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红
寒假前,学校传达了一个任务:三至六年级各班需上交一篇“寻找年味”为主题的作文,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500字。当时拿到这个任务,一时有些恍惚,感觉这主题大而无边,无从捉摸。回头一想,又觉得这个主题对于我校学生有优势,因为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自省外,那么各地的风俗应当各具特色。带着这份侥幸心理,再则期末忙碌,无暇细想,只在学生寒假前的最后一天,草草布置了事:留意过年时的民风民俗,寻找年趣年味,写一篇作文,题目自定,体裁不限,字数400字以上。反正只需上交一篇参赛,这么多孩子,总能发现一两篇佳作吧。
新学期伊始,学生的寒假作业如数上交。批阅学生写的这篇“寻找年味”的作文,却是越批越觉得不安。全班42位学生,然而所写的作文主题大致雷同,无非就是吃团圆饭、拿压岁钱、给长辈拜年、贴倒福、看春晚这些事情,稍有些新意的,也不过就是杀年猪、做酱鸭、包饺子、做汤圆。总之就是吃吃喝喝,热热闹闹,再无其他。这怎么行?我动起了脑子。
走进教室,我压根不提那篇寒假作文,一脸轻松:“同学们,大家都过了一个有意思的新年,回到了魂牵梦绕的老家。老师真的很好奇,在你们的老家,过年都有哪些好玩的事儿呢?有没有咱们浙江没有的,老师所不知道的事儿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过年,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儿!听我说得眉飞色舞,学生们却一脸茫然,那神情分明在告诉我:“过年,也没啥特别的事啊!”不过,这早在我预料之中。
我话锋一转:“我们班有四个大组,老师就在黑板上画四棵大树,每棵树代表每个大组,只是,它们只有树干,没有枝叶,更没有鲜花。能不能让它们开枝散叶,花团锦簇,就靠你了。规则是这样的:说一说你老家过年都有哪些名堂,每说出一个,树上就能‘长一根枝条,咱们来比赛吧 ,看哪一组的大树枝条最多,最茂盛。”这一下,学生们的眼睛亮了,小嘴一张一合,那神情分明就是巴不得说些什么,好让那树抽枝长叶。果然,有学生举手了,还不止一个。哈,荣誉感还是挺强的!更喜人的是,先有三四个同学打头阵之后,后面的同学纷纷赶上,新鲜的名堂源源不断地冒出来:逛庙会、看背哥、敲腰鼓、扫门槛、抢馒头、舞狮、拜发财树、吃冰溜溜、请灶神、守岁、贴门神、讨团圆、放孔明灯、点龙灯……黑板上的四棵大树先后添上了枝条。
接着,我面露愁容:“哇,大树长出了这么多枝条了!可是,老师还希望这些树能开花呢,而且是大团的花,这,还得靠大家。你能把名堂讲得具体些吗?我们没去过你的老家,一无所知,你能说得慢一些,讲得细一些,让我们都明白一些吗?如果你让我们大伙儿都明白了,你们大组的树上就会开出一朵,哦,不是一朵,是一团美丽的花。咱们来看看,哪一组的大树会开出第一朵花,哪一组的大树花开得最多吧。”学生们坐不住了,时而侧头思索,时而用探寻的目光打量着左右的“对手”。不出我所料,马上就有学生高举起手,而且每组都有。
我也没有闲着,抓住时机提问,这既是我的疑问,也表达出了其余孩子的好奇,更重要的,是为说话的孩子拓宽了思路,打开了话匣子。于是就有了很多即兴而有用的对话:
生:在我老家,过年有“抢馒头”的风俗。
师:哦,那是什么样的馒头呢?有什么特别吗?
生:自己做的馒头,有大的有小的。小馒头有很多,里面塞的是小钱,有的塞,有的不塞。大馒头只有几个,塞的是一百元。
师:一百元?天哪!那会在哪里抢馒头?怎么抢?
生:丢馒头的人站在楼上的阳台上,往下扔,小馒头装在塑料袋子里扔下去,这样就不会脏了,抢馒头的人在楼下抢,很热闹的。
师:那大馒头呢?谁会抢到那个大馒头呀?
生:小馒头谁都能抢。大馒头是只有为村里做过好事的人才能抢,他们会拿着毯子过来接,人们还要拍手,感谢他们为村里做贡献。
有了前面我时不时的“打岔”,孩子们找到了思路,发言明显具体了,生动了,完整了,有的还不用我提问就能“自说自话”了。
在我的老家,人人都喜欢“看背哥”。“背哥”就是那些踩高跷的人,背上背着孩子,走来走去,就叫“背哥”。那高跷可高了,有两三米高呢,身上背一个木架,木架上就坐着小孩,有的坐一个,有的坐两个,一边一个。那人在空中走着,一走要走好几个小时,那都是要练过的。踩高跷的人大多男扮女装,好不容易才能看到一个女的,但是一下子就下去了。我还看到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小男孩,他扮演一个老奶奶,一扭一扭地踩着,可有趣了。还有的“背哥”挥着鞭子往地上扫,眼看着要摔倒了,看的人都着急了,叫着:“啊呀!啊呀!”可他轻轻一摇,没摔倒,又走到那边去了。还有的一只手拿着小伞,一只手拿着小手绢,甩呀甩呀,像一个大姑娘,可他其实是个小伙子。有的扮演成武林高手,拿着剑或大刀,可威风了。总之,什么样的人都有,小孩子看得入了迷,都不肯回家吃饭。
孩子们越说话越多,越说越兴奋。我知道,到最后的关头了,问题不大了,赶紧趁热打铁:“同学们,这么有趣的事情,得让它留下来。留住它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刚才所说的所有内容变成字就行了。”同学们开始写了,写得挺顺,那些没有分享过的学生稍作思索,也迅速地加入了写的队伍。这时写出来的“年味”与寒假那篇相比,自然有意思多了!
