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紧扣目标强化指导

2016-05-14 04:12顾小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答题审题散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散文以它“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摄人心魄而独占一隅。学生如能领略散文的神韵,必能对散文阅读应对自如,感受美,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散文阅读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

首先,教师要对散文阅读有足够的重视。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渗透着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精华。认真研读作品是散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在评讲林如求的《听雨的奢侈》这篇散文时,即使课前学生已经阅读过文本,并完成了相应的题目,但教师在评讲过程中仍然要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再次大声朗读文本,并圈画出体现作品主旨的语句。对于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吟咏、反复体会,才能领悟出其精髓;圈画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也是学生理解、消化、深入挖掘文本的过程。

如《听雨的奢侈》这篇散文阅读的第5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你觉得作者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真的是“无稽和过分”吗?为什么?学生一下子就能从文中发现此句是文章最后一段,那么,此句必是总结了上文,所以,在分析这道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再次快速浏览文章、深入文本,找到答题区域,而且画出相应的句子,这样才能使题目迎刃而解。

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文本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在课前充分准备,做一个真正有语文气质的语文人。

二、散文阅读的方向:注重目标达成

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最低标准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认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换句话说,就是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读题时,结合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2.审题时,掌握题干中的注意点;3.答题时,知道如何扣点得分。

在制定这三个教学目标时,要针对学生平时作业中审题不清、答题混乱的现象,从强化审题意识、强化文体意识、强化规范意识等方面去达成目标。当然,散文阅读,最为根本的还是从散文本身的文体特点去形成目标,比如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散文“贵散又忌散”的特点,散文必须有一条贯穿全文线索的特点。也就是说,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者,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教给学生散文阅读之“道”。

不是完全遵循了散文阅读之“道”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阅读的第1题: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描写雨的句子,请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一句,并说说该诗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文中的句子除外)。解这道题本身并不困难,但部分同学写的句子来自文中,这显然是审题不清,问题的最后明显提示要求“文中的句子除外”,对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再次读题目,并圈画出题目中的注意点,一圈一画之后学生知道了这道题要注意这几点:一是找的句子应该是描写雨的;二是要说作者的情感;三是句子不能是文中的。有了这样的审题意识,学生才能审题准确,答题规范。

因此,要想真正达成目标,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它、感悟它、欣赏它。

三、散文阅读的目的:注重方法指导

散文形散,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没有脉络,没有头绪,思路不清晰。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难题,无论它怎样“散”,它的“神”却是“聚”的,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构思焦点,即关键词或关键句,这即为阅读散文的技巧之一。

比如《听雨的奢侈》的第2题要求学生“找出‘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的语句”。这种句子的寻找其实是有规律的:联系上下文到文中去找答案,特别是出现在段首或段尾的中心句。有了方法,找出表达感受的语句就不是难事,就能把握本文的构思焦点。

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遇到类似的题目便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让散文朦胧的面纱不再朦胧。这样的题型是学生常见的,也是平时训练得较多的,对学生而言,需要复习平时已经掌握了的答题技巧和规律,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以方便记忆。

解题方法是阅读散文的技巧之二。有的放矢,学生面对散文将不再畏惧。

顾小莉,教师,现居江苏海安。

猜你喜欢
答题审题散文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邀你来答题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