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楼梦》中除了宝黛爱情这一主线之外,还描写了诸多人的爱情故事作为陪衬,如柳湘莲与尤三姐,贾蔷与龄官等。表现形式虽然各异但是实质均属悲剧,描写篇幅较少,审美内涵却不同,同样给读者带来了深深地震撼和深入的思考。其中贾蔷与龄官的爱情更具有代表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贾蔷与龄官爱情悲剧形成的原因,从而透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腐朽堕落。
【关键词】贾蔷与龄官;爱情悲剧;原因
《红楼梦》一直被奉为现实主义作品的经典,虽写爱情,实写社会,究其根本就是对封建伦理道德这一社会现实的批判。在全书中除了宝黛爱情作为主线外,又有秦钟与智能,柳湘莲与尤三姐,贾蔷与龄官等的爱情悲剧作为主题的延伸,其中尤以贾蔷与龄官的爱情悲剧更具典型的现实意义。在全书总体的艺术构思上,贾蔷与龄官的爱情作为宝黛爱情的延伸,起着对宝黛爱情对比和衬托的作用。这种对比主要表现在男方对女方的态度上。与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密意、关心体贴相反,贾蔷不能理解、关怀和同情龄官。第三十六回通过宝玉之眼写龄蔷爱情,巧妙地将宝黛、龄蔷两种爱情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贾蔷对龄官始爱终弃的态度变化正好反衬出宝玉对黛玉爱情的忠贞不渝。小说通过龄官划蔷的极痴来写宝玉的痴极,局外的宝玉尚能体贴龄官的痛苦,而作为当事者的贾蔷却无法理解,相形之下,更加凸显了宝玉这一绝代情痴的形象。另外,在情节安排上,龄蔷爱情直接促进了宝黛爱情的发展,真正使宝玉的思想净化并使其情爱观升华的是龄蔷爱情”,第三十六回“识分定情悟梨香院”才是宝玉情感发展历程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他对女儿“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对清净秀丽的女儿常常产生爱慕之心,直到龄蔷爱情才使他幡然醒悟。自此宝玉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故该回目大书特书曰:“识分定情悟梨院”,对这一重要关目读者不可不察。作者把“绣鸳鸯梦兆绛芸轩”和“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两个情节并列于同一回目,显然别有深意。如果说,在此之前宝玉只是在梦中亦即潜意识里本能地拒绝金玉良缘,那么现实中的龄蔷爱情则明显地启示着木石前盟对于他的意义。
《红楼梦》中贾蔷是“个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的少爷,龄官虽是戏子却是才艺超群、相貌出众。在外人眼里可谓是男才女貌,而且从“龄官画蔷”和贾蔷对龄官的百般迁就来看,二人也算得上情谊深厚。然而不管表面上二人看起来多么合适,可是从二人相爱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这份感情对谁都只是镜花水月。探究其中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第一,二人身份的悬殊差异。贾蔷是“宁府正派玄孙”,可谓出身高贵,而龄官则是“娼妇粉头之流”,是受人轻视的戏子。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如果没有贾元春省亲,贾蔷采买戏子,他们的生活也许并不会有交集,恰是这个巧合,则带给了他们之间另一个不同的身份,贾蔷作为宁府正派玄孙是主,而龄官作为府内优伶是仆。爱情在贾蔷与龄官之间产生,它超越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抛开了阶层的偏见,成为了这二人心灵的归属,发乎自然而流露真情。然而不管他们如何挣扎都无法逃脱悲剧的结局,因为爱情发展下去的结果则意味着婚姻,在封建社会中婚姻是合二姓之好,要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完成的,在封建“礼”的约束下尊卑有序,上等人与下等人不能通婚。
