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滨
摘 要:《庄子》作为先秦诸子著作的代表,其语言反映了上古汉语尤其是战国末至汉初汉语的基本面貌,也是后世典范的文献语言的源头之一,因此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庄子》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哲学著作,哲学的推演和阐释需要基本的概念,抽象名词则担当重要角色,对《庄子》抽象名词进行细致扎实的认知文化机制研究,总结在中国语言史上的多重价值有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
关键词: 庄子;抽象名词;认知文化机制
从语言的词汇角度看,《庄子》抽象名词体现出庄子特有的哲学思想,是对前代词汇的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使词汇不断得到运用推广。独具特色的抽象名词在后世典籍中频频现身繁衍,作为道家典籍的特色词汇至今流传不息,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以语义为主,语法为辅的方法把《庄子》中的抽象名词单独列出进行分析。抽象名词表示抽象事物,这些抽象事物不作为实在的事物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主要是一种认识的产物。
1.《庄子》抽象名词数据分析
根据《庄子》名词所显示的类聚群分关系,参考《尔雅》、《释名》与现代意义类聚类词典《古辞辨》等著作,可将《庄子》名词中抽象名词划分为九类。
1.1本原规律类,共有名词123个。
例如:大方、本根、妙道、太初、玄天、大命、圣道、道、常、本原、大清、 阴阳、大道等。
1.2思想精神类,共有名词65个。
例如:精神、性情、性(天赋)、事心、天光(自然流露的智慧之光)、血气(精力)、天机(自然赋予的领悟能力)、性命(天赋的秉性)、贼心(邪恶的思想)等。
1.3情感心理类,共有名词110个。
例如:忧患(忧虑)、性(习性)、佚乐、意(心意)、喜好、天性、深情、大情、成心、常性、情欲、哀、大惑、人情、乐、喜好、情性、情1(本性)、情2(感情)等。
1.4鬼神类,共有名词14个。
例如:鬼神、鬼、皇(神)、上神、仙、魂、鬼事、魂魄、帝1(一方神)、帝2(最高神)、西王母等。
1.5福祸类,共有名词21个。
例如:大灾、福、害、患、祸、吉、吉祥、孽、天幸、喜、至害、大难、善、 灾、难、咎(祸)等。
1.6伦理道德类,共有名词49个。
例如:大德、大义、大信、礼义、下德、天德、玄德、至仁、至礼、至信、仁义、道德、节(节操)、全德、仁1(仁爱)、三德、上德、至德、中德、忠、特操、高义、高节、辱、礼、丑(羞耻)等。
1.7赏罚利益类,共有名词38个。
例如:功利、功名、利害、益、恩、声名、刑1(惩罚)、利1(利益好处)、利2(利润)、名分、赏、权势、功(功劳)、跬誉等。
1.8事件事业类,共有名词41个。
例如:官事、国事、事业、人事、情事、机事、事、业、公、至治(最好的治理)、时势等。
1.9 其他,共有名词90个。
例如:大略、大全、时势、技、艺、公是、名实、宾(派生物)、病2(缺点)、 精2(精华)、天时、兆、质4(对象)等。
抽象名词共551个,占普通名词总数的23.14%,其中本原规律类居多,情感心理类次之。“精神”“心斋”等抽象名词首次出现,抽象名词中的本原规律类实属《庄子》专有的特色。
2.《庄子》抽象名词发展演变的根本动力
2.1庄子的哲学认知方式
《老子》本原规律类抽象名词有28例,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道”,56次,其次是“德”28次,其他词的使用频率平均在3次。其中表示境界的有四达、无极、大白、大成、上德、太上、玄德、和2(境界)。《庄子》本原规律类抽象名词有123例,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道”,174次,其次是“天”,134次,然后是“天地”93,“德”63,“命”27,“理”23,“阴阳”20,“本”14,“道”13,其他词的使用频率平均5次。表示境界的有大宁、大均、大定、大达、大备、大至、和理、妙道、平陆、圣道、中道、至道、大妙、大同异、混芒、参寥、疑始、小同、无竟、至极、旦宅、同帝、无穷、芴漠、虚静、纯白、空虚、至一、太冲、两行、玄冥、大阴、和、至重、至尊、太虚、四达、无名、无响、天遊。数量上是《老子》的几倍。
“天地”、“天”、“本”、“道”、“德”的使用次数,明显的增多,可以说是剧增。一方面与篇幅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老庄之间某种血脉关系,庄子对老子哲学概念、哲学范畴是继承和发展的。老子和庄子都谈“道”,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的观念,并加以发展,认为世界是无目的性、非人格化的“道”所产生的,不同在于,老子对“道”进行了客观的实体性的描述,通过各种“言不尽意”的方式全方位展示“道”的实体含义。庄子不同,很少描述“道”是什么,更多的是讲境界,所以有心斋坐忘的修行途径。即使是描述“道”,也只讲其性,不论其实。《大宗师》中讲“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是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太极”作为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首次出现。庄子重视的是认识“道”的性质之后,人的心灵状态,关注“道”和人的关系。在他看来,“道”不是玄虚的,不是高深的挂空概念,通过心灵的修行,“道”可以内化为心灵的境界,天人合一。庄子把生命看成“气”的凝结,死亡是“气”的消散,将人放在广阔的宇宙自然之中,心胸豁达,视野广阔。单纯表示气的抽象名词有:气、气母、气机、太和、太极、太一、天和、大一、一气、委和、六气、涬溟、纯气、邪气、地气,是《老子》所不具备的。 “心斋”“坐忘”都是心灵修行的方式,是一种内省的工夫,庄子的“道”乃是一种宇宙精神、心灵境界。追求博大的心境,开放的心灵,精神上的自在逍遥,关注体道之后所产生的境界。
