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摘 要:马克斯·韦伯的这本书中通过对东西方文明的对比,阐述为什么资本主义在西方发展,而在同时代的东方却停滞不前?作者试图用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教义,来解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资文中也论述了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中的禁欲主义之间密切的关系。这本书揭示了一个积极向上、勤俭节约的资本主义的正面形象。
关键词:新教;天职;资本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070-02
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理解,西方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马克思虽没有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但在资本家和封建土地所有者的对比中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解读。韦伯突出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兴起的意义、重视禁欲主义、勤奋和节俭,突出个人在资本主义的作用,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和新教伦理中的禁欲主义有着密切的关联。桑巴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由企业家的精神和市民精神组成的统一体。托尼认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道德伦理的缺失,宗教的冷淡和个人主义的发展会带来恶果。托尼跟韦伯一样重视宗教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他明确提出个人主义的发展,从社会伦理、公共道德转向私人道德和宗教冷淡主义,个人主义的泛滥、社会公共道德的缺失,会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受约束。格林菲尔德认为民族主义促进经济的发展,用“民族主义和经济持续发展”来解释资本主义精神。舍勒从心理体验结构来分析资本主义精神的源头,在资本主义精神的行程中迈步向前的,不是具有王者气度的商人和组织者,而是心中充满怨恨的小市民。
马克斯韦伯的这本书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在西方得以发展,而在同时代的东方却停滞不前?文中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分析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资本主义在西方得以发展,作者认为西方文化中独特的理性主义是东西方产生差异的根源,而这种独特的理性主义其实就是西方新教中的提倡的理性的天职观。韦伯认为“上帝的神意已毫无例外的替每个人安排了一份职业,人必须各事其业,辛勤劳作”。天职观要求人们履行上帝给自己在现世中安排的位置,不逃避自己的责任,将劳作作为自己在现世中的任务,合法赚钱、勤恳工作、节俭生活,这样一种理性的生活和劳作方式正是西方文化中独有的。新教在西方地区比东方地区普及,新教徒在西方占有很重的分量。
将目光转向同时代的东方,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的企业,其实早已存在于世界的各种文明国家之中,但却只是西方发展出了资本主义,东方与西方的差别是东方并没有出现新教所提倡的理性主义。在韦伯的《儒教与道教》中,分析了长期占据中国官方正统思想的儒教,儒教伦理观中要求不追求自己不可企及的东西,这种思想就会禁锢人们向上流动,追求美好生活和物质财富的步伐。新教中的劳作观念鼓励人们辛勤工作。积累财富,儒教对于商人地位的评价一向不高,通过读书科举入仕进入上层社会才是值得推崇的。新教为了消除信徒的欲望,对信徒合理赚钱是鼓励的,新教教义受政治的影响较小;儒教适应世界及其秩序和习俗,归根结蒂不过是一部对受过教育的世俗人的政治准则与社会礼仪规则的大法典。①董仲舒改造儒学之后,四书五经作为科考的依据,读书人只能通过学习入学之后才能入仕做官,儒学就是为了服务统治阶级而在封建社会长期合理的存在。新教中的理性行为更多的是与经济和服务上帝所联系,儒教是起着稳定政权,加强皇权的作用。
西方的新教的教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鼓励资本的原始积累,扩大生产,对于勤恳、节俭的资本家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儒教在对于商人和消费者的冲突中,将天平倾向了消费者,这样的差异使得资本主义在西方大规模的发展。经过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人具有多面性,例如对于自己和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标准,而新教中的信徒有一套客观理性地处事标准,对于他人和自己的要求是具有一致性的。新教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可能只是想要单纯的获取财富、节俭生活、奉献上帝,而儒教培养出来的信徒可能会考虑自己的获利途径是否给他人带来了损失,如何能够合理的赚钱同时保全自己良好的名声,他们要考虑的问题太多,反而束手束脚,新教中的资产阶级考虑的仅仅是如何能赚到更多的钱,途径是否违背了一些原则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血腥与贪婪众所周知。
韦伯认为全力以赴的精神、积极进取的精神或者其他可能称之为的精神,这些精神的觉醒都倾向归功于新教教义,而这些精神也是资本主义精神,他的观点放大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追求财富时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研究方向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并没有分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情况,自然也就忽视了那些新兴资产阶级为积累资本、扩大生产,对劳动者的压榨和剥削,也忽视了他们积累资本时罪恶的贸易活动。新教徒中毕业于专门培养技术研究型和工商业专业人才的学院的人数,以及毕业于培养资产阶级的商务性人才的学院的人数较多,这与新教的教义有关,因为他们的信仰排斥安逸享乐的生活,追求忙碌但收益丰厚的工作。受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宗教氛围的熏陶,培养了新教徒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个原因则是新教徒在政治领域的尴尬处境,天主教徒很多都是封建官僚和老牌的商业贵族,他们垄断了政治局面,将新教徒排挤出政治领域,新教徒只能在经济领域开拓自己的事业。