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摘 要:陶渊明诗文中的“松”意象多作为诗文的背景而出现,虽无“鸟”、“菊”那样的引人注目,却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松”是一种坚贞高洁的象征,其次,陶渊明对“松”这一意象又有所发展,使之成为隐士的象征。同时,“松”意象也鲜明地体现出儒家归隐思想对陶渊明人生历程中隐逸或出仕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松
芳菊、羁鸟、青松是陶渊明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菊”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而声名大噪,至宋,周敦颐就有“晋陶渊明独爱菊”一说;“鸟”则因其丰富多变的内涵受到重视,前人之述备矣。“松”这一意象在陶诗中取义相对单纯,却也并非完全随意而为。在杨勇所校的《陶渊明集校笺》中,共收其诗文145篇。其中明确提到松的作品只有10篇。但这10篇中的“松”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松”的象征
(一)高洁之孤松
“松”之高洁、坚贞的象征意自古就有。《荀子》中“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雕,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刘桢《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陶渊明诗中的“松”,也带有坚贞、秀美、独守的气质。试看他《和郭主簿二首(其二)》[1],诗中写到在“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之时,“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清凉的节气,严霜的肃杀都无法阻止菊花的怒放与芳香,松树的青翠与挺拔。这里的松,与孔子口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脉相承。陶渊明笔下的松柏,在严寒中“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面对逆境不卑不亢,于美的资质背后也必然寓有诗人内在坚贞秀美品格的自喻和自厉。
但正如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陶渊明的净心独守也让他体会到“高处不胜寒”,成为“栖栖失群鸟”,终日“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饮酒·栖栖失群鸟》)。日暮时分群鸟回林,而孤鸟却“犹独飞”。西方哲学家马斯洛说过“人都有一个归属的需求,在社会上要有自己所属的一个群体”[2](P409)。那么孤鸟为何不愿归林?孤鸟失群想要追求什么?庄子《惠子相梁》中提到过一个故事“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树林代表着万千精神归宿中的一种,对于这样简单而大众化的选择,孤鸟并非不能,却是不愿。因此宁可终日“去来何依依”不断寻找自我精神的归宿,也要“但使愿无违”。古人云“言由心生”,孤鸟的“厉响思清远”,这样一种激烈高亢的叫声只有内心充满着真诚与渴望才能发出来,它始终“怀着一种很强烈的归向依恋的感情”[3](P421)去寻找那个向往的理想的地方。最终托于一棵“此中有真意”的孤松,“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既是“孤松”,与树林相比,必是一条世人少走之路,以至于连陶渊明自己的家人都不理解他,因而诗人才会有“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惘惘”(《与子俨等疏》)的无奈,才会有“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的寂寞,但他仍将这个这条艰辛的道路作为自己在人世之间的一个立足点,并立志“千载不相违”。在这首诗中,“松”只是作为诗歌的背景而出现,却是陶渊明高洁人格的寄托,是他理想生活的化身,是诗人安身立命的所在。
而在《饮酒·青松在东园》中,“松”则成为了主角: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身为陶侃之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陶渊明,自幼有志于效仿祖辈,建功立业。“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而四次入仕的过程却让他逐渐看透东晋政坛的黑暗腐朽,反照于内心,也让他认识到自己“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的本质。诗人在诗中也借助“松”这一意象表现出了自己的矢志不渝和对天下的担忧。青松生在东园却被众草所埋没,从侧面可以看出众草之深,长势之猛。只有在“大寒既至,霜雪既降”之时,青松挺拔的身姿才得以显现。正如“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下才能看出真正不屈服的高洁之士。而若是人格高尚蔚然为一代士风,则品格高雅的人也不会因此与众不同。正是因为高洁之士太少,所以“独树众乃奇”。这首诗中青松成为主角,诗人借青松来表明自己坚贞高洁、卓然不群的品格,又蕴含着对官场中小人的讽刺和对天下少有高尚之士的隐隐的担忧。
(二)隐逸之苍松
“松”这一意象在诗人笔下亦有创新。《诗经》中的“松”多用于起兴、叙事、比喻,如《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隰有游龙”、《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商颂·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屈原作品中的松也只是作为背景的衬托而出现,至“汉乐府”时期,刘琨写下《扶风歌》,道:“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用叙事的笔法写出松树的悲惨命运。陆机《门有车马客行》:“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芒芒”,把郁郁葱葱的松柏同日渐增多的坟垄进行对比,表现出人生短暂、世事难料之悲。谢道韫《拟嵇中散咏松诗》:“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更是突出松柏岁寒而坚贞的品性。
