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凡
白金汉宫前君临天下的王者之气,是老德拉夫绿茵场上的激情呐喊,是巍巍伊顿公学那征服时间的贵族气质,是庄严注目的温莎城堡,是用历史记录时间流影的大英博物馆……也许这便是英国,可是第二天,一个出乎意料的不一样的英国又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彻底颠覆之前的论断。
近二十个小时的飞行后,我终于来到曼城。路边的建筑一眼望去,旧,却很有狄更斯笔下的那个国度的气息。夜幕降临,在陌生的曼城,我见到了女主人与寄宿家庭,那栋二层小楼不大亦不豪华,却透出浓浓的英伦气息。在这里,我正式开始了终生难忘的英伦之旅。
阳光和煦的午后,漫步街边,只需一杯泛着奶沫的卡布奇诺,便可以尽情享受街市的宁静,享受生活的和谐与惬意。
在湖区——领会英伦的和谐自然
有人说,这里是全世界50个一生值得去的地方之一,有人说,这里是英国最美的地方,更有人说,这里是上帝的后花园。造物主似乎把所有美丽的事物都放在了这儿,山景绮丽,水色旖旎,温德米尔显得那样梦幻,那样不真实。
湖面上停着各式帆船,远远地望去,温德米尔诗意的山与梦幻的水共同铸就了一幅幅传世风景名画。温德米尔分明又是安徒生笔下的那个童话世界,温馨美好,而这深沉的湖水的色泽则折射着几分不列颠民族的沉着果敢。
温德米尔似乎是母性的,是温和的,两侧的山峰之上林木遍布。她没有漓江侧畔山峰的奇异多变,也没有林间的飞瀑流泉,更没有鬼斧神工的九马画山,但她的山与水却是这样的和谐。
游船靠岸,我们开始游览温德米尔小镇。宁静的街市并未因蜂拥的游人而显得喧闹,临街而筑的房子清一色地涂着干净的白漆,有的甚至裸露出了堆砌房屋特有的片岩,显得别有一番意趣。
这也许就是大自然在不列颠的缩影。
在温莎——守望秋天
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堡。
温莎城堡坐落在泰晤士河边,向东遥望伦敦。花岗岩上的建筑群耸立在山冈上,一眼望去,好一派皇家要塞的雄浑之气。
未进城堡,我们先到一个附宅里办理门票。只见工作人员一律身穿黑色制服,那红黄相间的皇室胸针,显示出一番独特的气质。在城堡里,华丽的雕饰,精美的油画,宏大瑰丽的布置使得城堡好像变成了一件静美的艺术品。
相比其他城堡,温莎城堡显得更加瑰丽,更加伟岸,也更加奢华,这也许正是绅士风度背后所代表的贵族风度乃至皇家气派。
离温莎城堡不远,便是伊顿公学。
如果说温莎城堡代表的是长者的威严,是皇家的气度,那么伊顿公学所代表的便是新生的力量。诗人雪莱,哈利、威廉两位王子,查尔斯王储,英国首相卡梅隆等,均是伊顿公学的校友。500余年的建校史,20多名政府首脑,这些数字足以见证伊顿公学的辉煌历史。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伊顿只在宣传册上留下了毕业生威灵顿公爵所说的一句话:“滑铁卢战场的胜利,是伊顿公学操场的胜利。”
在伊顿公学引以为傲的大教堂下,矗立着不少墓牌。有一个生命永远定格在27岁的小伙子的墓碑令我记忆犹新,他是一位年轻的中尉,在诺曼底滩头阵亡。我想,他勇毅的灵魂定会与校友威灵顿将军的灵魂同在。
在剑桥——聆听智慧的磬音
当康桥近在眼前,我却觉得一切都好像是梦。没有国内大学那高高耸立的砖墙,大学就是城市本身,校园并不局限于那一亩三分地,剑桥大大方方地将她身后的文化气息蕴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康河不宽,蜿蜒而下,汩汩地穿过这座安谧又充满生机的小镇,可康河的水却又那么深,河水里承载的,是剑桥的历史和文化。
而在徐志摩先生的笔下,康河承载了他对剑桥的全部记忆。在他的笔下,剑桥和康河是那么富于梦幻,寄托着他关于青春的美好回忆。如诗中所写,在夕阳金色的光辉下,河畔的柳树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身边沉着浑厚的康河交相辉映。
康河上,游人聚集最多的是两座桥,其中之一就是数学桥。
那座最不起眼的,整个用木头钉起来的便是数学桥,相传牛顿利用数学原理,没用一根钉子便搭起了这座桥。结果却被一个好奇的学生拆了,再也没装起来,于是大家只好用钉子重新固定成现在的样子。这是不是更像一个黑色幽默?
最冷淡的英国人却拥有最令人捧腹的幽默。导游曾经说起十六世纪某个圣诞节发生在牛津的故事,那天,一名学生走在山路上,突然看到一头野猪,学生躲不开,只能奋力一搏。野猪张开大嘴扑向学生,学生灵机一动,觉得必须得找一个嚼不碎、咽不下的东西塞在野猪嘴里,把他噎住。什么东西呢?学生立即醒悟,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刚才还读得头昏脑胀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往野猪嘴里塞去。
野猪果然受不了了,吞咽几下便被噎死了。学生回到学校一讲,同学们上山割下野猪头,把它烧熟了当晚端上了老师的餐桌,意思不言而喻。老师们哈哈一笑,就去享受美味,这道菜就此成了圣诞晚餐的一道招牌菜。
有人说,幽默的最高境界便是自嘲。这便是老师们的自嘲,学生们的自嘲,这所大学的自嘲。
离数学桥不远,便是牛顿的苹果树。苹果树生得十分矮小,有同学提出疑问,这能结果子吗?导游说,他来过不少次,从来就没见过它结果子,这也许是剑桥的另一个幽默吧!
另一座桥叫国王桥。在国王桥下,在康河畔有一块刻着中英双语的石碑。
在国王桥的后面,便是闻名遐迩的国王学院。它有着巴洛克建筑浮华而高耸的屋顶。站在这里,会产生一种征服感,不同于站在太和殿前向下俯视的“普天之下唯吾独尊”,这是对自己的征服,是激励着自己冲破这片蓝天的征服。
也许正是这种豪情,激励着剑桥人为梦想奋斗。
尾声——梦回希思罗
希思罗,是梦的终点。
在希思罗机场外,把背包和箱子放上行李车,我突然想到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抬起头,伦敦的天是那么蓝,像无瑕的蓝宝石。
我不禁闭上了眼睛,在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在这一刻涌到心头。我的眼前模糊,只能扭过头,走向航站楼,不敢再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