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2016-05-14 04:12王雅洁
商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老龄老龄化养老

王雅洁

策划前言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程。人类从脆弱的婴孩逐渐成长为年富力强的成人,而后,体力和精力一天天衰减,又不得不回到最初那个脆弱的自己。都说孩子承载着我们未来的希望,而老人注定是明天的我们。

纵然自然规律难挡,人类文明却让这个过程更具意义。

百善孝为先。在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一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早在夏朝,就明确把对老人不孝列为犯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圣人孔子推崇的理想社会;南北朝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养老院的雏形。

新中国成立后,老人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心之所系。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老人节”的设立、养老金并轨改革、助推养老产业发展……尊老敬老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亘古未变。

不可忽视的是,在中国这片体量大、发展快的神奇土壤上,一粒种子可以成千倍地萌芽,一个问题也能成万倍地放大。从1981年的“壮年型”社会到2000年迈入老龄化,发达国家几十年到一百年的进程,在我国仅用了18年。未富先老、高龄化显著、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资源配置不合理、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加等挑战呼啸而至。

挑战的另一面是机遇。随着老龄化的推进,养老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发展服务产业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推动力量。养老服务、养老人才、养老产品等缺口逐步显现,新的增长点正在孕育。

不论是今天的他们,还是明日的我们,吃饱穿暖已经不是安享晚年的唯一标准。如何优雅地老去、享受生命的另一种色彩,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正努力攻坚的课题。这不仅是一种传承、一份产业,更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标识。

“孩子,当你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擦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多么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这首写在养老院墙上的诗,曾经感动了无数网友,也成为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真实写照。

未富先老的考量

今天,当一个老人的头发渐渐变白,不仅反映了一个个体的生长过程,还参与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大事件当中。1950-2050年是人类人口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百年人口世纪,前50年是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后50年是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60多个国家进入超老龄社会。

虽然中国现在还不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更严峻、问题更复杂。据联合国预测,1990至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仅为2.5%,而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的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中国老龄化速度都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照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约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24%,届时全世界每4个老人之中就有1个来自中国。

从某种角度说,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必然趋势。人类寿命的不断提升,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但呼啸而至的银龄潮,依然会以惊涛拍岸之势冲击未做好充足准备的我们。

未富先老是首要痛点。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或更高水平,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同时,对银龄潮的措手不及还体现在了诸多方面。家庭养老负担重、矛盾多,空巢、失独老人涌现;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单一、收费较高;社区养老人才少、专业化程度低等等都会影响新一代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由人口快速老龄化诱发的矛盾正在蔓延,且已由老年个体向老年群体扩散,由单个家庭向整个社会层面传导,由养老问题向整个经济社会全局渗透。中国2020年要进入小康社会,2050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始终伴随中国前行。这场“亡羊补牢”之仗,将成为明天的我们,能否能真正享受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果的关键。

突围老龄化之困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养老”一词以8次的高频率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政府针对老龄化社会来临的新情況,第一次将养老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从人社、产业、金融、保险等各个方面开始了面向银龄中国的转身。

要想带动躯体转身,无疑需要每块肌肉的力量。怎么转、向哪转更需要每个细胞的摸索和感知。一大早,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会长杨乃发便开始了忙碌的日程。下午三点要接待法国考察团的到来,第二天还有来自英国的项目需要对接。其中,已经与英方就全市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调查项目进行了两次洽谈,这也是青岛市民政局今年委派养老协会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

杨乃发说:“这类项目将使我们对全市阿尔茨海默症老人有一个更系统的了解,有助于今后的定向照顾和服务。目前。养老国际合作已非常普遍。但是从我们自身的国情出发,并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模式。国情不同,养老模式也就不同。经济发展状況不同,消费者的观念意识也不就同。我们可以不断地合作和学习,但都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作为全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山东的转身备受关注,寻求国际合作只是其中一项。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千万不要小看社会养老,这是朝阳产业,属于经济新动能。发展养老产业,将老龄化负担转化为新型红利的确是突围的利器。

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每年高达7000亿元,但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不仅意味着我国老年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商机,同时也表明了老年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

杨乃发说:“虽然企业参与养老产业的热情度很高,但基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消费观念和养老的公益性质,养老产业盈利不易。政府很了解这个行业的难度,所以才会出台这么多政策扶持。当前,最需要的就是政府牵头,先把市场培育起来。”“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将每年安排10亿元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并将从2016年起,提高符合条件的民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

事实上,公共财政投入一直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是,对于一个养老需求大、增速快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效仿北欧高福利国家的大包大揽政策。发挥市场能动性,引入民间资本推动养老金融发展、培育商业养老保险市场都成为了政府在保障基础养老之外,助推养老产业发展、解决养老资金瓶颈问题、突围银龄潮的另一利器。

