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课后练习题库系统的实现

2016-05-14 19:09杨文彬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在线考试

杨文彬

摘 要:随着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成为中小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校都加大了资金投入,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ASP的在线课后题库的建立顺应了基础教育的需求,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 ASP题库系统 随机抽题 在线考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教育部制定的《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工作核心目标中也指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面大幅提升。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开通数量达到4500万,使50%的教师和30%的初中以上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并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

教育信息化不能是空话,不能只停留在观望、探索阶段。近几年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为中小学信息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大胆实践创新,把互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中小学教育当中来。本文以此为抓手,阐述中小学生课后习题练习手段与互联网技术应用相结合方面的一些心得和思考。

一、利用ASP技术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平台

基于中小学校信息化发展需求和特点,可以看到中小学校有改善信息化现状的需求和愿望。但由于学校在这一方面的专项经费很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另外中小学也没有专业的网络维护和管理人员,技术力量比较薄弱,使得整个学校信息化方案构建进退两难。

很多学校都希望探索一条既投资较少又不需要太过专业维护的信息化提升之路。通过大量的比较实验和筛选工作,笔者认为基于web的ASP互联网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切入点。

ASP的主要功能是将Web数据库访问功能、基本组件、HTML、脚本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在服务器端运行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根据来自浏览器端的请求生成相应的HTML文档并回送给浏览器。不同于以往的HTML只能作为静态网页浏览查看,使用ASP能够创建以HTML网页作为用户界面,并能够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Web应用程序。通过使用VBScript或Javascript这种脚本语言,编写嵌入在HTML网页中的代码。在进行程序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它的内部组件来实现一些高级功能(例如Cookie)。还有,ASP的最大贡献在于它的ADO(ActiveX Data Object),这个组件使得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十分简单,所以进行动态网页设计也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情。此项技术经费的投入不是太大,而且也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跟踪维护,仅需要配置一台普通服务器,提供必要的硬件就可以。因此基于ASP技术的web客户端开发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方式。

2013年笔者受邀为万柏林区一所小学设计了一套基于Web的在线题库系统,考虑到并发数据不是很大且业务量实际情况,系统采用了ASP+Access数据库结构。功能大致为:按照知识点分类测试练习功能;随机抽取题目,做到各类题库全覆盖;支持单选、多选、判断、材料题等多题型;支持重点知识解析功能,全面分析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知识点;错题回看功能,为学生个体提供可能出错的原因;利用大数据平台,记录分析总结学生个体的登录信息,在其后续登录中,会优先出现之前出错过的题目,强调反复练习,加深印象;模拟考试功能,限制时间答题,到时强制交卷等。系统采用校级、老师、家长三级管理模式。

因篇幅原因,本文着重从随机抽取规定数目某类题型的功能来介绍本系统的实现。这部分功能主要有:(1)每生只能登录两次系统,两次都没有完成正常答题则按当日未完成处理。(2)题面上共20道单项选择题。(3)答题时间限制在半个小时内,可以提前交卷,到时自动交卷并同时显示本次测试分数。

二、程序设计步骤

1.数据库设计

考虑到学校经费情况及实际的服务器配置需求,为该校选择配置了一台至强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8+IIS,采用Microsoft Database数据库连接程序设计方案。这样的方式对于并发数据量不是很大,且数据库要求稳定是较为合适的。数据库连接方式也比较简单,采用每页加载以下代码方式完成数据库连接:

<!--#include file=“conn.asp”-->

dim conn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

(“ADODB.Connection”)

conn.connectionstring=“Provider

=Microsoft.Jet.OLEDB.4.0;

DataSource=”&server.MapPath

(“database/sajdyfhask.mdb”)conn.Open

2.登录界面设计

网站首页是网站的精华,也是网站的精神集中地,虽然网站首页一般都不具备功能性,但它是让用户有访问兴趣的最有效手段。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首页设计上采用了中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些公众人物图片、动漫形象,从心理上缩短了心理距离,学生不再把网站看作是枯燥的试题测试,而是在轻松愉悦中完成答题。

根据中小学生在web端操作上的实际情况,在设计的时候采用Trim函数消除文本框左右两侧的方法确保数据尽可能完整地传递到下一页面。传递页面方法为method=“post”,接收对应采用request对象。随后分别赋予了用户名和密码。因有conn.asp的作用,此处可以省略ADO控件连接数据库的重复代码。用一句sql语句就完成了对输入账号内容的判断,同时还可对登录次数进行判断(因为要求最多可登录两次)。

