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重要论述对做好新时期基层人民银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首先是一种工作理念的创新,然后才是工作方法的创新。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要求落到实处,就要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与在借鉴中发展相结合,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体系。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突出自主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与时代精神相合拍的精神品质的培养,使人在对理想的追求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存在价值和生活目的,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二是以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为基石,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相互之间的理解,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压力,正确处理问题和适应生活,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突出思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发挥员工的主导作用。要尊重员工人格,端正对员工的根本态度,正视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积极向上、崇尚真理、追求进步的思想主流,相信员工的基本觉悟,肯定员工的自主精神,耐心听取并诚恳接受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有些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是强加的,而是选择的,要通过创造民主教育氛围,调动员工参与教育的主动性。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育过程,保证员工自主、自愿、自觉接受教育,在心情舒畅、心悦诚服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贴近员工实际。当前,约定俗成的观念制约着基层央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以往那种教育时间多比少好,教育内容越先进越好,教育形式规定动作多多益善的传统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而应本着“宏观管住,微观放活”的原则,尊重首创,鼓励开展“自选动作”,确立贴近员工实际、符合基层央行实际、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观念。在诸多新的问题和困惑面前,要把真情融入思想工作,实现契入点的转换、工作重心的转换、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转换以及方法手段的转换。这样,语言上就有“人的温度”,说教上就能尊重主体,人文关怀的气氛就会慢慢酿造出来。
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人文关怀人为先。实施教育时,不但要引导员工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和社会需要,而且要尽可能支持员工实现那些符合基本法规、社会道德规范和人民银行制度规定的自然需要。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从细微处体现人文关怀。如:给员工发放生日贺卡和蛋糕、发祝福短信等;在五一等节日开展庆祝活动,实行“健康提示”:为员工进行体检、提供戒烟限酒等科学养生知识、请专家讲解预防疾病常识等等,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实行“廉洁勤政提示”:签订廉政责任状和保证书,通过送发《致全体行员及家属的一封公开信》的方式,向员工提出以行为家,珍惜荣誉,珍惜前程,珍惜家庭,忘我工作的号召。
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强化主体意识,帮助员工减轻心理压力。近年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部分员工心不在焉,行为偏执,工作创造性与主动性缺失,看什么都不顺眼,对所得不满,对规定反感,心理过敏。对此,应积极主动帮助宣泄减压,使员工少些“弊导思维”,多一些“利导思维”,凡是多向光明的方面、正确的方向、利好的方面去想、去转化;让员工写句“牢骚话”,把对组织、党员干部的意见无记名地写出来,投到“意见箱”里;要引导党员和党员、干部和干部、党员和群众结对子,互相帮助,坦诚相处,减少错误认知,营造相互之间的“生态环境”。
保持良性沟通,帮助员工树立信心和勇气。对于因家庭贫困、工作生活受挫,且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产生心理问题的员工,应注重把心理学等知识和谈心交流融会贯通起来进行疏导。要采取个别谈心与集体谈心、员工相互谈等形式,使他们正视自身家庭、挫折等方面的问题,不妄自菲薄,不悲观失望。要讲究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艺术。要发现和挖掘员工的长处和闪光点,引导他们积极表现自己,逐步走出自卑失衡的阴影。
实施典型带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以先进英模的感人事迹激励感召员工,让他们认识到人生奋斗目标不是到了终点,而是新起点的开始;扎实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广大员工进一步端正履职态度,懂得为谁履职、为谁尽责、为谁作为、为谁奋斗的基本道理;适时开展央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广大员工懂得在履行新职能过程中“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增强履职尽责和履职有为的光荣责任感,使员工实现由“厌业”到“乐业”的转变。
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员工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思想教育中坚持正面引导,大道理要讲正,小道理不能讲歪,既不一味迁就姑息,又要讲究批评艺术,防止引起心理隔阂,消除反感情绪,让员工主动参与到基层行管理教育中,使他们既是被管理者、被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教育者,减少抵触情绪。
提高思政工作科学化水平
关注人们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供社会环境支持。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主要是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起步。心理和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力量,是人生的一个课题和使命。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必须要关注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感受。就人民银行来说,应积极调适广大干部员工的和谐心理,自觉地在教育、心理辅导以及各级行上下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干部员工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为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培育人的心理和谐提供生命“生态环境”支持。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供基本素质保证。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是在人们一定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基础上发挥作用的。要使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交互作用,必须首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文教育,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教育同步进行。教育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在人与人关系上,引导员工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平和和协作精神,培育人文素质,形成人民银行良性心理环境、人文环境和良好生命“生态环境”。
建立心理危机和思想危机干预、预警机制。理论和实践表明,尽管危机本身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但早发现、早干预是危机干预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建立健全人民银行上、下级行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探索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测评、预警、调适和缓释机制。同时,还要制定央行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辅导)制度。加强员工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员工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员工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员工心态良性变化,帮助广大员工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