孝在城市细微处

有了国家的重视、市场的期待、资金的筹备、保障的健全之后还需什么?杨乃发认为,还需精细化。

精细化首先表现在养老产品的研发制造中。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说:“老人用的器具,目前都是统一化的。一个轮椅,无论男女、高矮胖瘦、半自理或不能自理,都是统一规格的。这就不能给老人提供舒适的使用感,也不能满足现在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需求。”据了解,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下一步将与相关的科技企业合作,依托行业平台,在两到三年内打造自己的生产基地,努力为老人提供更多个性化器具。

其次,他认为,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还需更加精细和专业。近几年,政府对于养老机构和人员的补贴力度很大,机构的专业性也得到了大大提升。但是在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方面还缺少一支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更需要建立一个行业标准和监督机制。

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提供了哪些服务?是否有相应人员进行监督走访?走访调查的反馈信息是否属实?真正的居家养老服务,并不是单纯的家政服务。特别是对于失能老人来说,他们的需求不只是打扫卫生清洗衣物,还有医疗护理、吃饭喂饭、精神陪护等等。而这些服务内容的规范标准和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假若能填补这些细小的空白,将大大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老年人的被服务体验。

目前,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已经成立了培训委员会、评估委员会、标准化委员会以及慈善爱心护理队等多个部门,计划3年内打造一支600-900人的标准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

细化,还应体现在城市的每个细节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勇曾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而在我们过去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对城乡环境的需要,所以我们所建的大部分是问题城市。若干年后,就要进行大量改造,将付出更大代价。为此,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便首次提出了建立老年宜居环境体系的目标任务。2013年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首次专设了一个章节来谈宜居环境。养老宜居环境并不只是风景秀丽、环境宜人,而更加强调方便老人生活居住的设施条件。如今国内养老地产和养老社区的试水,可以说是打造城乡宜居环境的初探。

以何种方式老去

在向老有所依的社会迈进时,还应看到,除了吃饱穿暖、健康长寿之外,老年人的精神状況正成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曾根据热线样本和全国其他城市的老人心理状况做过统计,我国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问题的检出率为39.86%。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精神状況正拷问着社会的良心。

从事了十几年养老事业的杨乃发说:“其实养老很实在,不用唱那么多高调,但是一定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心甘情愿为老人付出、服务、奉献。过去吃饱穿暖就是养老,而今天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养老文化,提升养老服务,关注老人的精神状态。”

这是一位养老从业者的宣言,而对于每一个有老人的家庭来说,心存感恩之心、以尊老敬老为家训、践行孝亲文化不仅是为构建老有所依的社会贡献力量,更是不容推辞的责任。

当我们集体迈入老龄化,社会中的每一个结构都会因此发生改变。而作为这项工程的主体,老年人的选择也同样影响着整个社会。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谈道:“只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老龄化问题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现在互联网发展,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也在提高,很多小青年做的事情,老年人也可以做,比如写个评论、做个编辑之类的,七八十岁的人也还可以做。如果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处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仅能够妥善解决,还可以继续创造财富,造福社会。”

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庆年虽已退休多年,却仍步履不停地忙活在养老前线。他曾在自己的文集中这样写道:“古人有诗曰‘人见白头悲,我见白头喜。一般说来,白头者,年老也。这是客观规律,决非人力所能改变的。然而,人生如同一支蜡烛,若能燃烧自己,释放正能量,照亮周围,亦乃一大乐趣。”对于每一位老人来说,退休后安享晚年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乐于发挥余热,他毕生的经验和所得都将成为社会财富,与社会的变化也将紧密相连。

渡边淳一在《熟年革命》里为自己这一代人更名,他们不再是“白发一族”,而是“白金一代”,他们的座右铭是:不被世俗左右,充满好奇心态,追求人生所爱;不惜赞美他人,不忘自我欣赏,优雅洒脱有点“坏”!作为第一个进入“超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这样的声音,反映出日本老年人在老龄化社会中开始找准自我。

而对于中国正在老去的一代来说,他们无疑是过去几十年社会发展成果的开拓者和亲历者。尝过苦日子、见证过奇迹、视野极大开阔、物质基本饱足。他们对于老年的规划更具个性和多样化。“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叶芝的诗,让变老也韵味悠长。当你老了,优雅地迎接夕阳,坦然地拥抱明天,这是国家给予新时代老人的自信,更是每一位白金一代应有的心态。虽然,这并不容易。

猜你喜欢
老龄老龄化养老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