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书锋 周奎英
最近在班级听课,有一点感触颇深:有的老师太注重评价,太注重给学生以有形、有声的激励了,课堂上充斥着溢美之词,并且黑板上画了“评价表”,教师时时处处在给学生评分打气。虽说符合“新课程理念”,但较之以往的教学存在矫枉过正之嫌。于教师而言,不加节制地“口吐玫瑰”可能会引起“芬芳”缩水;于学生而言,长时间地浸淫在甜言蜜语中未免会自我意识膨胀,产生不切实际的自我幻象。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老师的气象很小——他似乎只是在靠“馈赠”去获得“朋友”,而不是去奉献自己诚挚的爱;他似乎不会用正确的方法去赢得人心。“巧言令色”的课堂给人的感觉只能是华而不实且“速生速朽”。
课堂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遇、碰撞、触合。“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的吟诵唤醒另一棵树的歌唱。”在这样富有诗性的教育描述中,课堂乃至整个教育生活因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赖而减少分歧,并促成愉快的合作,形成并日渐加深彼此之间的默契,创造出生动和谐、曼妙会心的生命境界。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教学具有唤醒和鼓舞作用,给学生以信心,催其奋进,并使他的学习潜能得以激发和放大。事实上,基于师生相互信赖基础上的心灵默契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因为师生之间有默契,所以就算没有任何语言,彼此也能懂得这是一种更深层次、更有效度的双向激励。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人的任何行为都存在着利益考量的问题,课堂教学也不例外。“默契”投入的“教育成本”仅仅是微笑、鼓掌、抚摸等肢体性语言,甚至是“零投入”——完全依靠一方对另一方的适应而发生作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几可忽略不计;而它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除了即时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以外,它还具有发酵作用——教学默契可能会引发管理默契,即时默契可能会形成长时默契,一方感受到的默契可能会变成师生的双向默契。特级教师魏书生当年在中学执教时有时因为外出参加业务活动一两月无法直接给学生授课,但他的学生学习、生活井井有条,课业成绩在平行班中仍然名列前茅,这就是默契的效应—— 一种高性价比的课堂“正能量”在支撑和维系着一种良好状态的存在。默契是一种势能,默契关系中的老师就像星星,学生不一定每时每刻都看见他,但学生知道,老师一直在那里,在自己的方寸之间,在用温暖而满含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
默契关系的“训练场”主要是课堂,“默契”来源于教师对学生日积月累的研究和训练。长期用心地观察、熟悉学生,教师就会看出学生内在的神韵来:他喜欢表达吗?他的反应是快而概括型的,还是慢而准确型的?他会及时调整思路吗?他善于倾听并能从同学的发言中获取有益的信息吗?……只有知悉学生的特长和特点,教师才能知道什么样的“球”适合传给他,他的“球路”可能会有怎样的变化。当然,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和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心理关系为前提的——如果学生不愿和老师“传接球”,那么无论怎样的“好球”都失去了意义。所以尊重和无条件地接纳学生永远是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每一位学生都无一例外地渴望自尊以及他人的尊重,只有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才会抬起头来审视自己以往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开辟一条自我完善的新旅程,并充分挖掘、发挥自身的潜力。教师真正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搭准他们的脉搏,理解他们学习的甘苦,以“同理心”者的心态与学生共同关注和探讨某一问题,使得学生的情趣在被激活时产生认同效应,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尤其要善待所谓的“后进生”——他们只是潜能被各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善待一个“后进生”就是善待每个“后进生”,就是善待全体学生——好的心理场域应该谨防“一人向隅,满座不欢”的负面情绪的蝴蝶效应。要在“后进生”身上倾注更多的爱,善于通过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来对他们进行肯定和激励,让其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严格地说,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课堂的建设者。教师应该忘记师生间不是上下级关系,不是先知与后知、知多与知少的关系,而是带着一颗关爱之心真实地面对知识或艺术。高质量的“默契”形成于学生获得高峰体验的时候——此时他和老师共同探究、彼此辩难,重在寻求启示,提出问题,而不过分看重结论。不管是对于“后进生”还是“优秀生”,与之建立默契关系的实质都是满足其内心的期待,并以此促成相互理解和支持的良性循环。有默契的师生,即使只说半句话,对方也能接上后半句;即使不说话,也能有会心的微笑;即使都在保持沉默,也可以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切尽在不言中。
关注课堂、关注教育世界中真实的问题,我们永远无法回避师生的状态问题。我们拥有很多教育测量的方法用以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但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最可信任的方法仍然是当事者自身的感受——师生的感受是很可贵的东西,上出一节好课,凭的是感受,而不是技巧,只有师生默契的课堂才有打动人心的、深刻持久的力量。我们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什么?创造一种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默契状态,创造一种心照不宣的无言的感动氛围——这是人成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当然,最好的默契不单是看教师在不在状态,也不单是看学生在不在状态,而要看师生互动是否在状态。“默契”是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没有无缘无故的默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要与学生一道,带着美好的人性期待摒弃“排斥”状态,超越“适应”状态,最终达成洋溢着生命温暖的“默契”状态。默契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但它能大幅度地提升教育的品质。我们常常看到、听到人们谈论他所受及的教育,谈论者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时候往往谈的都是关于“默契”的细节故事。感人心者,岂独一个“情”字。
能否与学生达成默契归根结底是教师学生观的问题。教育需要人与人的理解,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平等,而我们传统的“传道者”身份恰恰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教师总是被先行设定为知识乃至人格的优越者,理直气壮地对学生施加想象中的教育。当学生成了我们的“拯救”、“塑造”对象时,一方居高临下,一方居下仰高,人与人之间何以“默契”?默契不是华丽的词汇,也不是虚伪的语言,它是心与心的如影随形、爱与爱的花香鸟鸣、情与情的明眸善睐、思与思的洗耳恭听。惟有消解了身份隔膜,切身感受了成人世界对生命的珍视和器重,学生才会实质性地参与到教师作为“首席参与者”的教学过程之中,才会在课堂上“感悟”与对话“共舞”,“激情”与“理性”齐飞。
而此种状态下的默契课堂本身即具有生成、聚合学生成长能量并使之最大化的功能。“你回答得太好了”之类的“正面表扬”大多属于画蛇添足之举,说不定会弄巧成拙,让学生觉得矮化了自己。有价值的教育过程有其内在的温度,它对师生双方都具有感染和启迪作用,并使他们能够持久地沉浸在探索与创造的激情之中。教育需要强调“生命在场”,为师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姿态,努力理解学生,并以灵活的教育方法为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服务——好的课堂应该体现的是教师因为个体的独特与多样而提供的千变万化、落落大方、适得其所的服务,而不是充斥了形高实钝的、价廉物俗的各种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