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薄弱校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2016-05-14 05:11韩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口头口语初中语文

韩冰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发展,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农村薄弱校初中语文教学而言,需要构建起一套适合其学校的教学训练体系,才能够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

初中语文农村薄弱校口语训练口语是人们日常交流最基本的一种技能,语文教学的正是要教会学生表达与交流,运用口头语言来与人们进行交际。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训练方法的偏差,从而导致学生的口语培养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农村薄弱校初中生在与人进行交流时,呈现出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在农村薄弱校开展语文教学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学生听、说、写、读的能力,从而形成一套适合农村学生的口语训练体系。

一、做好示范为学生营造口语训练环境

在开展口语训练时,老师应该做好示范作用,要给学生做好表率。同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情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阶段规划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口语能力。此外,老师应该在对学生开展口语训练之后,给予相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该以鼓励为主,并且要针对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以此来协助学生及时修正错误。在开展一个阶段的口语训练之后,老师需要结合本阶段的口语训练成果进行总结,对于下一个阶段的训练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老师在进行示范时,应该从最基本的说话规律以及口语表达的基础技巧对学生进行指导。

1.要求学生以标准说话规律进行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需要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时,必须要以简明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进行口语训练时,要求学生能够放松心态,并且保持镇静,做到在交流时尽可能的神形并茂。要让学生意识到,在进行交流时,不仅仅只是为了传递信息,还需要通过表达来让交流对象更加信任与了解自己。所以在进行表达时,必须要保持良好的态度以及诚恳的语言,随着所表达的主旨不同所采用表达口语也要有所变化。

2.明确交流对象选择表达方式

在这个训练环节中,老师要针对农村学生所处的环境,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因为,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其活动范围较为有限,但是其周边的人的性格各有差异。所以要培养学生在进行交流时,要明确交流对象的性格。比如:在与性格较为开朗的人进行交流时,可以采用比较快的语气来进行交流。在与性格较为内向的人进行交流时,则需要采用较为委婉的语气进行交流。此外,在与长辈进行交流时,必须要以尊敬的态度来进行。

二、借助课堂教学开展口语训练

1.要求学生课前讲述成语故事

为了能够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强化,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模式的培养。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叙述是一种对人或事进行简单陈述的方式,要让其内心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才能够在表达时更加清楚以及流畅。老师可以在每天课前安排学生进行5分钟的小型演讲,也可以通过课前讲述成语故事的训练方法,让农村学生的口语叙述能力得到强化。在进行演讲或者讲述成语故事时,要求学生将时间、地点、事物等构成因素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清楚。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培养农村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以条理性思维表达

在这个训练环节中,老师可以根据农村学生的兴趣来进行分析,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来进行。要让学生明白对于一件事物介绍,必须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应该在讲述一件事物之前,在脑海里形成一定的空间顺序,并且构建起相应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讲述。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时必须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特征,以合理地讲述顺序以及逻辑性来对某个事物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够确保所讲述的事物的完整性,能够让别人理解所讲述的事物。

3.借助口头作文来培养学生“胆量”

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时,经常会表现出语无伦次,缺少相应的条理。所以,为了能够强化农村学生的口语能力,老师应该要求学生能够以较为简明的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应该具备一定的条理性。在这个环节的训练中,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在进行口语训练前,协助学生树立起正确是非观念,还需要在开展专题训练之前,给学生准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对其内容有一定了解之后,自己构建起一定的逻辑思维。这样才能够在进行表达时,使用正确的概念,并且对相关的观点进行合理推断。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口语能力,老师可以借助口头作文来进行训练,先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胆量”来说,再逐步引导学生

进行自由演讲等形式的口语训练。

4.精心设计课堂讨论主题培养学生自信心

对于农村薄弱校学生而言,其自尊心非常强。因此,老师在开展口语训练过程中,如果有的学生出现表达不流畅或者无法进行口头表达的情况时,一定切忌不可对其进行批评。应该对其兴趣进行切入,重点对其进行观察,结合其兴趣来设计一些课堂主讲主题。在老师的鼓励与同学的帮助下,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要鼓励其能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在表达时产生一定的错误,老师应该给予耐心地指导。为这部分学生制定阶段性的口语训练计划,让其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讲得明白、说的流畅。当学生的口语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时,老师应该及时地调整训练标准,可以分层次地在学生中开展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发言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并且在老师的严格训练下,让学生的口语达到思维严谨、条理清晰、主题鲜明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薄弱校初中语文教学的口语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学生智力增涨,对语文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巩固作用。经过老师的不断引导与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一定能得到提升,这也为其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军民.古诗词朗诵对初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策略的影响研究[J].语文建设,2015,(29).

[2]谢利珍.农村中学如何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J].中学教学参考,2015,(90).

(上接第58页)让学生深入本质的理解。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轻松而深刻地理解统计这一抽象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课下来统计收集最近一个月或是一周的天气情况,统计家中各项支出,统计班级学生的课外书籍,统计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等。这样的数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成功地完成了统计任务。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参与者、被动的接收者与机械的记忆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主动的构建者与灵活的运用者;不再局限于教材与教室狭小空间的封闭式学习,而是在生活这片宽广而自由的空间里展开开放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手脑并用,学用结合。不仅可以在活动中深化理解,同时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看到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进而使学生形成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力。又如,让学生来收集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类数学现象,这样的数学活动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带入宽广的生活空间,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学生们开动脑筋,收集到了许多的信息。如家庭收支、温度、时差等用到了正负数;路口的红绿灯涉及到循环的概念;车轮是圆形的,这样才能让车子平稳前行,等等。

总之,开展数学活动,将学习寓于直观而生动的活动中,使得教学更具趣味性,更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展开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杏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的探究.新课程,2014,(05).

[2]彭天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初探.读写算,2015,(10).

[3]谢荣.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策略运用.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猜你喜欢
口头口语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口语对对碰
口头表达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