的方法,能将文章由繁复变精炼,使学生对文本脉络与精髓有更好的掌握。
在讲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一课时,在前置性学习的指导中,我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绘制图表。(1)“将”与“相”之间为什么和好?他们之间为什么曾经不和?(2)围绕廉颇和蔺相如之间发生的故事,给每个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如上图所示,学生给每个故事拟好了小标题,用箭头与线条将两人关系和故事梗概用图示描述出来,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在课前导学提出的问题。
4.线索式
为了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导”与“学”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以学定教”。但我们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应讲求实效,故还要结合“以教导学”,在淤塞之处疏通,在梗塞之处点拨,在分叉之处引导,善于相机点拨,善于启发诱导。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用简笔画画出狼牙山,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归纳出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线索在图示中一目了然。我以问题“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令你感动?”引导学生边看自制的线索式思维导图,边反复品读,找出打动人心的语句,更直观地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不惜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身的精神。
三、“可视化输出”练习在阅读教学中的成效
当前,教学的核心任务越来越趋向一个关键词——思维(mind),没有思维含量的课是低效的,因为它使学生养成了“浅思考”、“不思考”的坏习惯。运用“可视化输出”练习,变“知识灌输型”教学为“思维发展型”教学,这是当前最有效、最具实操性的教学创新途径。它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思维可视化输出练习可以把学生不可见的思维转化为可见。构图的过程大脑是活跃的,要求学生联系前后的内容,充分调动左右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地思维敏捷度,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与主体潜能。
2.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把“可视化输出练习”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了“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当教师在课堂中展示分享学生所绘制的各种图示,学生不再是被动地设法记,而是主动的思考与探索;当学生掌握以上一些绘图方式,当拿到新文章时,他们在脑中自觉地架构出合适的图示,还可以用笔头绘制出图示来,提高了阅读自学能力。
3.有利于阅读教学实效的提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可视化输出”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从而清晰地把握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结构。学生也能通过图示了解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而理解教师的教学路线,轻松地掌握文章的思路及理解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可视化输出”练习除了具有辅助阅读教学的功能,还将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样成为学生学习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它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效地强化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这一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2]沈大安.计算机给语文教学插上翅膀——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五)[J].小学语文教学,2000(06).
[3]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0(3).
[4]刘红岩.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5]吴菁.浅谈概念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6]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