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梅婷
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理念,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
1. 创设有效问题。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思维强化为训练程序,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都成为研究者。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激疑性、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的问题,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教学境界,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或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橘子”时的细节呢?“背影”在行文中起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活”了起来。
2. 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问题当作一种形式,为了赶进度,让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走过场,只给学生二、三分钟时间阅读文本,然后就得回答老师设计好的各种问题。且不说这二、三分钟内学生对文本内容了解多少,更谈不上有自己的什么感悟了。因此,我们不仅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文本,更要确保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时更要给以足够的空间,以便让学生得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想法。
二、点拨探究方法,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尤为重要。一篇课文的标题,是读者首先接触到的文本内容,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它更是一扇明亮的“窗户”,推开这扇窗,就有无限的风景相迎,扣住课文的题目,就能抓住课文跳动的“心”,提升课堂的阅读成效。如:八年级下册课文《寻找时传祥》,读题后,教师可诱发学生探究: 题目中的“寻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寻找”?时传祥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文中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时传祥?又如:我在教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时,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思考是谁送谁?学生为探寻答案而细读诗歌,从诗歌的末两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理解出是故乡水送诗人。随后我乘势追问:水怎么会送?这句话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这是一种什么写法?你们还能举出有类似写法的其它古诗文吗?这种写法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异曲同工之妙?(学生经过探究发现,举出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和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这些句子都用了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把山水、明月写得活泼多情。)这样步步推进,引导发现和思考,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教学效果。可见,从小小的课文标题入手亦能深刻挖掘文章内涵,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集中而重点凸显;当我们独具匠心地读题、析题、评题之时,无疑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拓展了思维的发展,获得了审美和情感的享受,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起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曹刿论战》时,对“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同学们提出了质疑,有同学认为鲁庄公“鄙”,有同学认为鲁庄公不“鄙”,面对同学们针锋相对的观点, 我表扬了他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勇气后问全体同学:“对于庄公有无远谋这个问题,来一场辩论如何?”大家一致同意。?其次,可根据课堂实际,进行分组讨论、提问,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仔细听并作回答。最后比一比,哪组同学提的问题最好;哪组同学回答得最好。因为学生的提问是面向全班同学,强烈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会激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解答问题。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允许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他学习需要的问题,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思索,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