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红
摘 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主要课程,承担着国家大政方针“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任务。将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基础”课教学中应做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相对接;创新理念与大学生改革创新相对接;绿色发展与大学生人生环境相对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大学生道德修养相对接。
关键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基础”课;对接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226-02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领会成为各高校学习的热点,如何继续让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点思考与研究的领域。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接的有效途径。
一、进行基础调研,深入了解学生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关注情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师生间展开了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系列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十八届五中全会,随时总结十八届五中全会内容外,从所教授班级中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通过跟踪记录,为所研究问题积累了较翔实的第一手材料。
(一)调研对象
2015级客运、测量、信号、高铁、铁工五个专业各抽取一个班,五个班共212名学生。我校为高职院校,多数专业都是针对铁路行业设置的,学生的特点是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大约在8:1左右;理多文少,理文科生比例大约在6:1左右,因此调研的結果上倾向于高职理工科男生。
(二)调研方式
1.问卷调查。向学生发放《高职学生关注十八大以来各次党代会的调查问卷》,各阶段问卷的回收率平均在96%左右。
2.走访调查。每班抽取6名学生,共30人左右进行访谈式调查。
(三)调研目的
调研活动旨在了解学生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经过教师引导之后、接受过相对系统的学习之后的思想变化、知识领会程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问题,吸收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深入地将十八大以来,尤其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入课堂,让学生自觉地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
(四)调研过程
第一阶段:2015年10月26-11月10日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召开之后,通过调研得出学生两周来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关注情况。
第二阶段:2015年12月5-15日 在这一学期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讲座》中,相关专题结合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在讲座结束后通过调研,得出学生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掌握提升情况。
(五)调研结果
上表反映了学院大部分学生对十八大以来所召开的党代会有较高的关注热情,对十八届五中全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同时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此关注度、了解程度偏低,具体的调研结论将在下边相应的解决方案中阐述。
二、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基础”课教学中
从上表中看出,学生对十八届五中全会有一定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讲座》结束后,一部分学生有了进步,这说明实践活动和系列讲座都是富有成效的。本文是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如何让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基础”课有效对接,如何让学生自觉地学习党代会精神,而不是被动地把他们留在教室中。这就需要将他们最关注的问题融入教学中,找寻有效对接途径。“基础”课内容分为绪论和八大章节,这九部分内容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具体的两者内容对接为以下六点。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相对接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讲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和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时,应该把到2020年全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创造人生价值相结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学生个人的工作、生活结合起来,使这一奋斗目标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追求。
(二)创新理念与大学生改革创新相对接
在讲授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时,可以将创新理念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讲授时可引入“互联网+”行动计划,让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点燃创新激情,自觉地融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来。
(三)绿色发展与大学生人生环境相对接
在讲授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第五、八章的相关内容时,可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热点问题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美丽中国图片展”或专题讲座及讨论、“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法”专题以案说法等形式融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要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
(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大学生道德修养相对接 在讲授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和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时,可以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专题讲授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尤其是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使其成为引领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源泉。
(五)将改善民生与大学生职业精神相对接
改善民生是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更是大学生首要关注的问题。可将这一内容融入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当前国家对高职学校的扶持力度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标准,培养学生职业自信、提高职业素养;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鼓励学生要勇于实践、敢于拼搏。
(六)依法治国与学习法律知识相对接
整合第六、七、八三章法律部分的内容,结合依法治国方略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教学。让学生领会其中的精神,从具体的法律构框的基本理解提升到积极支持中国依法治国方略和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层次上来。
三、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授课教师可以从课堂之外的很多方面提升学生对十八届五中全会,乃至中国政治的关注度,加强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培育,帮助学生了解政治、关心政治、参与政治,在校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政治生活氛围。
(一)提高理论水平,教师真学真信真用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要对自己所教的理论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接受。教师还要具备敏锐的政治触角、开阔的教学思路,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教师的语言艺术、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当教师以自身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修养学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时,自然会得到学生的尊敬,那么理论知识和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传授就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
(二)加强理论学习,学生愿学易学践行
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理论的方式讲授相对来说较枯燥,很多内容说教意味较浓,容易引起一部分学生的抵触心理。师生之间这种心理感觉上的不相容,必定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有近距离的感情沟通,如果仅是上课来下课走,这样很难吸引住学生。教师应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必要的政治知识,增加有关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渐渐形成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认识,当然这对于一部分高职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习。
(三)利用多种方式,营造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气氛
在调研结果中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有80%以上的学生是通过网络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其他是通过电视、收音机、报纸、校园媒体了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手段,拓展知识面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可以通过学生QQ群、论坛、微信等学生常用的网络沟通工具,即时与学生沟通,教师与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沟通反馈和在线指导,要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学习十八以来尤其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中。
总之,大学生有义务关心中国政治,关注国家的重大事件,应继续关注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是关注自己的未来。作为“基础”课教师,有责任引导更多的学生关注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当然,仅仅靠“基础”课及教师们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整个学校、其他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5.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14-10-29.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