第二,二人不同的成长经历,所导致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贾蔷一出生就注定了高人一等,虽然父母早亡,然而从小跟着贾珍过活,又与贾蓉最相亲厚,在长辈的溺爱下从小就养尊处优,并且接受着正统的封建贵族的教育,也因此沾染了一般纨绔子弟的恶习。贾蔷性情阴鸷骄横,表面上虽识大体、知进退,但骨子里却阴沉凶狠。书房中,当挚友内弟被欺辱时,他只是背后挑拨将金荣用计制服,借刀杀人之计用得炉火纯青;夹道屋里,受凤姐之命做圈套时他先亲后辣将贾瑞戏弄于股掌之间,笑里藏刀之态跃然纸上。由此可见,他世故圆滑,善于顺着豪门权势耍心计,这是和贾蔷的出身教养以及生长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而龄官呢?是“娼妇粉头之流”受人轻视的戏子,在《红楼梦》中虽然没有提及龄官的身世,但是是不难猜测的。《清朝通典》载,凡人“一入倡优践行,就是玷辱家门宗族”。由此可见,龄官应当是家境贫寒,才会被迫入了梨园行,在此后生活亦是奔波漂泊,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存。在这种流浪生活中龄官当见到人生百态,由于地位低贱,必为为世俗所所唾弃,而相貌出众,想来为此也会惹来不少登徒浪子的非议。也正是这样的人生际遇让龄官形成了自尊、倔强、敏感、和孤傲的性格。
贾蔷的圆滑世故与龄官的敏感自尊就充斥着他们性格的矛盾。而贾蔷与龄官的内在的冲突则在二人的价值取向上。贾蔷是极善于钻营的,对他而言有利可图之人远比其他人来的更加亲近。这可以从“闹书房”时,他的心理和行为看出。当看到秦钟受辱,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和贾蓉最好”,正要出头又忖度了一下,怕與薛大叔之流伤了和气,于是便挑拨了宝玉的小厮茗烟制造出一场混乱。贾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深知,宝玉虽然在贾家备受宠爱,却无权无势,而贾蓉却是宁府里的二号人物,薛蟠更是现今大富的薛家当家之人。孰重孰轻他已取舍分明。此处贾蔷所表现出的看贾蓉、顾薛蟠、用宝玉的态度,已充分说明了他这种价值取向。相对于龄官来说她的价值取向则要单纯得多,在龄官十八回第一次出场时,将《游园》《惊梦》换成《相约》《相骂》以说明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而且换戏的本身也说明了她的率直和倔强。价值取向上的背离则成了他们内在的另外一个冲突。“龄官画蔷”中除看得到龄官的痴,更读得出龄官对贾蔷与自己身份地位悬殊和性格取向不同的矛盾与迷惘。
不论是世家公子与梨园优伶,还是宁府玄孙与府内女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礼教观念深植于人们思想的时代,身份地位的差异都成为了横亘贾蔷与龄官之间的鸿沟。
贾蔷与龄官的爱情在《红楼梦》中虽然所占篇幅甚小,但却具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它作为宝黛爱情的主题延伸,在主题上与宝黛爱情是相一致的,同样充满了女性意识的苏醒,提倡个性解放,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妇女观,女性的出现不再是作为男性的附庸,而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思想意识的个体,同样为后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先河。在通过对贾蔷与龄官爱情的深入研究更加深入的理解作者想要批判的现实,从而反观现代社会理解现行的人权平等,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等观念对人性解放的重要意义。另外,在情节内容上,蔷龄爱情对宝黛爱情的发展直接具有促进作用。“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一回对宝玉更是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宝玉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博爱在男女爱情之中是不被认同的,而他从小便是生长在脂粉堆中,流连于众女之间,号称“绛仙洞主”,直至龄官划蔷才使得宝玉认识到爱情是要用情专一的,在此之后便做到了“弱水三千,只饮一瓢”。此种安排也正是作者对男女之间感情的一种期许,而通过对贾蔷与龄官爱情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脉路了。
【作者简介】
单鹏飞(1986—),男,汉族,吉林省农安县人,本科学历,长春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及安全监管信息中心助理馆员、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