老家的年味
李世康
又要回老家过年了!我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老家的年太有味道了,孩子们东奔西跑,到处都是有趣的事情。
讨团圆:紧张的味道。正月初一的早晨,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我和伙伴们却跑到山坡上,把衣服脱了。为啥?因为我们要换着穿。为啥?因为我们要讨“团圆”!我们悄悄跑回家,跑到长辈跟前,背对着站好,说一句:“恭喜发财!”看长辈能不能认出来。认出来了,你就讨到“团圆”了,这“团圆”就是一个香喷喷的茶叶蛋,它表示孩子来年会很平安。每次我都紧张得不行,怕讨不到团圆蛋。可到那时候,爷爷奶奶好像全变年轻了,眼不花了,耳不聋了,一下子就把孩子的名字叫出来了,那孩子顿时乐开了花。
舞狮:兴奋的味道。空地上,两只狮子正威武地摇晃。一只红狮,一只黑狮。中间站一个人,手上拿一颗大白菜,引得两头狮子扑过来。谁先咬到这白菜,谁就算赢了。人们盼着红狮获胜,因为红色代表好运,黑色不吉利。眼看黑狮子要咬到白菜了,忽然拿白菜的人往上一提,黑狮扑了个空,“哗”地倒在地上。红狮立了起来,一扑,咬住了白菜。那人双手一摊,意思是白菜已经被红狮子叼走啦。人们大喊:“好!好!”
放孔明灯:希望的味道。孔明灯的样子有很多,有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形等。一张厚厚的纸,用小竹棍撑起来,外面包住,上面有个小洞,像个灯笼。灯里面有酒精块,一点就亮。孔明灯要等到吃过晚饭才能放,我着急得吃不下饭。时间到了,点火了,灯亮了。我们举起双手托住它,脸热得红通通的。后来,灯里空气热了,就从我们手上飘起来,飞到空中去了。我们赶紧许一个愿望,据说来年都能成真。灯越飘越高,大家兴奋地喊着:“孔明灯变成星星了!我看到了!看到了!”
这就是过年的趣事,这就是老家的年味。这种味道像冰激凌,又像麻辣烫,总之就是一个字:爽!只是很可惜,一眨眼,年就过完了。我好舍不得啊!
同一个主题,同一群学生,换种方式,所呈现的“年味”就如此多姿多彩。我做了什么?我只是给了学生缕缕清风,想方设法,唤醒了学生沉睡的记忆。
一、清风徐来,给了学生一个寄托的载体。每一颗童心都是纯美向上的,当然希望自己组的那棵大树鲜花盛开,真诚地赋予它感情:兴奋、希望、失落、喜悦。这些情感交织成一股力量,唤醒了记忆。孩子们努力搜寻,认真分享,只为给那棵代表自己组的大树枝上添花。
二、清风徐来,给了学生一个上升的台阶。这个主题宏大宽泛,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开始我的要求并不多,只要求说出一个“名堂”就可,就能让大树“长枝条”,这名堂也是为后来习作时的命题做铺垫。要求不高,孩子们兴致就来了,众说纷纭,把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记忆搜了个遍,所说的“名堂”一个赛一个的新奇。
三、清风徐来,给了学生一些巧妙的提醒。在说“名堂”这个环节,如果学生就那么一说,老师就那么一听,那么它始终是“死”的,难以把后来的作文写“活”。老师真诚聆听和提问,无疑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一个妙招。老师谦虚地问东问西,学生当然是把满心满肺的话都掏出来了。
四、清风徐来,给了学生一批先行的榜样。学生之间有差异,有的喜欢主动,有的习惯被动,有的思维转得快,有的则慢一拍。不管如何,总有几个学生在各种原因的促使下,敢于先走一步,先举手,先说,先写。对于这几个孩子的发言,我一面暗喜,一面又保持高度理智,得提问,得提得恰当之处,还得含而不露,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清风徐来,给了学生一个重要的提示。许多珍贵的记忆留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甚至可以说在沉睡的状态。孩子想当然地以为,过年,大概是要全家人聚在家里,在家里有什么可写呢?自然就是吃团圆饭啊,拜年啊,拿压岁钱呀,等等。然而在课堂上,跟随着老师的引领、同学的示范,孩子们开窍了:对啊,过年不仅是在家里,更在外面的世界。于是,孩子的视野伸向广阔的天地,许多沉睡的记忆就这样被唤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