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命短暂且宝贵,生命渺小且伟大崇高。当生的痛苦与死的爽快和尊严道德相遇,我们该如何抉择。毕淑敏以文学探讨生命和死亡,追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毕淑敏 小说 生命意识
关于生死的认知,孔子曾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在生死之间,强调生的重要。当代作家毕淑敏以自身经历和文学作品,阐释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认识,追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毕淑敏16岁入伍,成为西藏阿里高原部队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女兵。阿里环境异常恶劣,生活非常艰苦,死亡近在咫尺。加上不愿忍受部队的非人苦难,年少的毕淑敏曾那么热切地渴望死亡。想在行军中攀越壁立的冰坂时,假装失足滑向无底深渊。可就在天衣无缝的死亡策划中,生命本能地阻止她走向死亡。军旅生涯高原物质极度匮乏,精神空白迷茫,面对狂暴的风雪和万古不化的寒冰,面对渺无人迹的亘古荒原,面对近在咫尺年轻生命的鲜血与死亡的震撼,毕淑敏开始郑重深刻地思索生命与死亡。
也许是青年时代给毕淑敏的感受太深,也许是她血管里始终涌动着军人血液,也许是对于伟大和威严的事物有着特殊的热爱,毕淑敏一直在寻找和捕捉蕴含时代与生命本质的东西。处女作《昆仑殇》是其对生命和死亡的首次阐释。在“文革”特殊时期,昆仑防区最高军事指挥官“一号”因不堪忍受被忽略的苦涩,为追求荣誉和光辉业绩,个人主观决断将部队在摄氏零下四十度严寒下,在海拔五千公尺高原永冻地带无人区,进行严格残酷的冬季长途野营军事拉练。行军中,“一号”不顾一系列伤亡数字,漠视军人生命,破釜沉舟孤注一掷,致使很多战士牺牲在昆仑山脚下。在恶劣的自然威慑之下,生命显得如此渺小,而人的能动又使战士们的生命彰显出伟大与崇高。海拔五千米的军旅生涯,使毕淑敏痛感生命的短暂与宝贵,发誓永远珍爱保卫这单向航程。《最后一支西地兰》里,焦如海将整个生命同医学事业铸在一起,用自己最后一支救命药西地兰,挽救了医学手术实验狗阿随的生命,自己却因心脏病突发无药急救而猝死。临死前焦如海喊出:阿随是一条生命,而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医生的职责就是修补生命,延续生命。生命是平等的,神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都是大自然的恩赐。[1]焦如海视生命如珍宝,用崇高的职业情怀诠释了生命的伟大神圣和对生命的敬畏。青年时代的艰苦磨练是昆仑山馈赠给毕淑敏一生用之不尽的珍宝,是其创作来源。“昆仑系列”作品表现出毕淑敏对生命的崇敬,足以震撼每一位读者的灵魂深处。
如果说阿里从军初期,毕淑敏对生命还是模模糊糊的敬畏。通过三年医学学习,做过多年医生,有着同病人携手与死亡斗争的经历,毕淑敏确立了“一生珍爱自身,并把他人的生命看得如珠似宝,全力保卫这宝贵而脆弱的珍品”的信念。[2]无法容忍任何一丝对生命的漠视与欺骗。
1997年,毕淑敏在深入戒毒医院身感神受的基础上,推出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处方》。该作阐述了有关生命的哲学思考和对毒品的痛恨与正确认识,传递了作者对生命的悲悯与救赎之情。文中吸毒者对生命的漠视与简方宁对生命的敬畏形成鲜明对比。庄羽等为了体验短暂的“飘飘欲仙”的感觉,不惜损害生命机能,残害生命,漠视生命的存在与意义。戒毒医院年轻貌美才华横溢的院长简方宁,因病人庄羽的报复误吸剧毒“七”。根治办法是切断大脑内痛觉与快乐感觉的中枢蓝斑。那样病人将永远丧失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力,失去对生命庄严的敬慕和永恒的感激。在某种意义上,这对简方宁来说,生比死更难。死,只需一时勇气;而生,却要一世信心。简方宁认为生命不在于它活得是否长久,而在于活得是否真实有意义。失去尊严的生命是苟活的,让人鄙视的,生命需要有意义,需要尊严的支撑。因为尊严,因为对生命的热爱,因为追求生命的质量、完整和美丽,简方宁最终毅然选择有尊严地以放弃生命为代价战胜荼毒生灵的毒品,精卫填海式以死殉职,嘱托世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行医经历使毕淑敏目睹了太多患者在病痛折磨下痛哭涕泪,让人撕心裂肺的场景。当死亡即将来临,个体生命是选择依靠药物维持毫无知觉的生命,还是选择以安乐死的方式体面的有尊严的地选择死亡。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引人深思。《预约死亡》里,以齐大夫之口发出感慨:中国现在的死亡者缺乏科学死亡的教养。借洋博士之口嘲讽中国人太看重生命的数量,忽视生命的质量。当死亡一定要降临的时候,就象一个婴儿的诞生,我们要做的是让它到来得更为舒适和顺利。生命末期,病人痛苦挣扎延长生命长度已显得毫无意义,关键是生存品位。[3]文中讲述了一个外国安乐死的故事,生命个体在无法继续忍受病痛煎熬时,借助现代医学手段,平静安宁有尊严地结束了美丽的生命。在西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命个体更注重生的品质。在中国,21床病人含辛茹苦将儿子拉扯大,培养成博士。在母亲生命垂危时,儿子既不想放弃出国定居的机会,又想陪母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假如不能亲自给老人家送终,他的心灵将背负沉重的十字架,悔恨无穷。