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云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既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实现从传统的“知识本质”,“智能体质”教学向“以人为主”的转变,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及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要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可以开发,人人都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能真诚接纳、关爱每一位学生,变成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表现和行为,营造和谐、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气氛。
一、以人为主和谐发展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与管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课堂心理环境上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潜在的影响。和谐、合作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则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刻板生硬,死气沉沉。有一次我发现有一位学生上课在玩弄他的小熊卷笔刀,而我正好上到“Its a secret.”这句话,于是我问:“Mike,what are you doing?”他听到老师在叫他,而其他同学也望着他时,就羞愧地低下了头,我于是顺其自然地说出了一句:“Its a secret.”他会意识到我是在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提醒他注意听讲。学生会感到老师的教学既有趣味又有幽默感,同时,又亲切地感觉到老师对学生不是敌视的而是友好的,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学习的气氛也会越来越好。
二、渗透教育调节和承担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对带有共性的问题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团体教育与辅导,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契机,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品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形成健康的心理发展水平,根据初中英语潜能生成因,我个人认为身为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以学生心理健康为出发点,多给这些学生关爱,精心呵护他们的心灵,有利于消除不良心理健康因数而产生的不良学习品质。曾经有人说过:“教师的一句话,就可能促成一个奇迹的出现;教师的眼神和态度,或许就会抹灭一个人才的出现。”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多与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上的交流和沟通,用教师的爱为你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准确的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特别是潜能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动态,并及时了解展开与他们进行真诚交流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想他们所想,潜能生若是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赞赏,就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还要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在教学方法上要及时改进,提高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还需要特别关心他们,为他们设立一个专有的学习环境,消除他们学习中的种种障碍,可以帮助他们思想稳定健康;与此同时建立了联系,定期的加强指导训练和巩固练习,稳定心理健康,尽力不让他们重新走上“厌学”之路,逐渐降低他们惧怕英语作业的心理健康,又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师作出适当的评价的时候,将潜能生又向英语的教学活动拉近了一点,让学生慢慢的爱上了英语。
三、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与培养
学生在性格、知识、能力、特长、天赋、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的确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面对这样的现状,为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与学生实际学习差异的矛盾,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与培养,引进了“分层次教学”: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本着面向全体并使人人都有所收获的原则,有目的地把学生“分层”,教学分层, 因此,我在班级实行了课堂教学弹性分层目标。其次是讲授分层。课堂教学从最低点起步,分类指导,异步分层,作到教学“分合”有序、动静结合,并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同时学生全员参加,各得其所。第三,提问与训练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英语掌握的不同程度,以及学生对外语学科时间投入的多少和取得的成就,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我开始有意识地对学生采取“不同对待”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言的权利和机会,都有能力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他们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体,进而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增强每个同学的自信心。另外对不同学生的课后练习、作业以及评价也都作了相应的分层。简单的作业可以不做,或有选择地做,同时鼓励他们多说、多读、多听,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
总之,教学的实质和根本任务在于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境,让学生敢于和勇于自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活动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