老庄对比,会发现有的词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例如“无名”,《老子》:“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王弼注:“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名”指“名称、概念”。“无名”指“道”。《庄子·庚桑楚》:“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成玄英疏:“履道而为于分内者,虽行而无名迹也。”“无名”成为一种境界。
《庄子》作为哲学著作在《老子》的基础上更为细密精专,理论的建构逐渐完善和丰富。抽象名词中以本质规律类为例,一个表示最高范畴的“道”或称作“太清”或“纯白”或“太初”或“大本”或“大方”等等,一方面体现出不同的取象方式,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道”所具备的境界层次,庄子所关注的重心在于身在尘世,心之所向和所达。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以及文化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2《庄子》的阐述方式
《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它的“三言”笔法,即寓言、重言、卮言赋予了《庄子》“微妙之理”和“精绝之文”。
关于寓言的解释,南宋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所说较有代表性:“寓言者,以己之言借他人之名以言之。”庄子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并不直接把他的思想理论陈述出来,而是借助一大批虚构人物如支离疏、王骀、哀骀它、叔山无趾、伯昏无人、齧缺、王倪、蒲衣子、意而子、支离叔、滑介叔、瞿鹊子、长梧子等等来替他发表看法并申述其观点。
对重言的理解,《南华真经口义》云:“重言者,借古人之名以自重,如黄帝、神农、孔子是也。”“借古人之名以自重”,即借重以往那些尊者、长者、名人之言,用来中止争辩。
卮言是上升到道的层面的言论,凡是描述道的性质、总结道的功用、阐述道的特点以及从道的角度观照天地万物的言论,都是卮言。庄子通过寓言、重言说理以后,用卮言进行总结。有时候,他又直接以之阐述其哲学思想。
虽然“寓言”、“重言”之间存在着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别,但卮言将两者巧妙连结起来,使《庄子》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三言”所言说的重点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庄子真实思想的具体呈现。通过“三言”的互相配合,使得《庄子》:“虽恢恑譎怪,佚宕于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道,而风云开阖,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阙。古今文士,每每奇之。”(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释题》)。
庄子善用寓言明“道”,统计发现,它的寓言题材范围可说是无所不容,包罗万象,庄子宏绰的视野和超绰的想象力使他充分的利用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形形色色。体现在抽象名词中,本原规律类、思想精神类、情感心理类,鬼神类、福祸类、伦理道德类、赏罚利益类、事件事业类等词汇分类细化丰富,无不被他信手拈来,化作意象传达“道”的信息。《庄子》是哲学,但其中始终存有一个与逻辑体系相纠结的形象体系,深刻的哲理通过各种形象的类比和寓意而展示。
2.3.词汇取象方式
抽象名词中以本质规律类为例,一个表示最高范畴的“道”或称作“太清”或“纯白”或“太初”或“大本”或“大方”等等,体现出不同的取象方式,或来自于自然对象,或来自于事物性质状态,或来自于抽象概念。“道”的他称远远丰富于《老子》,庄子在他的直觉体认中可以精准的把握抽象概念的核心。《庄子》偏重对自于事物性质状态、自于抽象概念取象方式的使用,《老子》则偏重于自于自然对象、自于事物性质状态取象方式的使用,从中可以明确庄子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影响到词汇的取象方式,由从原始自然中提取抽象概念转向更为抽象化理念化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2]王先谦. 《庄子集解》. 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90年版.
[3]刘文典. 《庄子补正》. 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 中华书局,1983年版.
[5]钟泰. 《庄子发微》.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陈鼓应 《庄子的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庄子新论》中华书局,2015年版.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