再将目光转向同时期的东方,中国的儒教思想却是在抵制培养专门的人才,新教培养“专才”,而中国更倾向于培养“通才”,儒教中“君子不器”的观点,反正君子治学一技之长,而是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而新教徒倾向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无数个在各个领域的专才推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儒教与清教中的天职观水火不容,清教中的天职观所指是人们必须接受神的旨意,履行上帝安排的唯一任务,便是劳作。辛勤的劳作和节俭有度的生活是清教徒履行自己在现世的义务,不去履行自己的工作,就是对上帝责任的逃避。新教徒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回报上帝的恩典,必须在现实中辛勤劳作,努力赚钱。这一特点与资本主义牟利行为的特征不谋而合,具有实质上的统一性。②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便是不断地获取剩余价值、牟取利润。而新教的天职观使得新兴资产阶级为赚钱获得道德和事实上的可能性。而儒教思想培养的君子避开世俗生活,以入仕做官为荣,谋权不谋利;专业的技术培训适合“小道”,即从事基层工作的百姓,儒教士追求的是辅佐君主、追求政治上的地位。新教受到天主教的排挤,无法进入政治领域,而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思想领域占据正统地位,精通四书五经即可通过科举入仕,政治领域中是为儒教士打开大门的。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秉持着士农工商的理念,做官是最受人憧憬的,做生意则是被政府打压的,尤其在政府为儒教士进入政坛提供了科举的决定,所以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君子,在经济领域施展抱负的人很少。而新教徒由于政治上被排挤,教义中又鼓励人们履行自己在现世中的天职,所以新教徒大多活跃在经济领域。
但儒家中的某些思想和新教中的理性主义还是存在某种契合之处,儒教既反对古伊斯兰教中的先知们表达的奢华挥霍的态度,也反对佛教那种拒斥对尘世财富的任何悬系的态度、印度教那严格的传统主义的职业伦理以及清教对理性地专门化了的天职中现世禁欲的营利工作的神话。③新教中也对封建官僚和老牌商业贵族骄奢淫逸生活的批判,以及反对天主教徒隐修遁世、逃避社会责任的思想,两者在生活方式上存在共通之处,都提倡节俭有度的生活。儒教和新教都强调了人在现世生活中,要在各自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中国封建社会通过科举考试给知识阶层以向上晋升的阶梯,通过科举考试,儒教士向政治上层流动,活跃在政治领域;新教徒则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在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相同的。加尔文宗崇尚恩典说,信徒要坚信自己被上帝赐予了恩典,于是在世俗生活中要牢牢把握自己的天职,努力工作。而儒教中也存在恩宠说,儒教士在科举中通过考试,被选拨做官,便是在都城中得到了君主的赏识和恩典。在对待欲望上面,两者也是如出一辙。儒教主张回避美色,孔子认为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妇女是彻头彻尾地非理性的人,同妇女打交道就如同跟小人打交道一样困难。④对美色的沉沦会让君子失去理性,失去匡扶大义的理想。新教中的核心特质是禁欲主义,尘世中的各种欲望,尤其是对于性的欲望,会让教徒迷失方向,而辛勤的劳作和粗茶淡饭能让人清心寡欲,是禁欲的良方。儒教和新教都出自对责任的履行而抵制欲望。
韦伯的这本书中只强调了商人和组织者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却没有分析消费者——市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舍勒说“在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中迈步向前的,并不是实干精神,不是资本主义中的英雄成分,不是‘具有王者气度的商人和组织者,而是心中充满怨恨的小市民。”⑤舍勒认为怨恨产生的土壤在于:价值攀比和竞争机制。小市民作为消费者,购买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资产阶级生产的商品在市场流通,有一部分人的购买会使另一部分人产生嫉妒和怨恨,刺激这部分人的消费情况,消费的增长使得商品需要上升。资本家继续扩大生产,积累资本,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攀比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赢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这样的心理就促进市民加倍努力的工作,来战胜其他的人,获取更大的成就,全社会就会逐渐形成一种竞争取胜、优胜劣汰的环境。
这本书中对资本主义大加赞词,却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视而不见。卡尔·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列强掠夺弱小国家,鸦片贸易、黑奴贸易都是资本积累时期血淋淋的历史。而韦伯全书只见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精神的称赞,只看到了资本家个人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忽视了他们面对丰厚利润时的贪婪和残忍。资本主义精神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背后发展的消极因素。
——————————
注 释:
①{3}{4}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24,232,232.
②袁张帆,蔡璞.天职观对资本主义的影响——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脉络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1).
⑤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7.
参考文献:
〔1〕董正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个人主义还是民族主义[J].世界历史,2007,(01).
〔2〕王艳.“怨恨”的社会为什么有“未来”?——舍勒《三论资本主义精神之问题》的伦理思考[J].浙江学刊,2011,(01).
〔3〕白蔚.三位“马克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06,(05).
〔4〕耿喜梅,严翠玲,柴淑芹.宗教伦理?经济伦理?社会变迁——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内在逻辑及评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09).
〔5〕袁张帆,蔡璞.天职观对资本主义的影响——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脉络探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02).
〔6〕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责任编辑 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