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

2016-05-14 09:29碧珊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观音山庙堂中山路

碧珊

白鹭

来厦门的几个早晨,我是特地在海水未涨潮的时候去看白鹭的。

太阳刚刚升起,轮船还在地平线上,海水带着刚刚苏醒的倦意在有节奏的拍打中一点点为海滩演奏着背景音。我站在岸边,尽量慢慢地靠近那些停在不远处的渔船,看着一只只白鹭在上面或跳跃或扑闪翅膀,有的不时划过天际,给了晴天翠海一个白色的划痕。我曾问过一个此地的渔民这是什么鸟,她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是白鹭啊。

“你们这里没有海鸥吗?”

她忙着撬自己的海蛎子再不答话。

对于一个初到厦门的人恐怕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里很少见到海鸥却能多见白鹭?为什么白鹭不单单生在沼泽或水塘旁却还能在厦门这样一个现代化城市中遍布?厦门人似乎已经看淡了看惯了,除了一两个传说故事外很难给你一个科学的解释,所以白鹭在厦门成了风景,成了标志,或者更进一步说,成了厦门的魂。

在厦门,几乎随处可见以“鹭”字为名的招牌:“鹭岛餐厅”“鹭城特产”“鹭岛海鲜”“白鹭超市”。人们完全地、统一地,不考虑商界差异性规则地都把这个字纷纷写入招牌并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丝毫不在乎会给别人造成混淆感。在我游览过的城市中,以一种动物的名字来遍地命名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但在厦门,这种白如冬雪、倾长如鹤的飞鸟却能如此普遍地占据在各条街道上。每当看到这样的招牌我都会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这座城市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白鹭的。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是它们慷慨宽厚,把自己的栖息地让出一部分来给人类。因此,就好像借房子的租客不能改变屋主的所有权一样,受它恩惠的厦门人必须通过歌颂它,标明它在这块地方上的领土权才能表示对它们的谢意。

我观察过白鹭进食。

那是在海岸边,被很多海蚌壳堆满的一个石桥下面,十几只在渔船上停歇的白鹭盯着海面等待食物出现。突然,其中一只猛冲过来,用长嘴叼起一块浮出海面的蚌肉,叼起后又快速飞离,飞往更远处的一艘渔船。另一只也看到了,箭一样地在后面追了过去,两只鸟就在空中打起了嘴架。后到的那只把蚌肉抢到自己嘴里,可当它刚在一条船上停下来准备享用时,又飞过来三四只白鹭和它争抢,其中还有最初叼起这块肉的那只鸟。它们就这样一会飞起,一会落下,在空中交错飞行仿佛白梭般穿织着空中的网线,那块粉色的肉也在它们口中几易其主。如果单这么看过去,没有人会想到,如此优雅地飞行,如此生动的群鸟正在上演着这样一出好戏。最后,还是那只最先发现蚌肉的白鹭夺回肉块一口吞到肚子里,其他的鸟又各回各处,在原先的位置落稳看着海面,好像没事发生过。

我对它们这种激烈后的平静感到惊讶,这似乎显露了它们有别于他鸟的一种霸道:平稳、精准,更重要的是它信奉着一种强者为赢、败者伺机再起的规矩,让人不敢小觑,印象深刻。

海鲜

对于一个从小生长在内陆地区的北方人来说,厦门的海鲜多得让人惊喜。无论是海滩上、马路边、街头巷尾还是酒店餐厅,海产品被打捞、被售卖、被烧烤煎炸、被制成美味佳肴端上餐桌。

