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欧美燕(1980-),女,湖南衡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摘 要:“陪孩子玩”成为新一代家长共同关心的课题。但很多家长在面对这一课题时却苦于不知道怎么陪孩子玩。就如何陪孩子玩,作者根据自己的育儿经验提几点建议:让孩子带你玩;放手让孩子玩;像孩子一样玩,以及陪孩子慢慢玩。
关键词:带你玩;放手玩;像孩子一样玩;慢慢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89-02
近年来,随着70后80后荣升为家长,家长们的育儿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玩耍”和“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可与此同时,家长们又增添了新的烦恼:我要怎样陪孩子玩?孩子在玩时,我应该和孩子一起玩吗?要和孩子玩点什么呢?不少家长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点子。于是市场上就涌现了大量的亲子乐园、游乐世界。每逢周末,家长就乐此不疲地把孩子送过去,自己则抱着衣服拿着水壶站在一旁,成为孩子真实的服务者。
作为一个2岁半孩子的妈妈,我也曾纠结过。亲子乐园那么新鲜,孩子在乐园里那么快乐,还有什么比孩子快乐更好的玩耍方式呢?何况我也不用再绞尽脑汁去想各种玩的点子。但是作为母亲,我不想让游乐场喧宾夺主,我希望能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去,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我希望我母亲的身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的影响。于是我不断地尝试和思考,以下就是我在陪伴孩子玩耍过程中的些许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让孩子带你玩
我时常感觉陪孩子玩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情,总期望自己能想出更多点子,引导孩子去玩,或者希望孩子能按照我的要求去玩。可谁曾想,孩子根本就不按我的安排,而是天马行空地随意发挥,而且在玩上的才华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朋友送我一套套圈,刚开始我自以为是地教孩子认识套圈的颜色、形状、大小,教孩子由大到小排序,没几天孩子就失去了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套圈掉在地上转了起来,孩子看到以后捡起套圈往我手里放,“妈妈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继续着“妈妈转圈圈宝宝捡圈圈”的游戏。后来某一天我突然看到孩子开始尝试自己转了起来。再后来的某一天,我居然发现孩子自创了一套转圈圈的法门:利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套圈,转动手腕,悬空丢出去,套圈在地上来回几次跳跃之后,原地转了起来。更神奇的是,我们几个大人也尝试像他那样转圈圈,居然怎么都转不起来。这套转圈圈的游戏成了他的独门绝技了。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带着孩子去玩,结果孩子却只自顾自地玩。我们带孩子去逛公园,孩子在公园门口被一堆沙子吸引,专注地玩起了沙子;我们绘声绘色的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把书翻来翻去,搬来搬去。我们把陪孩子玩当成是一项任务,殊不知孩子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带着孩子玩呢?不如让孩子带着你玩,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体,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玩伴。
二、放手让孩子玩
对于孩子的玩,很多家长免不了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和烦恼。担心孩子在外面玩耍弄得全身泥,一天换好几套衣服麻烦;如果在游乐场里一起玩的孩子太多,又担心孩子们之间会争抢玩具、你推我打,担心人多空气不好,病毒细菌容易传染。尤其是在家里,刚刚把玩具收拾好,“哗”的一声,那边满地又洒满了积木。家里的一些物品,孩子却当成玩具玩得不亦乐乎。沙发上的靠枕,孩子一个一个全都丢在地上,还坐在上面“骑马马”;米缸的米,也是最爱的玩具。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们最常用的办法是严格限制和厉声制止。而我的做法恰恰相反。我不仅不会限制幼儿玩,还会创造条件让孩子玩,甚至陪孩子一起玩。孩子喜欢玩米,我就把米缸拿出来,递个漏勺给他玩;孩子喜欢玩水,我会为孩子端来一盆水,捞起他的裤角任由他踩水,也会在孩子洗澡的时候跟孩子一起打水仗;孩子喜欢模范大人扫地,我特意买一个轻巧的扫把给他;孩子喜欢学大人择菜,我会检出几根豆角,任由他拉扯;孩子喜欢把枕头搬来搬去,我就会和孩子一起搬。