可是因为母亲,又迟迟不能动身。他认为我们的道德总是太注意结局而忽视过程,为了既不耽误自己出国的远大前程,也不愿背负为人子道德谴责的良心债,寄希望于临终关怀院对其母亲实施安乐死。而临终关怀院院长因发现死亡的不平等,认为生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拒绝人为地缩短病人的生命长度。89岁患双下肢动脉闭锁合并感染的老人,因忍受不了病症的痛苦而多次寻死;依靠鼻孔吸食菠萝奶维持生命的老媪,因把生命保存到78岁寿辰这一天的目标达到而自豪。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当一个人可以延长生命长度而又无法感受生命品质时,当痛苦的生与爽快的死和尊严道德相撞时,究竟该如何抉择?是像国外那样追求生命的质量平静安宁地终止生命,有尊严地死去,还是选择中国传统的做法——看重生命的数量而继续痛苦地延续生命。也许这正是《预约死亡》所探讨的而世人也很纠结的问题所在。
2001年,长篇小说《血玲珑》出版。卜绣文之女夏早早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医学泰斗钟百行提出“血玲珑”医疗方案——移植与早早配型相同的骨髓。“血玲珑”方案需要的是一个脑死亡但全身各部分发育得十分成熟的婴儿,为逃避法律责任,需要在婴儿出生之前置之于死地。卜绣文为了得到与早早基因相同的骨髓,将生死尊严置之度外再次怀孕,不惜以腹内孩子的生命为药。钟百行为完成医学实验,为了医学整体事业,为了给千千万万患极恶性贫血患者提供生命之路,置夏晚晚与卜绣文的生命不顾。母爱之伟大,医学使命之崇高,然而却要荒唐的以毁灭另一个生命来拯救这一个生命。这究竟是对生命的尊重还是漠视?在“血玲珑”方案实施过程中,主治医生魏晓日在对卜绣文的感情与实施导师方案之间的矛盾中游离。在夏晚晚出生之前,一方面他恨这个胎儿,是她,使他心爱的女人备受折磨,想弃之以挽救心上人。另一方面他认为医生的手,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是洁净和芬芳的,是慈爱和温暖的,和血腥与暴力无关。对“血玲珑”方案,他也曾质问导师:难道整个医学的进程,不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生命组成的吗?如果我们漠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又如何能取得真正的进展!医学的进展与社会的进步,应该是在敬畏生命的基础之上取得的。当魏晓日目睹即将来到人间的夏晚晚垂下的油亮漆黑头发时,他觉得那是一个无辜幼嫩的生命,无限柔情涌上胸臆,对晚晚的恨意即刻烟消云散。“吾爱吾师,吾更爱生命”的呐喊,使作为医者对生命的敬畏最终占据了上风。年幼的夏早早曾无数次思考过自己的生与死,虽然病魔缠身,但顽强坚韧。当得知父母打算以抽取妹妹的骨髓来救治她时,她期望以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妹妹的生命与健康,毅然选择自杀。夏践石因父爱也曾想放弃妻子的生命,只保留胎儿,那样既救了女儿,也救了自己。人人都在爱中——母爱、情爱、父爱、手足之爱、对事业之爱。然而每个人都在以爱的名义拯救生命的同时,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漠视生命。在科技发展、医疗进步的今天,人们在拯救这一个生命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生命,何为生命?我们应如何对待生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何在?夏早早能否抢救过来,夏晚晚的命运究竟如何,故事开放式的结局,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与道德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以及在科技不断发达、医疗日益进步的今天,如何解决科学与伦理之间的矛盾冲突。
不管是医生还是作家,毕淑敏始终对生命充满敬畏和关爱。正如她在《女心理师》序言里写到:我珍爱生命。不单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人是多么神奇的动物,我们理应让它更美丽。生命和死亡,是我们人生的两个翅膀,只有都清楚思索过了,翅膀才算硬了,你才能飞翔。[4] 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即使是最卑微的生命,也有对生的渴望,也有生存的权力。当我们能够正确认识生命、坦然接受死亡时,生命的质量与意义由此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No:2014mpxj3]。)
注释:
[1]毕淑敏:《医学心理小说精荟》,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第198页。
[2]毕淑敏:《毕淑敏散文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3]毕淑敏:《预约死亡》,北京文学,1994年,第3期,第4-34页。
[4]毕淑敏:《医学心理小说精荟》,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刘红霞 重庆万州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