记得有一次,我误闯入一个大型海产品市场,那种现场感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道路两旁,每个摊位前都摆着大大小小的水盆,盆里面游动着各种奇形怪状、颜色各异的海产品。有长的、有扁的、有花斑的、有猩红的,还有长着锋利牙齿的和罩在网子里一跳一跳的,这些本就已经大大区别于北方常见的淡水水产了,更不用说还看到那些摊主都拿着大刀在大鱼身上猛剁下去,像是剁猪肉一样把海鱼拆成几大块在摊位上展示。这种血淋林、赤裸裸又伸手可触碰的场面在厦门随处可见。刚来这里没几天我就对一个爱吃海鲜的朋友说,快点来,赶紧来,这里就是你的天堂。的确,相对于北方多数地区海产品稀少、价格昂贵又不算新鲜的美食条件来讲,厦门的海鲜确实能让人在享受新鲜、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平价的乐趣。即使是我这样不太喜欢吃海鲜的人也会禁不住诱惑,在享受完视觉生鲜大餐后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当地海产小吃的怀抱中。海蛎煎、珂仔煎、炸虾饼、大肠包小肠、沙茶面、鲍鱼卷逐一收下,如果再配上两个光饼,喝上一碗花生汤就真是一个绝妙的晚上了。

老街巷

来厦门一定要来中山路,可来了中山路千万不要只逛中山路。

中山路因为地处繁华又毗邻厦大,商场和店铺聚集,成了想体验厦门本地生活的人必来之地。可你千万不能被它的“路”字蒙蔽了,以为只逛这条路就足够了。逛中山路,主路不是重点,岔路才是关键。

初去时,我也曾从这头走到那头,漫步中山路,流连于它现代化繁华和市井小店交错的海镇风味中,可突然有一天,穿堂弄巷误闯入了一个海产市场后才发现了这片地区的真正奥秘。原来,它竟是一棵树,主干自然茁壮,枝干却更是繁茂。在主路上,你可以毫无计划、毫无目的地随意穿入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巷子,很有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中西合璧的天一楼民国建筑群就深藏在巷子里,还有海产街、茶叶街、美食街、古楼步行街等等,都等着你的双脚去探寻。我就曾在那个海产市场中走进了一间基督堂,看到信徒们刚聚会结束从里面说说笑笑走出来,顿时觉得这个海产市场都有了一种大隐隐于市的脱俗感。漫步街巷,你会发现一个浓郁的厦门,看建筑,看店铺,看市民生活,看香火旺盛的各方庙宇。如果你的游览恰好是在晚上,伴着岛外海水的潮汐声,你会觉得自己恰如一艘夜航船,在这街巷飘摇的航道上,眼望着或红火或昏黄的街灯,在寂静的夜晚驶向你想去的地方。

地名

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繁复,厦门岛的地名有点“各自为政,自成一派”的态度。游走岛内,几乎走不了多远就能来到一个有着单独命名、似有典故的地方。它不同于北京,总是为了标明一个具体方位用某地东、某地西地生把一个完整的地点拆成两部分;也不同于杭州,因为城市发展迅速,不少地名都用某村、某新村来记录这里的曾经。厦门太小,不足以拆分,因为面积的局限,也不可能拓展到给每个地方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聚合精华、增加厚重就成了我对本岛地方命名的大略观感。各种山名,如仙岳山、双狮山、安兜山、龙山;各种叫厝的地方,如何厝、黄厝、马厝、前厝;各种公园,如白鹭洲公园、五通灯塔公园、忠仑公园、南湖公园;各种寺庙无法数清楚,还有厦门大学和鼓浪屿这两个经久不变的旅游圣地也在全岛的交通指示牌上赫然可见。不能错过的地点非演武大桥莫属。它位于西南方向,独立于海岛又自成一派壮观。我曾坐出租车在演武大桥上行驶过,出租车司机不无骄傲地告诉我,这是世界上距离海平面最低的海上立交桥,涨潮时海水距离桥面还不到半米。

“如果从海上面看过来,是非常壮观的呐!”

