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概念确立与发展探究

2016-05-14 18:05赵丽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山水画题材画作

赵丽娜

摘 要:随着时代洪流的大力推进,美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美术教育更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城市山水题材的历史发展情况出发,阐述当代城市山水题材概念的确立与发展,最后分析城市山水题材的兴起的意义。

关键字:中国画;山水题材;发展情况;代表画家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中国现代装饰艺术的美学研究》,立项编号:2013C056]

一、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城市题材山水画作为一个全新的话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这期间涌现了大量优秀画作,它们从各个角度真实地再现和反映了当下的都市生活景观和人性化的生活场景。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作为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在美术教育和发展史上占据关键地位,它独具的贴近生活的特征更是广受大众喜爱。与城市题材山水画受到的广泛关注不同,人们对于山水画的研究却显得乏善可陈。本文仅以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概念的确立与发展为出发点,分析城市题材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及内在特征,文中列举不同时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作以及风格特点作为支撑,从唐宋时期的传统城市山水画作,到新时代的城市山水画百花齐放的态势一一展示,力求大众对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有个更直观的了解。

二、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历史发展情况

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并不是当代中国才兴起的绘画题材,而是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所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自古就有表现城市建筑和城市生活的作品,并且佳作层出不穷。以宋朝为例,当时出现了“宫室画”。所谓“宫室画”就是专门描绘帝王宫殿、大官府邸、园林楼阁等特定内容的画作,这可看做是中国最早城市画山水题材的前身之一了。如果说“宫室画”局限于皇宫重地,与城市山水题材不尽吻合,那么专门表现城市生活和城市景观的“风俗画”可谓是城市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了,无论是郭忠恕的《明皇避暑图》还是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都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纵观众多画作,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城市的繁荣发展所带来的改变,为当时城市山水题材画作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而在层出不穷的城市山水佳作当中,《清明上河图》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唐末宋初时期涌现了大批佳作,可谓是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最早萌芽。而城市山水画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则发展在20世纪初。由于当时中国的大门被迫向西方世界打开,各种工业城市景观在广州、香港等沿海城市突现,城市的巨大变革对生活在这些城市当中的山水画家影响极大,当时的山水画家开始创造性地注重城市风景的写生和现实题材的创作,他们的绘画理念与唐宋期间的画家相比有所发展,并不是单纯地重现当时的城市风貌,而是选择性地加入了创造性元素,并且加入了西方绘画的写生观念,可谓是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一次重大突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城市题材山水画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的山水画家们受新中国农业建设所影响,积极投入到各种新题材的火热创作中。与20世纪初注重城市写生的山水画家们有所不同,这个阶段的画家写生是深入生活的手段,在画法上强调写实性,在趣味性上强调通俗好看,而在表现形式上则注重正面歌颂。这一时期的画作与政治和国家政策紧密相连,其中不少画作都能看出围绕着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题材内容虽然与之前的作品相比有所突破,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但是从另一角度上来说却削弱了山水画传统。

三、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概念确立与发展

城市山水概念的确立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又纠结的过程,其中钱学森先生在给当时担任《美术》杂志编辑王仲先生的来信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艺术家应以城市山水作为新的题材探索关系,并且以此来促进“山水城市”的建设,由此“城市山水”这一概念才最终被确立下来。除了钱学森先生这个关键存在以外,深圳画院在当中同样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上世纪90年代开始,深圳画院率先提出了“城市山水画”这一全新课题,并在1991年再次提出了“深圳画家画深圳”的想法,以深圳为表现对象,通过画作向人们展示了深圳的立体形象,并且将城市山水画的艺术概念再一次推到人们视线当中;第二,1993年,深圳学院展开“城市山水画”的艺术活动,得到了国内外众多画家的热烈响应;第三,1995年5月,深圳画院从全国各处邀请了20多位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美术理论学家以“城市山水画创作”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以此为契机,城市山水画渐渐打响名号,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悉和接受。

经过以深圳画院为主导的人们的一系列努力,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概念不仅正式确定起来,并且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个时期笔者将其统称为城市山水画的初步发展时期。初步发展时期的城市山水画佳作层出不穷且形式各异,根据它们内在的特征,笔者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水墨风格的城市山水画,此类作品的代表画家和作品有祝林恩的《太阳岛初夏》、宋玉明的《雨中深南大道》等。这类作品重点是追求水墨语言的现代感,都市里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人群、灯火辉煌的夜景等是主要的内容元素,对灯光、色彩的严苛要求是这类作品的关键特征。第二类作品可谓是第一类作品的升级版本,同样水墨元素占据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更加注重写意语言的灵活运用。代表作家和画作有赵卫的《南国街市》、卓鹤君的《都市交响曲》等。此类画家大都是学院派出身,有良好的传统水墨造诣,并且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将西方流行的现代主义融汇于画作当中,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天马行空的创意。第三类是创造性的城市山水画。它与前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于传统笔墨线条的运用,画作中除了真实反映城市风貌,更加注重对画作中对象造型感的描绘和刻画。

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初步发展,对城市山水画的各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它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结束城市山水画的初步发展之后,很快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一方面人们有了更夯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对于美术等艺术有了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联系的加强,东西方思想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人们的文化艺术观念也发生着变化,不仅人们对于艺术的接受程度直线提升,艺术家们对于作品的要求和审美更是上升到了一个高度。这在城市山水画上的直观体现就是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势态,城市山水画从学术性到系统性,甚至到画作风格都有了很大提升。这个时期的一大特点就是涌现了一大批女性画家,她们用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生活,出自她们之手的城市山水画别具温情和感性。除了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画家这个特点之外,这一时期的作品,不是单纯地停留在对城市风貌的描绘和提取,而是更多地展现作为城市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四、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兴起的意义

正如前文所说,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并不是当代的产物,早在唐宋年间就出现了一大批城市山水画的优秀作品,它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说传统的城市山水画作更多地停留在对传统山水画美学情境的眷恋之中,那么当代城市山水画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观和人生观的抒发。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大开,国际上各种新奇和不同的思想观念进入中国,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一场文化思想的革新。而随着中国的迅猛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全面进入城市化进程,时代变迁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原动力,为将来能涌现更多的佳作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宽了美术艺术的发展,同时城市山水画中蕴含了画家对城市文明和城市发展的殷切关注,它不是简单的一幅画作,而是对历史积淀而成的当代城市文明的审美再创造。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对艺术文化的要求和审美也水涨船高。尤其现在是全面进入城市化的中国,大众对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画家对城市风貌的再现和直观反映,而是期待能从中看到具有人性化和亲和力的生活场景,以及画家所蕴含在其中的思考和情绪表现。因此,当代的中国城市山水画,由被动化为主动,实现了作品内容由单一的为城市风貌造像到向个人生活场景叙述的突变。作品饱含画家的思想理念,除了展示城市山水的美观之外,更有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赞叹与批判,还有着对当下人们生活的城市环境的积极思考,就连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也涵盖其中。本文以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概念的确立与发展为落脚点,分析和总结了城市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大众对城市山水题材的喜爱和接受程度。

参考文献:

[1]李百鸣.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前身发展特征[J].黑龙江省艺术科学学报,2015.

[2]洪再新,赵沨.中国美术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林登雄.“城市山水画”的发展问题[J].福建艺术,1994,(01).

[5]李百鸣,姚瑞江,王龙.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前身与萌芽[J].艺术研究,2014,(01).

[6]羊草.论中国山水画的“虚静”说——道家“虚静”理论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渗透[J].书画世界,2009,(05).

作者单位:

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山水画题材画作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