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玲
摘要:目的 探讨对经皮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85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及功能恢复锻炼的指导等情况。结果 95%以上(81/85)的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无明显的后遗症和并发症。结论 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方式对经皮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的身心全面康复有利。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皮椎间孔镜;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经皮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新型的微创外科脊柱手术。它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1]。笔者于2014年12月~2015年10月采用该方法治疗85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5例,男45例,女40例,年龄18~92岁,平均37.5岁。其中单节段L3-4椎间盘16例,L4-5椎间盘22例,L5-S1椎间盘19例。双节段L4-5,L5-S1椎间盘28例。经X线显示病变节段无间隙狭窄,无峡部裂及不稳现象,MRI显示病变节段椎间盘变性突出,其中单纯下肢痛42例,腰痛伴下肢疼痛不适43例。严重的患者体征为腰部疼痛难忍,床上不能自主翻身,下床不能自主行走。
1.2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胸腹部悬空,常规方法消毒,在C臂机和X线机的监视引导下,采用棘突旁侧后方手术入路(Thessys技术)确定皮肤穿刺点及穿刺角度,采用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18G特制穿刺针内插入1根22G针在影像监测下,逐步定位需手术治疗的椎间盘,植入工作套管确保穿刺针最佳置并准确穿刺入椎间盘,随之将配好的4ml造影剂和2ml灭菌亚甲蓝混合溶液行椎间盘造影;将细长导丝沿18号穿刺针导入,使用锥形软组织扩张器沿导丝推至纤维环靶点,放置工作导管后取出扩张器,插入椎间孔镜进行检查和手术,用庆大盐水连续灌洗手术区域,通过监视器用微型髓核钳摘除蓝染的髓核组织,消融髓核[2]。
2 综合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腰背疼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比较严重,心中有焦虑感;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新技术存在疑虑,对治疗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担忧。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首先应给予患者足够的信心,带患者到病区和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的患者交流沟通,分享手术过程的体验,以及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的真实情况。同时给患者介绍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目的,告知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处于清醒状态,可以及时反馈信息,不易损伤神经根的优势[3-4],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
2.1.2术前准备及训练 术前教会患者掌握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具体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飞燕式、桥式以及三、四、五点支撑法的训练以供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用。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特别注意营养补充。鼓励食用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 预防便秘。如果大便不畅,晨起可适量饮用淡蜂蜜水或者淡盐水。
2.1.3疼痛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是腰腿疼痛。责任护士和患者交流时要注意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对疼痛的忍受力。通过交谈,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对自身痛苦注意力。对于疼痛症状较重的患者,通过按摩、热敷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对于症状严重到不能耐受的患者,告知医生,并遵医嘱使用药物止痛。必要时使用甘露醇脱水止痛。
2.2术中护理
2.2.1常规要求 ①常规检查的信息收集:包括大小便常规、血常规、凝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提供可靠的生化数据供医生进行全面评估;②皮肤准备。如果被评估的病患适合手术治疗,则在手术前晚,用0.5%活力碘对术区皮肤进行2次消毒,后用无菌敷料覆盖。
2.2.2专业护理要求 ①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那100mg。保证患者术前已经禁食禁饮4~6h。排空膀胱,金属物品交家属保管。协助患者更换手术衣服;②患者确认。患者入手术室后要仔细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以及术前用药等情况。协助医生调整患者到舒适体位。告知患者术中如有任何不适均应与医护人员及时沟通;③密切观察患者术中反应,加强护患交流。注意观察患者术中的各项生命体征,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异常随时向手术医生报告,并遵医嘱及时处理。
2.2.3术后专业护理项目及要求
2.2.3.1常规护理:在搬运椎间孔镜术后患者和帮助患者翻身时,务必要保持脊柱一条直线以保护患者脊柱。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尿量及穿刺处敷贴的渗血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保持穿刺处敷料完整、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因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了少量的美兰及碘海醇造影剂,此两种药物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应鼓励并督助患者手术后多饮水,一般饮水量1500ml以上,通过小便加快药物经肾脏的排泄,减少人体对毒素吸收。
2.2.3.2体位护理:术后第1d 患者卧硬板床24h,24h 后在患者耐受的范围内鼓励患者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患者可佩带腰围下床大小便,指导患者轴线翻身,避免翻身过快、过猛,以防止术区出现血肿所引起神经根损伤。
2.2.3.3并发症的观察: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警惕损伤性出血;如果发生腹痛则必须评估腹痛性质、范围、部位、持续时间等;如发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应立即遵医嘱处理;观察有无腰背疼痛加重或感染征象,同时测试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从而判断有无神经损伤表现;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遵医嘱处理。
2.2.3.4功能锻炼:告知患者术后第1w上下午各下地行走2次,约为15min/次,运动量循序渐进。指导患者早期直腿抬高训练,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同时,进行三、四、五点支撑法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每组20个,20~30min/次,2次/d。以腰背部不引起疼痛加重为原则,如锻炼时或锻炼后出现酸痛不适,即停止锻炼。
2.2.3.5正确使用腰围:术后早期肌纤维环暂未完全修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腰椎间盘的稳定性,佩戴腰围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动作,以使受损的腰椎间盘局部得到充分休息,为椎间盘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术后要求并鼓励和协助患者正确使用腰围。具体使用方法: 腰围规格要与患者腰围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下缘,下缘至臀裂。腰围后侧不宜过分前凸,一般以平坦或略向前凸为好。当患者术后或者锻炼后出现不适症状,则卧床休息,卧床可消除体重对椎间盘压力,解除腰椎周围肌肉、韧带对突出椎间盘的挤压。如下床,一定要正确佩戴腰围。避免剧烈运动及腰部扭转,提重物及弯腰动作等,尽量保护脊柱和促进纤环顺利愈合。出院后如出现双下肢感觉障碍或腰痛症状,及时复诊。
3 疗效评定和定期回访
术后次日、1w;1、3、6个月采取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患者腰腿疼痛的强度进行评估并记录。并于术后1、3、6个月根据患者VAS评分及改良的Macnab评定疗效[5]。目前结果良好。95%以上(81/85)的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无明显的后遗症和并发症。
4 讨论
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抓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综合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医疗环节。其护理重点概述为:术前对患者进行手术原理、方法及患者注意事项的介绍,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树立患者对该手术治疗的信心。术中密切关注患者术中反应,做好医患互动的桥梁并遵医嘱处理有关事项。术后护理的重点是在全面进行营养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做好早期的体位护理,中期的功能恢复护理、后期的康复护理及其出院后跟踪服务及相应的康复指导。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外创面积小,患者痛苦轻,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疗效满意,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尚志.微创术的现状和进展[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19(3):197-198.
[2]李振宙,吴闻文,侯树勋,等.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4): 332-335.
[3]杨艳平,张小爽,巨宝兰,等.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 47-48.
[4]邓琼,杨晓.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的护理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 7(9):814-815.
[5]徐少克,童瑞年,童瑞龙.经皮穿刺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疾患的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5):330-335.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