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凤
摘 要 结合民办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岗位核心能力的培育,针对传统思政教学的现状,提出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以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备岗位核心能力的民办高职毕业生人才,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 民办高职学生 岗位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34
Abstract Combined with priv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guidance, integrate fostering job core competen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for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posed changes in teaching concepts, teaching content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form reform of assessment methods, in order for the community to train qualified with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the private post graduate vocational talents to help students have bette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ost core competence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的精神,明确要求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坚持产教融合发展,同时强调要加强德育工作。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应该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深入推进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手脑并用、知行统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思政课教学作为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重任。
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岗位核心能力,是指在工作中除专业岗位能力外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岗位能力,主要包括:沟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和创新技能等。民办高职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其毕业后在工作竞争激烈、岗位流动频繁的就业形势下顺利就业、择业或创业,并提升获取可持续性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因此岗位核心能力的提升也成为民办高职学生良好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基于民办高职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并不容乐观,不仅是民办高职学生的特殊性使然,同时也是思政课教学未能突出该能力培养目标的结果。一方面,大多数民办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明显不强,纯粹掌握职业技能的片面思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在民办高职学校存在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特别是教学内容与高职学校“促进就业”的导向相脱节,缺乏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教学理念。针对基于民办高职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思政课教学困境,思政教师如何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教学改革内容。
1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
一直以来,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其生源、财政补贴和办学体制的特点,在学生就业工作上都呈现着与公办院校截然不同的情况。目前,90后民办高职学生普遍生活无忧,个性张扬,不能吃苦耐劳,存在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为了在思政教学中“看到丛林中的那棵树”,也就是尊重并支持学生的个体发展和长远发展,应该把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辨证法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以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历史观、政治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中心,充分开发课堂互动、小组活动等教学形式的强大功能,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沟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和创新技能等。
2优化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根基
民办高职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需求,把教材丰富的理论内容化繁为简,融情入理,密切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思政类课程的实践性,为学生提供锻炼平台,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竞争力,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1)沟通技能的培养。在岗位核心能力中,沟通技能显得尤为基础和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学生都普遍知晓,人脉在职场中的重要性,但甚少有学生会在学生阶段对此进行积累。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阶段,都不善言辞,不懂得人际交往,沟通技巧严重缺乏。思政课所宣扬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人生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诚信、友善、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内容,无一不是提升沟通技能的重要法宝。相关调查显示,在大学阶段形成的持久友谊往往构成毕业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内容,也更有可能为个人职业发展助力。
(2)团队合作的技能的培养。一个人处于社会之中,不仅需要良好的沟通技能,而且需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优良品质的人才足以博得他人或者团队的认可,不管是身居领导要职还是普通岗位,任何团队都需要这样的人才。思政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技能,可以利用小组模式,利用选题让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课堂演讲展示,选题可以覆盖时事热点或基于教材的内容。通过思政课教学,可以让民办高职学生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摒弃不良的观念,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迈出提升团队合作技能坚实的第一步,同时也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和创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问题解决技能的培养。问题解决技能是指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发生问题的关键,利用有效资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能。不以具体专业为局限的可以迁移的问题基本解决技能的培养,也为民办高职思政教学指明了重要的方向。思政教学可以着力于把理论密切联系各种实际问题,包括国家的、城市的、学校的和社会的、群体的、个人的等实际问题。有意识地消除学生面对问题时害怕失败、害怕不理解的恐惧感,鼓励和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辨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在合乎道德和法律要求的范围内,勇于寻根究底,利用发散性思维,大胆地假设、分析、尝试、调整,为解决问题提供最佳方案。例如,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学生课堂上的手机管理问题?以学生的视角来解决手机控的问题,更有利于实现自我监督、自我验证调整的效果。
(4)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技能是指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技能,它是岗位核心能力中最难立竿见影的一种技能,因为它需要具备创新的理念、态度、方向和方法等,时刻保持蓄势待发的姿态,最终实现厚积薄发的成功境界。思政课的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正确的道德方向,端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勇敢拼搏、不怕挫折的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等必备的技能素质。
3创新教学形式,以岗位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
民办高职学生的素质特点和职业技能特点,决定了纯粹的理论性思政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真正的岗位需求。思政教师敌不过学生手机的魅力,已经成为思政课堂尴尬的一幕。
通过创新思政教学形式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以厦门市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举行为期一个月的“亲情帐、两地书、话人生”的感恩系列活动已经有六年的历史,在此活动进行期间,学校领导、管理学生的部门、思政老师和辅导员齐心协力做好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感谢父母之恩,感谢师恩等;思政教研室所在的教育学院举行“经典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教师先行,以身作则,继而推广至全院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国学礼仪。这两个活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显著提升。
民办高职学校每年都会为学生安排实训周或者实习月,思政课老师可以参与学生的专业实训和实习指导,特别从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引导和纠偏,适时指导学生已经出现的人际沟通问题、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同时举行各类专业课程创新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升民办高职学生的岗位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充分挖掘思政课小组活动的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功能,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相关典型事例导向,结合时事热点。例如“摔倒老人扶不扶?”的小组讨论活动,校外参观厦门集美“陈嘉庚纪念馆”和大嶝岛“战地观光园”爱国教育实践活动,以“社会公德”为主题的宿舍自拍微电影活动等,这些这小组活动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不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重要性,在达到有效沟通的同时互帮互助,促成良好合作,培养创新技能,最终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4 改革考核方式,以专业为依托,以素质为重点
为了提升基于民办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改革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鉴于民办高职学校的特点,除了传统的考勤情况、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要纳入总评成绩外,可以加入针对岗位核心能力考核的项目内容,例如“亲情帐、两地书、话人生”的感恩比赛征文、小品节目和宿舍微电影作品等作为实践成绩,再如模拟本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表现的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提前学以致用,对未雨绸缪的体验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民办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职教育的半壁江山,通过思政课教学提升民办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教师作为思政课的主导者,更应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备岗位核心能力的民办高职毕业生人才。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BS 14604)
参考文献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2014.
[2] 林金辉.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和教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3] 杜玉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15.5.
[4] (澳)迈克尔·普洛瑟.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