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后,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被迫失业,闲置在家。更高的技能与知识能够促进劳动力的高就业率,这是人尽皆知的,但是幸福感与就业和隐性再就业的关系究竟如何却难以知晓。
【关键词】幸福;就业;隐性再就业
一、幸福与就业、隐性再就业
1.幸福感与就业成正比
数据显示,当就业者的幸福感上升时,其就业的概念也会相应的得到提升。这也就是说,幸福感的提升会促进就业。就业概念在男女之间的比例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男性的的就业率要高于女性的就业率,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还没有得到科学检验,不过想必和男女的社会角色存在一定关系。除此之外,就业率与年龄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数据显示,当人的年龄越高时,其就业率也会越高,直至75周岁。事实上,就业率的阈限远高于我国法律规定的退休年龄。退休后返聘或退休后自主创业的在我国并不少见,尤其是一些手上有余钱或者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率会不断得到提高,但是在退休年龄之后,这种增长的趋势会较为不明显,而在25-45岁之间,是我国就业率最高的年龄段。
2.幸福与隐性再就业息息相关
幸福感的提升可以明显的提升就业率,但是幸福感的提升是否能够提高隐性再就业呢?隐性再就业是指劳动力在失业之后,往往不能找到全职工作,所以只能通过非全职工作来实现再就业,对此类人,我们通常称之为隐性再就业。隐性再就业是实现就业的一种形式,所以隐性再就业的情况对我国的就业整体情况也起到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当劳动力失业时,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经济来源,因失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会大幅提升,这时候的幸福感就会下降。而且,因失业造成的幸福感下降基本不具有调和性。也就是说,因失业造成的幸福感降低将会一直持续,直至他们找到新的工作。数据显示,当劳动力实现了隐性再就业时他们的幸福感会得到提升,而当他们的幸福感提升时,隐性再就业的比例也会得到提高。
二、幸福影响就业的机制:初步的经验证据
1.幸福感是影响生产率的重要机制
所谓幸福感通俗来说,就是能够使人感到舒服、愉快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激发人的潜力,同时也会增加人的注意力与精神力,所以,幸福感的提升是能够促进人积极向上的。那么,在工作中,就会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率。一个具备更高劳动生产率的人在工作中更加具有競争力,也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幸福感因为提升劳动生产力间接提高就业率就变得顺其自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劳动力的竞争力在不断的增加,如果幸福感的提升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升。那么,劳动力的竞争力也会得到提升。就业率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提升。
2.增加社会资本是幸福感影响劳动力就业概率的重要机制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很多时候,事情能不能办成就看有没有“关系”。所以社会资本的增加也是增加就业概率的一种重要方式。那么社会资本、幸福感和劳动力就业率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感觉幸福的人一般来说积极向上,具有正面的情绪,更容易吸引他人。所以,幸福感高有助于增加他们的社会资本。数据显示,男性较女性而言少于动用他们的社会资本,而女性更愿意通过中介渠道获得当前的工作。通过对原因进行分析,可能是这个社会男性比女性更加具有竞争力,所以,男性更少通过社会资本来获得工作。因为在市场中男性比女性更有竞争力,同逻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少的利用其社会资本,想必也是因为市场竞争力更强的缘故。虽然在社会资本在促进就业概率上在性别上、受教育上存在不同,但是社会资本总是或多或少的促进了就业概率的提升。
3.幸福感促进个人工作搜寻
幸福感可以促进劳动力工作搜寻。但是也有相关证据显示,高幸福感可以促进个人工作搜寻,而低幸福感也可能促进个人工作搜寻。一个具有高幸福感的人,他有正面的情绪,较丰富的社会资本,更高的生产率,所以就业率更高。而一个低幸福感的人,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尤其对男性而言,承担着更多的家庭经济压力,在工作搜寻上就更加努力。一个搜寻工作更为努力必然会促进就业率的提升。所以,不管是高幸福感还是低幸福感,只要达到一定的程度,都能促进个人的工作搜寻,从而提高就业率。但是这两种幸福感对就业的促进效果却又是不同的。高幸福感的人更能得到认可,所以工作过程中是发自内心的,生产率会得到提高,而且此种人能得到更多的认可。低幸福感的人往往是受经济因素影响,一旦此种影响因素消失,工作的热情可能会随之降低,那么对就业率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总结
幸福感的高低与就业存在巨大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像知识量一样能够明显的显现出来。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幸福感对就业与隐性再就业的影响。因为幸福感对就业与隐性再就业的影响是不明显的,但是却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高幸福感能够极大的促进就业率以及隐性再就业率。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失业后,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是自己活得工作,活得更好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覃坚.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周琳.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5(6).
[3]吴杜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5).
作者简介:
王静(1987—),女,汉,江苏常熟,本科,莫城劳动保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