至于陶渊明,其笔下的松则成为隐士的象征。《拟古·其五》中的“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一句可略微见之。《拟古·其五》一诗写诗人访寻东方隐士,诗人用这两句来形容东方隐士所居之地,青松赞东方隐士之风骨,白云显东方隐士之高洁,而这样的描写使得隐士居所带有一种清幽缥缈之感。后世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言:“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也用苍松和白云来形容隐者居住之地。“松下”有童子,正是说明“松下”乃是隐者的居处,使得“松”在无形之中就成为了隐士的象征。
二、从“松”看陶渊明的儒家思想
陶渊明作品中出现较多的是坚贞高洁的“松”,这也是陶渊明儒家归隐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东晋名臣陶侃曾孙,晋太守陶茂之孙,陶渊明自幼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4],因而“兼济天下”也是他人生理想之一,早年“猛志逸四海”,中年慨叹“有志不获骋”,晚年赞扬刑天“猛志固常在”,可以说陶渊明“一生始终有一股济世与济世不成转而愤世的情怀”[5],这是儒家带给他的思想方向。虽说儒家竭力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但却并不主张愚忠,当天下无道,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之时,就应归隐以保全志节,而不仕昏庸无道之君。这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也有诸多阐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6](P43),“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7](P82),“以道仕君,不可则止”[8](P117),“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9](P163),“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10](P177),“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1](P525),“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12](P76),“舍贵而为贱,舍富而为贫,舍佚而为劳,颜色黎黑而为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纪不息,文章不废也”[13](P362)。陶渊明诗文中的“松”意象也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思想,诸如“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簿二首》)、“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拟古九首》),诗中竭力展现的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坚贞高洁之人格。而儒家的“道”也自然不同于老子“为天地之始”的“道”,同样,儒家为保存道而采取的归隐也不同于道家对社会政治绝望、彻底逃避现实的归隐。儒家的隐居是为了求志,为了“行义以达其道”,若是遇到明君,仍要出仕,因此陶渊明才会在最初短暂的隐居后再度出仕。但他逐渐发现东晋社会没有他可以托付实现“大济天下”之人,东晋“无论是主是相,还是其他内外当权士族,人物均甚鄙陋”,“均不可以当大任,成大事”[14](P286~P287),因而在仕途穷困时,他“心固匪石”地选择归隐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这亦是儒家归隐思想的体现。
可以说,陶渊明之所以能有“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欣喜与淡然,正是因为他顺应自然、遵从本心,没有受到“约拿情结”的干扰,本我与超我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实现了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陶渊明的“仁者不忧”,就像《圣经》中说的那样:“该走的路我已经走过了,该守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综上所述,陶渊明诗文中“松”意象,总体上沿袭了以往松意象坚贞耐寒的品格,并成为诗人自身高洁人格的象征。但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使他笔下的松又成为隐士形象的象征。而这些“松”的形象反过来又体现出儒家济世与守节的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引陶渊明诗文出自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3]叶嘉莹.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M].中华书局,2007.
[4]萧统.陶渊明传.见《陶渊明年谱·传记》[M].中华书局,1986.
[5]王建平.从阮籍、陶渊明看儒家归隐思想的特征[J].河南社会科学,2000(4).
[6][7][8][9][10]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11]诸子集成(第一册)[M].上海书店影印,1986.
[12][13]诸子集成(第二册)[M].上海书店影印,1986.
[1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门阀政治的终场与太原王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