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生命化教学成为研究热门问题,尤其是叶澜发表“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一文更是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相关论述集中于研究生命化教学的理论建构、生命化课堂教学等,对具体科目的生命化教学研究还不够,在此,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让语文教学走向生命化。
一、生命化是教学目标而不仅是方式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其能生存于社会,让其生命价值最大化。生命化教学更适合作为广义的教学目标存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
最近看了BBC视频《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这是2015年英国拍摄的关于中、英两种不同教学方式比较的纪录片。中国5位优秀教师赴英国博航特中学进行教学实验,中国教师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对博航特的几十名初三学生(基础不一)进行传统的中国式教学(大班制),一个月后科目考试,结果令人震惊。中国式教学班级各科目平均分高出英国式教学(小班制、按基础分班)班级10多分,因此博航特中学也在考虑建设中式学校。虽然这经过了媒界剪辑,视频真实性程度有待考证,但作为教育研究依据对比纪录片,这也值得我国教育界思考。
将生命化教学作为目标,而教学方式则可以根据具体国情、学情进行创造性地调整。在英国中学,课堂教学不必进行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知识灌输。学生学业负担小,是因为英国政府福利政策好,学生无升学压力和生存压力,小班制的实验式、探究式教学都是符合英国国情的,而中国中学则不然。中国大学,生命化教学方式可以普遍应用,因为大学生没有高考压力、有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人格心理,所以教学方式要适合国情和学情。
二、教学过程中带入个体生命体验
现代语文课程教学,更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在授课时,首先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思考的过程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其次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超前性或者滞后性),同样的问题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容易,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也许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和表达个体体验。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语文教学中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节省大量教学时间,利于创造高效语文课堂。
教学不能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生存能力,必须要有“体验”的参与。因为“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充满着生命意蕴和情调”。教师应在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入个体生命体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与教学内容对话,了解教学内容、建立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构建间接知识和真实生活世界的联系,将自己原有的生命体验和新的内容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最终发展为社会生存能力。
三、编制生命化的语文课程
皮亚杰的儿童智力结构说将儿童的智力发展分为四个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感觉运动智力阶段(0-2岁)、前运算智力阶段(2-7岁)、具体运算智力阶段(7-12岁)、形式运算智力阶段(12-15岁)。他指出:“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我们应考虑到每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布鲁纳在皮亚杰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主义课程论,他认为,课程内容体现的认知结构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一致。
生命化的课程内容应符合不同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特点。如在小学语文古诗的选择安排上,应选取形象鲜明的古诗,便于学生对具体意象的感知,像杜甫《山行》、柳宗元《江雪》,诗中鲜明的意象符合小学阶段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像曹植《七步诗》、孟郊《游子吟》等诗则放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面较好,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是比较发达,更容易理解诗中的内涵与主题。
生命化的课程结构应是螺旋式。依据与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相符合的形式,尽可能早的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随着学习年级的提升,使所学习的学科基本结构不断拓展和加深。知识是有结构的,合理的知识在于结构能与客观事物相符,能很好地说明事物。因此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动态、可以建构的。在语文课程设置方面,可借鉴这种方法。一篇文章的教学既要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又要为后面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做铺垫,这样就形成了连贯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还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同时,编制螺旋式语文课程,有利于避免知识的重复而浪费教学时间,也有利于知识的综合和迁移。
姚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