孩子有“玩”的需要,玩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从不限制孩子玩,甚至想尽一切办法放手让孩子去玩,只要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我们都应该尽量让孩子多玩,尽情地玩,而不是先考虑大人麻不麻烦,孩子脏不脏。玩是孩子的天性。3岁前的孩子,一切物品都是孩子的玩具,给孩子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尽情地让孩子玩,这是我们家长最不应该嫌麻烦的事儿。
三、像孩子一样玩
很多大人不屑于和孩子一起玩,因为和孩子玩的有些游戏实在太弱智了。心理学家曾说过,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成人的天性。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心里的那个孩子逐渐被规范,玩的天性也被压制。当我们陪孩子玩时,家长只需要把自己往回找,小一点,再小一点,让自己内心回到孩童时代,以孩子的心态、孩子的智商去玩。记得儿子会爬那会儿,儿子在前面爬,我跟在他后面追,我一追他又爬,我再追,他再爬,孩子乐得不行。孩子有段时间很喜欢撕纸,我和他一起撕,一边撕一边用嘴把碎纸吹向上空。孩子把娃娃紧紧地抱在怀里,拍拍,摇摇,煞有介事的哄娃娃睡觉。我也走过去抱着另一个娃娃,和他做同样的事。孩子在搭积木,一块块垒起来,我也和他一样一块块垒起来。他在玩卡车,我也玩卡车。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自然地把我当成了他的玩伴,并开始关注我在游戏中做什么,然后我们再一起探索新的玩法。 一旦我想让孩子尝试新玩法,我会尝试语言的引导,我不会说“我教你玩”或者用命令的口吻“你应该这样玩”, 我会把自己当成是孩子的玩伴,和他一起想:我们还可以怎么玩呢?
四、陪孩子慢慢玩
心理治疗大师亚历山大.鲁宏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个性,像树的年轮,是一圈一圈发展出来的。婴儿的一圈,代表爱和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玩耍及嬉戏;少年的一圈,代表创作与幻想;青年的一圈代表情爱及探索;成人的一圈,则象征着现实与责任。一个完全的人,要具备上述所有特征。这一圈一圈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程序。如果一圈未完成或被破坏,人的个性就会损伤或发育不全,而最容易失去或被压制的就是孩童玩耍及嬉戏的这一圈。”中国的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活得不充分,孩子成长太快了。1岁要求做2岁的事情,2岁要求做3岁的事情。我们家长常常像那拔苗助长的农夫而不自知。在玩游戏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中就能反映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我们太过功利地强调玩耍的功利性目的,就是家长们理解的玩中学,因此我们对孩子的玩非议多多,“不能这样玩,应该那样玩”诸如此类。当然,“玩耍”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玩耍”的娱乐性功能,而不是学习性功能。我们太在意游戏的功利的、外在的学习性目的,而忽视孩子在玩耍过程中体验快乐,就是对“玩耍”的意义的曲解,是本末倒置。玩得开心是最首要的,其次才是追求在开心的同时又学到东西。那么怎样让孩子真正体验“玩乐”的快感?其实家长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学会等待,让孩子慢下来,慢慢地陪伴孩子玩,不需要急于教孩子什么东西。无论多么简单的游戏,慢慢等待,总有变化发生。放慢我们的脚步,不要让我们孩子过早负担未来的事情。
当然,静下心来专注地陪孩子玩也很重要。很多工作中的妈妈常常在自己特别疲惫的时候陪孩子玩,结果想陪又没心情陪,做不到又内疚。其实人的精力不可能365天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当你感到特别劳累的时候,那就坐在孩子身边,或者躺在孩子身边吧,孩子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助手,让你帮忙拿拿东西而已。
(作者单位:江门幼儿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仲美芳.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J]福建教育,2015(42).
[2]韩铭.陪孩子玩 别给太多禁止[J]祝你幸福(最家长),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