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用来形容武夷山最合适不过。据《武夷山志》载:“武夷君,受上帝命,统录群仙,授馆于此。”“统录群仙”,武夷山自然就是中华第一仙境了!没有巍峨的高度,也没有险峻的峭壁,却就在这一方钟灵毓秀的水土上,孕育了儒道两位大宗师。山魂水韵造就了儒道文化的一个巅峰,同时,儒道文化也为武夷的山水沉淀了几分历史的厚重。
武夷山山名的由来就浸润着儒道文化。远古之时,道家先驱之一的彭祖正是这里的开山始祖,此山更因他的两个儿子彭武、彭夷而命名。彭祖在此修身养性八百岁,后起的道教的修养方法与他的养生之道一脉相承。他的思想也影响了儒家,荀子从治气养性的角度来用彭祖说明养肉体之身的道理,而孔子则更倾慕彭祖的德性。可见,武夷山与儒道文化的互动实是有据可查,并且历史深远的。这种缘分随着历史的发展也不断地深化了。乌飞兔走,白驹过隙,终于在宋代随着一位大儒和一位高道的出生,掀起了武夷山儒道文化发展的高潮。
1130年,刚刚经历过北宋的风雨飘摇,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刚刚成立。就在这一年,一个影响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路向的孩子出生了。他便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朱熹。相传其父朱松曾求人算命。算命先生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这个小插曲可能是后人杜撰,但不可否认朱熹的新儒学体系,也可称为“理学”或“道学”,确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朱熹小时候是个聪明的孩子。四岁便问父亲:“天上有何物?”八岁便能读懂《孝经》。还能发出“若不如此,变不成人”的慨叹。朱熹也是一个兴趣相当广泛的人,早年常常与当时的道学家刘勉子、胡宪等人游学,他不仅对儒学非常感兴趣,同时也醉心于佛道。据说他18岁时参加乡贡,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何其多能也”!
31岁朱熹才开始专心儒学,拜入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门下。所以我们现在常常会听到“程朱理学”。1181年,风华绝代的朱熹结束了自己的宦海生涯,全身心投入到学术当中。知天命之年的朱熹选中了武夷山作为基地,在这片山水之间修建了“武夷精舍”,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在这个时期朱熹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应该是从儒家典籍当中,选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并为“四书”作注,这一注不仅成了宋代“高考”的标准教材,而且一直传承到现在,也就是《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成为其后的士人学习儒学的必读书目。朱熹因此被后人尊称为“朱子”,其著作《朱子语类》更是得到了康熙帝的青睐,亲自为之作序。朱熹的思想不仅仅影响了中国,而且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甚至远播欧美。武夷山被列为世界文化及自然双重遗产和朱子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与朱熹差不多相同时间,道教也出现了高人。此人原名葛长庚,因为是白氏家族的继子,又名白玉蟾。这名字就可谓妇孺皆知了。白玉蟾的字号众多,其中有一个在这里必须提一下,便是“武夷散人”。白玉蟾12岁的时候,就熟谙九经、吟诗作赋,而且能写会画。与朱熹的选择不同,白玉蟾选择了以玄学为毕生志业,最终成长为一代高道,有一堆让现代人都羡慕的名头,比如“道教金丹派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的创始人”“道教内丹理论家”。因为他熟谙九经,又生活在那个理学盛行的年代,他在道教内丹学说的发展中吸收了很多理学家的思想。白玉蟾更成功的是他在那个年代里,据说他居然活了96岁。和大家思想中的道家人物一样,他有可能也怀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走遍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有人评价他说:“白玉蟾在道教历史中并非最出名的人物,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并非最出名的诗人;但是,他是道教人物中最杰出的诗人,是历代诗人中最著名的道家,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道宗仙诗大家。”
那个时代的武夷山,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热热闹闹地在那里集结,并向中国的文化史的巅峰发出了号角。朱熹在武夷山讲学,白玉蟾在武夷山体道。据说,二人还曾一起品茶论道。真可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