系统的顶层架构是设计的最关键部分,管理员的层次、级别、分配体现了程序的严密性和科学性。题目的来源、监管由校方负责,组织专人审核,严把质量关,杜绝问题题目进入系统。题目的分类筛选、每道题目分配的合理时间及分值应该由具备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负责。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师对题库中的题目进行分类筛检,对不适合新课标的题目进行撤换,保证题目时刻保持最新状态。另外在答题结束后,教师对每个孩子都可以进行针对性回复,这也是课后互动的重要补充方式。家长只可以看到题目和孩子历次考核的时间和分数。分数还是目前量化知识掌握状态的较好方式,通过分数,家长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与孩子交流体验。同时,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客户端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教师管理员把问题汇总整理后在课堂上统一解答,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效率。系统中的管理员层次界定脉络清晰,分级合理,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三层管理员模式需要账户采用分级判断的方法,不同管理员进入系统后权限不同,界面也不同。校方管理员可以导入题目,教师可以删减更新题目和检查学生做题情况,家长只可以检查孩子做题情况,学生登录后只可以做题。该处使用了session指针对象在数据库中游历的方法,定位相关记录后,将登录次数字段自动加1。如果用户名错误或者登录次数超过规定次数,那就提示错误并且返回Index.asp重新登录。如果成功会在登录界面中显示学生学籍号、姓名等欢迎信息,同时也可供用户核查信息。

3.随机抽题并选择界面设计

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做作业时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拖拉现象严重等问题。系统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这一情况,具体做法是对每一个题目都进行了仔细的挑选和设计,通过采样分析、实例测试后每一道题目都分配了合理的时间。孩子在答题前可以选择按照固定时间或是按照分配时间。如选择固定时间则默认为30分钟,选择分配计时则按照每一题目分配的时间计时。选择后者的好处就是强制学生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做题目上,做题期间不能有多余动作和左顾右盼行为。时间不可以随意浪费,否则便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题目,希望通过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孩子珍惜时间、专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完成后可以比较每一题目的合理完成时间,对比自己的做题速度,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0道题的代码大致如下:

Randomize

sql1=“select top 20* from timu order by Rnd

(-id+“&Rnd()&”)”

初始化随机因子的目的是每次出现不同随机题目。Order by Rnd(-id+“&Rnd()&”)使得每次抽取20道不同随机题目,题目会呈现在设计好的表单中,此外在题目最右侧设计添加了两列字段,一列是考生选择答题的列表选择框,另一列是文本框所链接的标准答案(设置hidden属性页面浏览不显示)。同时,系统还具有常见错误题目高频率抽取功能。具体设计思路是为每道题目均设置一个flag标志字段,该题目每做错一次flag自动加1,flag值的大小决定了被抽中的概率。另外每名学生信息表中有一个高概率出错题目编号项目,用于记录该生出错率高的题目编号。这两个字段的值组合在一起共同决定了随机因子的抽取概率。

4.将选择项和标准答案值赋数组

在规定时间完成答题后选择答案和标准答案分别赋值给两个数组变量arr(20)和brr(20)。接收到上一页传递来文本框内容是一个字符串,用mid(result2,1+(k-1)*3,1)方式截取出了每一个选项并依次赋值给循环数组arr和brr。至此测试学生选项和标准答案分别进入到两个数组中待比较计算。

5.成绩计算显示设计

判断两个数组arr( )和brr( )的值关系,如果相等则总分sum累加1分,否则不累加,完成考生成绩的计算。

与孩子及家长的沟通必不可少,特别是与家长的沟通尤为重要,系统中专门设计了家长留言栏,用以收集家长对题目及操作界面的各种建议和意见。对孩子使用后学习效果的变化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评判是对本系统最重要的评价。

考试结束后提示框会立刻显示考试分数,家长和孩子都会在第一时间掌握答题情况,而且可以回看错误题目,并给出参考答案进行对比,同时还会给出几个可能的出错原因来帮助孩子理解问题。

6.题库的采集和更新

目前题库中的题目来源主要有:购买各大专业网站提供的正版授权题库、市面各类权威培训机构出版题库、全国名师名校题库大全、本校任课老师精心编制的适用于本校学生的各类题目。这些题目是老师们多年教学的心血,非常适合本校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了丰富题库作为保证,系统运行就有了基础。题目录入采用主流的Excel文件导入方式,简单易用,中小学教师不需要专业知识均可以自如掌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校级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对应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导入已编制好的题库。对于时间久、不适应新课标要求的题目可以根据时间、关键字等信息删除。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21世纪头1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将从三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就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可见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特别要重点扶持和发展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虽然作者已在这一领域做了多年研究,但系统设计中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1)系统目前还没有实现操作题;(2)数据库引擎有待进一步优化;(3)系统使用需要进一步简化。笔者在后续版本的升级中会着重对以上方面进行修改。

目前该系统已经正式线上运行两年,约千名学生进行了测试,运行稳定。

参考文献

[1] 姚碧芬.一种基于B/S模式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J].福建电脑,2007(1).

[2] 徐凯.基于ASP技术的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J].徐特立研究,2006(3).

[3] 裘琳玲,刘成斌.试论基于B/S模式的上机考试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5).

[4] 赵杰,杨丽丽,陈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 肖志刚,张维,韩璐.新世纪ASP动态网页设计应用培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 谢夫娜,丁兆海.软件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7] 白清玉.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评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8] 刘伟.汉川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9] 尹伊.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10] 朱莎.美国、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在线考试
基于Java的考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大学物理在线考试与分析系统
效率观下高校课程考试形式的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移动互联自主学习考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iOS 平台的智慧课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系统实现方法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在线评教与在线考试融合的思路探讨
基于MVC模式的在线考试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