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寅俊
【摘 要】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办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部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培养,特别是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适应力高校对大学生的能力方面不断进行拓展。基于此,论文在社会环境模拟下对体验育人模式的运用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社会环境模拟;体验育人模式;运用
课题名称:基于社会环境模拟下的体验育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Y20153391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普遍出现实践能力不能与以后的环境产生一个有效地链接的现象,从而出现了知识、能力与实践"断节"的现象,所面对的真实环境比很多案例教学中更加复杂,学生出现能力不能匹配社会需求。另一方面,网络化与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及以学校为基本的空间活动范围,以课堂与网络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的现实封闭性。真实社会环境的鲜活性、复杂性与竞争残酷性使之在进入社会后出现各种"适应不良"的情况。因此,把模拟教学课堂向校园进行衍生,开展基于社会环境模拟下体验育人模式的研究,实现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体验育人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会议对生态环境教育提出目标后,80年代初国内有学者对环境教《环境教育概论》,慢慢把体验式教育引入到德育教育中。体验式在德育领域的研究较为成熟,主要分为内涵分析、学理依据、学习意义及与实践探索的模式路径的研究。最早以陶行知先生倡导践行"行知"概念,主张把大学生放在德育的主体位置,通过体验直观的现实生活世界来探寻生命的意义。刘惊铎教授提出的体验德育论,主张"回归生活""凸显体验",他认为,德育才能更贴近生活世界;强调在回归生活世界的前提下实行德育,而德育教育的本体就是体验本身。还有学界学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从认知——体验——践行一系列活动的结合"。
2 体验育人模式的教育实践价值
网络化与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及以学校为基本的空间活动范围,以课堂与网络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的现实封闭性。真实社会环境的鲜活性、复杂性与竞争残酷性使之存在着很多学生难以想象的情况,有许多学生离开相对封闭校园后,面对开放社会环境,在身体和心理上接受各种考验后出现各种"适应不良"的情况。让学生多数时间离开校园到社会中去锻炼,无论是在时间上、管理上都难以马上实现,基于此背景,提出在学校内人为创设仿真社会环境,把模拟教学课堂向校园进行衍生,开展基于社会环境模拟下体验育人模式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体验式教学的研究,在实践上,对课堂以外的环境的模拟开展实证研究,对学生开展行为训练,创造性地运用学校条件创设社会化环境,实现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 社会环境模拟下的体验育人模式的运用实践
体验式教育被人们接受后,有学者陆续提出用情景模拟进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定条件和基础上,对事物或事件发生与发展的环节、环境和过程进行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自己所设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进而提升能力的方法。具体来说,笔者认为社会环境模拟下的体验育人模式的运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除了是一个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还是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社会环境模拟下的体验育人模式的运用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教师要扮演着指导演、导者、催化剂、备用信息库的角色,重在对学生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的引导。教师要从情景设计、教学的组织、材料的选用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全面分析。(2)注重与社会环境的衔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加之文化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招生就业市场化,需要大学生立足于专业知识,扬长避短地开展各种知识实践运用活动。但多数学生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或社会活动时,会出现活动丰富但不具备系统、延续性的现象。由于大学生对于自身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发展也局限于无选择性、无目的性,所导致培养的实践能力不能与以后的环境产生一个有效地链接。
(3)注重育人与专业的融合
依托专业构建服务平台是对体验式育人模式的践行,旨在结合学生专业所学打造不同的社会实践服务平台,展开社会实践专业服务,让学生在践行服务中看到专业知识各个概念、公式、术语的转化所带来的改变,让知识与现实世界产生联结,并不断理解社会、职场及自己,形成自身的体验。在践行“专业服务+服务专业”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时,尝试结合高职院校特色专业打造专业服务平台,不同的高职院校依据专业构建服务平台。
(4)注重激励保障机制的构建
在“社会体验教育中,通过搭建专业化社会服务平台展开社会实践服务,同时,可以尝试通过“任务驱动+合同学分制”展开具体的专业服务实践。即对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服务赋予一定的学分。同时,根据社会服务项目需要制定专业服务任务,任务制定后,展开任务招标工作,具有相同专业背景的若干专业服务团队进行竞标,竞标胜出者参签订专业服务合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展开社会专业服务实践活动。
4 总结
育人体验模式不仅能够从时空上提升环境教育的开放性和可持续性,在校园内模拟职业环境与氛围,突破以往活动的片段式,进行大学生全面性的体验式学习研究。另一方面,还能够以学生德育和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分阶段、分层次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阶式创设不断变化的环境,与学生仅仅依赖个体体验或各类型活动比,通过具体的实践,解决大学生出社会适应不良,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扩大体验式育人体系的空间和作用。以此打破以往德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知性论"为主导的理念和模式,提升他们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以此来使之成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更能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未来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殷成志.大学生管理社会化环境的模拟教育[J].教育评论 2014(11)
[3]杨海.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哲学基础刍议[J].科教纵横,20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