这种走在桥上的刺激与兴奋真是其他地方怎么都体会不到的。

寺庙

厦门在寺庙文化的传承和普及上让我这个北京人都有点意外。大家都知道,北京因为是几朝古都,在佛教的传承上历来具有代表性。我的老家地处西山山脉,那里有着北京最古老的寺庙,还有两百多年的庙会文化,几乎每个山村里都有一两个小庙。龙王庙、土地庙、尼姑庵这种小型庙堂虽现在也散见于各村落中,但百年内几度兴衰,很多都失去了曾经的辉煌。它们的存在,没了最初供人祈福的功用,多数变成了游人观光的附赠品。但是在厦门却不是这样。

我曾在岛中长走,足迹踏过五通灯塔、观音山、前埔、黄厝、中山路、莲前路等地,从东到南又从南到西,中间还不时网状交错穿行,好让自己的游览更为立体。每次吸引我停下来的都是那些庙堂。它们有大有小,却无一不是香火旺盛。大的庙堂在建筑上极具闽南风格,造型华美精巧,令人赞叹。几层屋檐自上而下呈八字形排列,两头翘起尖尖角,在屋脊上多饰以龙、鱼、麒麟等祥物,通体都是琉璃瓦片贴面。这使得它们既有北方寺庙的高贵艳丽,又不失沿海城镇的异地风情。庙堂里面的装饰就更精巧了。我进过观音山和前埔、黄厝附近的几个庙堂,看到它们四壁都贴满了彩绘墙砖,上面的绘图内容多出自传统故事。有的庙堂里还贴有一块大型浮雕,有人骑老虎的半立体雕刻画,威猛如生。和北方多供奉如来佛、观音、弥勒佛,还有财神、月老、药王等不同,厦门的民间神祇里供奉的神灵更多也更有生活气息,妈祖、三官大帝、龙王、保生大帝、开漳圣王陈元光等等都看到过。无论什么庙,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出处,旁边也多放有免费的香束让人可以燃香叩拜,这又比其他地方进庙要收门票,香也需要自己购买的做法好多了。

有一次,我在路边看到了一个圆形的小塔形状的建筑,走进一看,发现里面竟供奉着龙王。虽然这个小庙外形不佳,龙王又非常“娇小”,但是龙王前摆着新鲜的水果,香炉上的香也还在燃烧,可见此地的寺庙文化是多么深入而亲切。

观音山

提到厦门就不得不提鼓浪屿,也不得不提金门。可鼓浪屿去的游人太多,金门除了满足大陆游客的猎奇外也没其他可写,所以我要写一个和鼓浪屿地理位置相对又和金门隔海相望的地方——观音山。

实际上,我就住在观音山。它是我每日行走厦门的开端,也是夜晚归来后的暂停所在。观音山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厦门感知的开启和发酵。它是一个微缩的厦门,方圆几里内几乎包含了所有你能感受到的厦门特色。海滩、渔村、庙堂、落地生根宛如巨伞的榕树和南国植被、十几家海鲜楼,各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也集中在它的酒店街里面。早晨,可以到海滩上走走,一边看着日出东方,一边在海面停泊渔船的摇晃中感受鹭岛风情。还可以沿着自行车道一直向北跑几公里到厦门马拉松的终点五通灯塔去看看。游乐场和沙雕公园为这里增添了很多童话气息,随处可见的拍婚纱的新人们又让人在海风拂动中被这里的浪漫氛围所感染。如果能赶上下雨,还能在烟雨蒙蒙的街道尽头看到两座灰瓦白墙的徽式建筑楼体,层次分明的马头墙和两排点亮的红灯笼,再加上那似乎停不下来的绵绵细雨,让人置身其中,不免有了一种错认鹭岛是江南的幻觉。

这里的商家喜欢说这样的话:“西游鼓浪屿,东游观音山。”他们似乎很希望把鼓浪屿日渐难以承受的游人分散一部分到这里来。只游西面的厦门之旅是不完整的,只去鼓浪屿和金门的游览也是不完美的,只有将东西两面、海内海外都游览过后才能说:“厦门我去过了,很喜欢。”

责任编辑:黄艳秋

题图摄影:李京伟

猜你喜欢
观音山庙堂中山路
咏兰
观音山倒虹吸工程进入合拢阶段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向观音山出发
从“庙堂”走向“民间”
厦门观音山会所
“中山”符号空间化下的中山路
告别“中山路”
庙堂与山林──朝野皆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